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2020年)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211959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1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2020年)(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性化修订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 1 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教案设计:冼永琼审 核:石绍芹 教学内容 :教材第 33、34 页例 1、例 2 及相应的“试一试”、 “练一练”和练习六的1、2 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会按照指定 的比例画出图形。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较主 动和轻松学习比例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会按照指 定的比例画出图形。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 出示学案内容 1. 组长检查学案完成情况 2. 小组内交流学案中的问题 3. 指明展示学案,不同意见的加以补

2、充。 二、合作探究: 1认识图形的放大。 (1)利用多媒体呈现两幅画的长和宽的数据,让学生仔 细阅读数据并思考:这两幅画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2)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说出:第二幅图的长与第一幅的长比为2:1,宽也 是 2:1;还可以说出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长的2 倍,宽也 是第一幅长的 2 倍。 师根据讨论,板书: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 倍, 也就是把图形按 2:1 的比放大。 (3)学生在探究: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 一幅长方形的画按怎样的比例放大了?学生充分讨论后,在自 由发言。 2学生仔细阅读例2,理解和讨论;按 3:1 的比放大是 什么

3、意思?放大后长和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应画几格? 3让学生完成按 1:2 的比画出的图形。 三、展示交流: 1在小组内展示交流两分钟刚才画的图形,师根据所画 的进行总结: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应是2 格,宽是 1 格。对画 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错误的地方予以纠正。 个性化修订 2让学生把放大后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进行比 较,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讨论。 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放大或缩小的图形与原来相比, 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 四、矫正反馈: 1学生先独立完成“试一试” 。在小组内交流展示所画的 图形,说说自己画的过程。 2师让学生量量斜边的长度,你发现什么规律吗?斜边 的长度也是原来的2 倍

4、。各条边都是原来的2 倍。 3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 然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缩小后有关边的长度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画几格? 五、启发预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有没有疑惑的 地方?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如何把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请同学 课后预习例 3 比例的意义。 教后记: 个性化修订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 2 课时比例的意义 教案设计: 冼永琼审 核:石绍芹 教学内容 :教材第 35 页例 3 及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六的 5、6 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练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 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 本性质

5、,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理 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 出示学案 1. 请各小组汇报学案完成情况。 2. 指名展示学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二、合作探究 1用多媒体呈现例 3 的两张照片,并让学生观察两张照片的 不同点和相同点。 2学生探究后回答: 第二张照片比第一张的长些; 第二张照片比第一张的宽些。 它们的图象是相同的。 学生进一步得到:第二张照片是第一张放大后得到。 3呈现两张照片的长和宽的数据,

6、并让学生写出每张照片的 长和宽的比。 学生探究:放大前长和宽的比是6.4:4 ; 放大后长和宽的比是9.6:6 。 4学生小组探究:这两组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化简比各是多 少? 5学生讨论;根据上面的数据说出两个比之间的关系。这两 个比相等,可以把它们写成一个等式,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 式子叫比例。 6学生写出比例: 6.4:4=9.6:6 或 4 4 .6 = 6 6.9 7. 让学生思考 : 这两个照片的宽的比也能组成比例吗?小组讨 论并写出比例式 个性化修订 三、展示交流 1. 学生完成“练一练”。先仔细阅读,在说说你的判断思考过 程。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肯定学生的正确答案。

7、 2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九的第4 题,思考:为什么可以组成 比例? 3练习九第 6 题,学生先独立做,然后交流思考过程,师作 适当纠正。 四、矫正反馈 1让学生完成练习九第3 题。做好后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 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可以组成比例。 2给学生几分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复习。 3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知识点,同组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补 充。 五、启发预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请同学们预习书第38 页的例 4。 教后记: 个性化修订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 3 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案设计: 冼永琼审 核:石绍芹 教学内容 :教材第 38 页例 4 及相应的“

8、试一试”、 “练一练” 和练习七的 1、2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 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 出示学案 1. 请各小组汇报学案完成情况。 2. 指名展示学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二、合作探究 1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2)3 :5 = 18 :30 学生尝试起名。 师介绍:比例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 的内项。 3 :5 = 18 :

9、30 内项 外项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还能指出它的内、外项 吗? 出示: 3/5=18/30 (4)已经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 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 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没 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 三、展示交流 1. 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1)学生全班交流发现的规律。 (2)写比例,验证规律: 个性化修订 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 并验证。 (3)师生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 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

10、生练习: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a:b=c:d,那么 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 2. 思考分数形式的比例3/6=2/4 ,通过连线使学生明确: 在这 样的比例中,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达为:把等号两端的分子、 分母交叉相乘,结果相等。 学生分析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 比较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四、矫正反馈 1独立完成学案。 2全班交流学案。重要或疑难之处教师及时点出。 五、启发预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请同学们预习书第40 页的例 5。 教后记: 个性化修订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 4 课时解比例 教案设计: 冼永琼审 核:石绍芹 教学内容 :教

11、材第 40 页例 5 及相应的“试一试”、 “练一练” 和练习七的第 58 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解比例。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 出示学案 1. 请各小组汇报学案完成情况。 2. 指名展示学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二、合作探究 1出示例 5,前面我们学习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李明把照 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长是13.5 厘米,你能求他的宽吗? (1)读题审题,理解题意 老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怎

12、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 大”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 成比例 (2)引导分析,写出比例 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 例?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师介绍: “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找到依据,变形解答 2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思考: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 三、展示交流 1. 教师板书: 6x13.5 4。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 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2板书过程,总结思路 师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

13、来。指名板书。 师问:第一步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师生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个性化修订 提问: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 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 (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 程。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四、矫正反馈 1独立完成学案。 2全班交流学案。重要或疑难之处教师及时点出。 五、启发预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请同学们预习书第43 页的例 6。 教后记: 个性化修订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 5 课时比例尺(一) 教案设计: 冼永琼审 核:石绍芹 教学内容 :教材第 43 页例 6 及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八的 第 1

14、、2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 尺,会求一幅图上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 转化。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 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 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 1. 创设情境。 演示:出示出示一组大小不同的中国地图。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想知道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 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例尺) 2. 指

15、名展示学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二、自主探究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三、合作探究 出示例 6。 1出示探究问题 (1)题中要我们写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 比? 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2)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 2学生合作探究。 四、展示交流 1. 认识探索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的方法。 个性化修订 2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师: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我们把图书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题中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师: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16、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 3. 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师: 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 1000, 也可以写成 1/1000。 你是怎样理解这幅图的比例尺的?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比例尺 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 的最简单 整数比。像 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 4. 认识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 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 0 10 20 30米 师介绍线段比例尺。 问:图上 1 厘米表示实际多少米? 3 厘米呢? 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 五、拓展应用 做巩固案的内容。 教后记: 个性化修订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 6 课时比例尺的应用 教案设计: 冼永琼审 核:石绍芹 教学内容 :教材第 44 页例 7 及相应的“试一试、” “练一练” 和练习八的第 35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 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使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 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