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基础教程.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208320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4.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声基础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声基础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声基础教程.(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声学公共课基础教程第一课四部和声写作与和弦排列法和声学,是一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它不仅是掌握多声部音乐写作与理论研究的基础课程之一,更在于通过和声学的学习来观察西方多声部音乐文化的现象和逻辑,以及十八、十九世纪以来西方作曲家的作品中所归纳出来的一整套具有完整体系的多声部理论基础。因此,和声学的学习不仅是作曲家、指挥家、音乐学家必须掌握的理论课程,对于从事演奏、演唱、音乐普及教育专业包括与音乐有关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理论课程。1、和声与和声学的概念:和声(Harmony)是由若干音有机地构成不同结构(包括相同结构)、不同位置或不同属性的和弦(Chord)或和音,这些和弦或和音连续运

2、动而产生的多声部现象,即为和声。和声学是研究和弦的构造、序进和运用、它们的风格特征以及和声在构成曲式和表现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的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2、四部和声:四部和声写作(Four part writing)是音乐作品中尤其是和声写作练习中最常用的声部(Part)组合方式,特别是在混声合唱中运用的更多。它具有和声音响丰满、声部平衡的作用。和声写作练习采用四部写作,更有利于掌握和声的基本写作技能。四部和声采用的是大谱表记谱形式。这四个声部从高到低顺次称为高音部(也常称为女高音声部)(Soprano)、中音部(也常称为女低音声部)(Alto)、次中音部(也常称为男高音声部)(Tenor)、低音部

3、(也常称为男低音声部)(Bass)。 谱例1、在四部和声写作的记谱中,如果时值是在二分音符以下的时候,音符的符干方向也必须是固定的形式,即高音声部必须朝上;中音部必须朝下;次中音声部必须朝上;低音部必须朝下。构成一种对称的、清晰的记谱方式。另外,高音部与低音部我们都习惯称之为“外声部”(Outer parts);而中音声部与次中音声部我们都习惯称之为“内声部”(Inner parts)。3、各声部的音域(Range):由于四部和声写作最初来源于混声合唱的记谱形式,虽然和声写作中并不完全要求实际为人声演唱,但是也要求各声部具有声乐的特性并按照各类人声相似的音域写作,在非特殊情况下最好不要超出各声

4、种的音域范围。各声部的音域大致如下: 谱例2 在谱例2中我们看到的全音符是各声部的正常音域;实心的音符是各声部的极限音只能在特殊条件下,短时间内使用这些极限的音。4、重复音的原则:三和弦在四部和声写作中必然要重复和弦中的某一个音,目前重复音的原则是这样规定的,只允许重复和弦的根音,其它音暂时不得重复。请参见谱例1中和弦重复音的现象。5、旋律位置的概念:高音部,也就是女高音声部为旋律声部,和弦中的某个音在旋律声部出现,我们称之为旋律位置。三和弦有三种旋律位置,即和弦的根音在高音部出现,为根音旋律位置(Octave position);和弦的三音在高音部出现,为三音旋律位置(Third posit

5、ion);和弦的五音在高音部出现,为五音旋律位置(Fifth position)。谱例36、和弦排列法:和弦排列法(Chord spacing)是指和弦在纵向排列时,各声部之间的音程关系。在原位的三和弦纵向排列时有两种排列的方式。密集排列法:密集排列法(Close position)为上方三声部中相邻声部之间的距离在四度以内的(含四度)的排列方式,为密集排列法。也就是说,上方三声部中的相邻声部是相邻和弦音的状态。开放排列法:开放排列法(Open position)上方三声部中相邻声部之间的距离在五度以上的(含五度)的排列方式,为开放排列法。也就是说,上方三声部中的相邻声部是相隔和弦音的状态。谱

6、例4值得注意的是,低音部与次中音声部之间的距离与排列法的分类无关,低音部与次中音声部之间的距离可以密至同度;宽至两个八度。一般说来,在相同的和弦条件下,排列方式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音响效果。总的来说,密集排列法的音响效果较集中、浓厚,声部之间较为融合,但有可能出现个别声部不够突出的现象。谱例5开放排列法的音响效果较明亮,各声部之间的进行轨迹比较清晰,整体分布也较为平衡。谱例6当然,在和声写作中具体采用哪一种排列方式,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和声音响效果的要求,声部进行的需要,以及旋律音区的位置等等。7、和声写作练习中应避免发生的错误 避免声部交错在四部和声写作完成和弦排列的过程,违反声部之间的正常排

7、列关系,使声部高低关系相互颠倒的现象,我们称其为,声部交错(Cross relation)。这种写法会造成声部关系的混乱状态,应避免使用,尤其是在和声写作的初级阶段是根本不允许出现的。谱例7以上四小节的例子都是属于声部超越的现象,均应避免出现。避免上三声部中的相临声部之间发生超过八度排列的现象。无论是从和弦排列的物理现象还是它们发声的音响效果以及实际演奏的方便性上(主要是指键盘乐器演奏)来看,上密下疏的原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排列方式。因此,在四部和声写作完成和弦排列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和声写作的初级阶段,上三声部中的相临声部不得出现超过八度的现象。谱例8在谱例8中的前三小节,都属于上三声部中的相临

