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81088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3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在答题卡和 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卷必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的位置; 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 胶带纸、 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 I 卷(选择题,共50 分) 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2 分 1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

2、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在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 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 B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C受精时,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DF1测交将产生两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 2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选项是() A分裂间期DNA复制与相关蛋白质合成 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C核膜与核仁的消失与重新出现 D同源染色体联会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体细胞中有10 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5 对 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3、律发生在精子和卵子随机结合过程中 C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但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也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B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病毒中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离 D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为单链RNA ,其中不含有氢键 B反密码子位于该分子上,所以该分子只含有三个碱基 C该分子可

4、转运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D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均含有该分子 6已知一段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所占的比例为23% ,由这段DNA转录出来的mRNA 中, 尿嘧啶的比例是() A23% B 27% C46% D无法确定 7、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改变基因型 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 基因重组可以通过受精作用遗传给后代,而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8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杂交育种过程中根据所要获取的优良性状不同,也可在F2 中获得所需个体 B利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番茄的雌蕊产

5、生无子番茄,这种变异是不可遗传变异 C利用多倍体育种获得的三倍体无子西瓜是不育的,这种变异是可遗传变异 D单倍体育种时需要用一定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9. 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乙遗 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 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4 携带甲遗传 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若 3 和 4 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患甲病男孩的概率是1/12 D 1 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为1/4 10. 根据现代生物

6、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发生进化 B生物进化意味着肯定有新物种形成 C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D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1关于“稳态”的理解,错误的是() A在分子水平,有基因表达的稳态B在细胞水平,有细胞环境的稳态 C在个体水平,有性别比例的稳态D在种群水平,有数量消长的稳态 12. 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 B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CNa2CO3与 H2CO3反应生成NaHCO 3 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7、的媒介 B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是内环境,不是细胞外液 C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环境剧变,会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14. 某人车祸后出现“能看到文字,但是不能理解其含义”,则相应脑区受损的是() AH区BS区 CW区DV区 15如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内外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阻断了部分K +通道 B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阻断了部分Na +通道 CBC段静息电位恢复,K +大量外流,消耗 ATP DA处为静息电位,此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细胞 16. 下列

8、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较体液调节更缓慢B神经调节较体液调节更局限 C神经调节较体液调节时间更长 D神经调节一定经过大脑皮层 17. 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垂体分泌的激素都能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B人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导致尿量增加 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 D摘除甲状腺再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也可使幼鼠的发育加快 18. 大面积烧伤病人易受感染, 这主要是因为受损伤的免疫功能是() 。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19. 如图表示破伤风杆菌外毒素侵入人体后机

9、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 2、4 都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图中的细胞2、3 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C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反应,是因为过程可迅速完成 20. 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科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有() 达尔文实验的自变量分别是尖端的有无、遮光部位的差异 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会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运输 鲍森 ?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给下部 拜尔的实验在黑暗中进行,他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

10、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 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温特借助琼脂块证明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且命名为生长素 A2 项 B3 项 C4 项 D5 项 21.下图所示, 如果某幼苗根a 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曲线A点对应的浓度,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AD段属于抑制生长范围 B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Cb 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 侧,相当于曲线FE段对应的浓度,因而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 ,根的生长状况将不同于图中的生长状况,坐标图中生长素的 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22. 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

11、() A在 t0 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在 t1 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时,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若在 t2时种群数量为K,则在 t1时种群数量为K/2 23. 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甲、乙、丙和丁共4 组实验,用1 000 mL 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 件均相同, 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组甲乙丙丁 培养液中葡萄糖 质量分数 /% 4.0 4.0 0.8 0.8 A图中曲线代表的是甲组

12、的实验结果 B在对酵母菌数量进行抽样检测时,首先振荡摇匀试管 C 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应每天同一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D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 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盖上盖玻片,制作好临时装片 24. 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 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C互利共生、竞争、捕食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25.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 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衣会比苔

13、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B甲地和乙地演替的最终结果都是发展到森林阶段 C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大 D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不同;和乙地相比,甲的演替速度更快 培养液体积 /mL 200 800 200 800 第 II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 (每空 2 分,共 10 分)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的5 个细胞与以下5 种基因组成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AAbb 、 AaBb、 AaaBBb 、 AbcD、 AAaaBBbb 。请问 A、B、C、 D 、E依次对应(填序号) (2)B细胞为某生物个体正常体细胞,则该个体可能是倍体。 (3)D细胞为二倍体生物

14、分裂期细胞,此时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四分体数和染色体 组数分别是、。 27. (每空 2 分,共 10 分)根据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在矮牵牛蓝和白的复色品种中,蓝色部分和白色部分的多少,受温度影响很大。如 果在 3035条件下,开花繁茂时,花瓣完全呈蓝色或紫色,可是在15条件下,同样开 花繁茂时, 花瓣呈白色。 而在上述两者之间的温度下,花瓣中蓝色和白色的比例随温度的变 化而变化。 资料二: 如图所示为牵牛花花瓣中存在的生化途径,两种色素均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仅有 花青素时,颜色受pH的影响,晴朗的早晨为红色,中午为紫色。 资料三: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显性)果蝇幼虫

15、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 孵化后 47d 的长翅蝇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h 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 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1)以上三个资料可以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怎样的?(写出三点) ; ; 。 (2)若资料二中的三对基因独立遗传,某牵牛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 ,经过单倍体育种 后(环境因素条件适宜),所获得的纯合子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3)根据资料三分析,发现一残翅雄果蝇要判断其基因型,应让该果蝇与 的果蝇杂交,并使其后代在正常温度条件下发育,再根据其后代 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其基因型。 28、 (每空 2分, 共 10 分)人体的内环

16、境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实现,请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 Y细胞代表甲状腺细胞,物质甲就是_;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 质丙的分泌量 _。 (2)血糖浓度上升会导致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并进行神经调节,使Z 细胞分泌的激素 增多, Z 表示 _细胞。 (3)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导致乙酰胆碱受体受损。用针刺 患者手部皮肤,发现患者无法完成反射活动,原因是_。这种因 抗体对自身的攻击而导致的疾病在免疫学上被称为_。 29、(每空2 分,共 10 分)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图1 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 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角度用表示;图 2 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 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图 3 表示在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请据图 回答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