8、声部超八度排列的现象;而第四小节中的低音部与次中音声部出现的十度距离,以及最后一小节低音部与次中音声部出现的同度排列均属正常。课后习题 一、 分别以下列指定的音为和弦的根音、三音和五音旋律位置,在它们的下方构成四部和声的原位大三和弦形式,均采用密集排列法。二、 分别以下列指定的音为和弦的根音、三音和五音旋律位置,在它们的下方构成四部和声的原位小三和弦形式,均采用开放排列法。 三、 以下列指定的音为和弦的根音,分别以根音、三音和五音旋律位置构成四部和声的原位大三和弦形式,均采用密集排列法。 四、 下列指定的音为和弦的根音,分别以根音、三音和五音旋律位置构成四部和声 的原位小三和弦形式,均采用开放

9、排列法。 五、 根据下列要求,按四部和声形式用二分音符写出指定的原位和弦: 根音 和 弦 旋律位置 排列法 D 大三和弦 三音旋律位置 开放排列法 E 小三和弦 五音旋律位置 密集排列法 G 小三和弦 根音旋律位置 开放排列法 六、 和声分析(Harmonic analysis):分析下列作品片段中框内指定和弦的排列方式以及它们的旋律位置:1、 2、 3、 第二课正三和弦的功能逻辑与和弦连接法音乐是由旋律、节奏、和声等主要表现要素的不稳定与稳定、不协和与协和、流动的与静止的、跌荡的与平静的对立与统一构成的整体。所以,也有人说,“对立与统一”则是构成音乐发展逻辑的核心原则。当然,和声运动的逻辑应

10、当服从调式、旋律、节奏、结构以及整体音乐发展的逻辑与规律。一、和声的调式基础与和弦的功能属性以某一个音为中心的一群乐音,各音之间按照一定关系相互依存的体系为调式(Mode)。和声必须以一定的调式为基础。在西方古典音乐中自然大调(Major key)与和声小调Harmonic minor)是和声的调式基础。因此,也被称之为,大、小调体系的和声(或功能体系的和声)。其中,和声小调是由自然小调发展而来的,由于它吸收了同主音大调中导音与主音之间的小二度关系,加强了调式第级音对主音的倾向和支持,增强了主音的稳定性,从而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取代了自然小调,与自然大调共同构成了大、小调和声体系的调式基础。调式中

11、的各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的高低顺序依次向上或向下排列,即构成调式的音阶(Scale)。调式音阶中的各音在调式中的地位不同,作用不同,并有着各自的称谓,我们称它们为“音级名称”。由于和声功能的逻辑和运动的规律与音的调式功能紧密相关,因此掌握音的调式功能属性,对于和声功能的逻辑与和声运动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 音(Tonic)是调式音阶中的第级音,是调式中最稳定的音。上主音(Supertonic)是调式音阶中的第级音,它是主音上方二度的音,对主音具有自然的旋律倾向,属于调式的不稳定音级。中 音(Mediant)是调式音阶的第级音,由于是主三和弦结构中的三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主音的支持和

12、倾向也较为微弱。下属音(Subdominant)是调式音阶的第级音,位于主音的下方纯五度的位置,属于调式的不稳定音级,它对主音具有较强的支持作用。属 音(Dominant) 是调式音阶中的第级音,位于主音的上方纯五度的位置,虽然也属于调式的稳定音级,但它对主音的却具有强烈的支持作用。调式的下属音与属音各自从下方纯五度和上方纯五度对主音形成不同方向的支持,因此它们与主音都是调式的的骨干音,也称为,调式的正音级(Principal scale step)。 下中音(Submediant)是调式音阶中的第级音,是主音的下方三度音,虽为不稳定音级,但对主音的支持和倾向较微弱,远不如下属音那样明显。 导

13、 音(Leading tone)是调式音阶中的第级音,是主音下方小二度音,对主音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同时也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持主音的作用,当然其不稳定性也十分明显。在调式中,各个调式音以及在各调式音上构成的和弦,都以各自不同的倾向力,相互联系着,并结合成一定的依存关系。它们都以各自不同的性能,对构成和巩固某一特定调式起着一定的作用。和弦在调式里的这种性能和作用就称为“和声的功能”。 例9 调式音级: 音级名称: 主音 上主音 中音 下属音 属音 下中音 导音 主音 调式音级: 音级名称: 主音 上主音 中音 下属音 属音 下中音 导音 主音主音是调式的中心音,而调式的下属音与属音各自从下方纯五度和上方纯五度对主音形成不同方向的支持,因此它们与主音都是调式的的骨干音,也称为,调式的正音级(Principal scale step),在正音级上建立的三和弦称为正三和弦。调式的其它音级(、级为副音级(Subordinate scale step)在副音级上建立的三和弦称为副三和弦。(有关副三和弦的具体属性和运用方式我们在以后的章节中会有更详尽的讲解。例10 C自然大调 正三和弦: 和弦名称: 主和弦 下属和弦 属和弦 英文名称: Tonic triad Subdominant triad Dominant triad 和弦标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