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如何读懂诗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如何读懂诗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重点突破怎样读懂诗歌 试题再现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解 、估客:商人。 、舟人句:因为潮生,故而船家相呼,众声杂作。 、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愁鬓 逢秋色,是说愁鬓承受着秋色。这里的鬓发实已衰白,故也与秋意相应。 、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 、鼓鼙:本指军中所用大鼓与小鼓,后也指战事。 注 时值安史之乱的前期。由于战乱, 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不定。 曾作客鄱阳, 南行途中, 路过三湘,次于鄂州,
2、写了这首诗。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首联道出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一个“犹”字,透露沉郁的心情,用笔腾挪跌宕,使平淡 的语句体现微妙的思致。 B.颔联用简笔勾勒船舱中所见所闻所感,写的是船中常景,是看惯了的舟行生活,然而笔墨 中却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 C.颈联“逢”字,将“愁鬓”与“秋色”熔于一炉,移愁情于秋色,将诗人的万端愁情与秋 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乐景哀情,愁绪倍增。 D.“万里归心对月明” ,作者借“明月”言乡情,有迢迢万里不见家乡的悲悲戚戚,亦有音书 久滞、萦怀妻儿的凄凄苦苦,真可谓愁肠百结。 E.尾联交代了漂泊生涯的原因,将羁旅
3、的无聊、厌倦,理想的落空和战争联系起来,更表达 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15. 请分析颈联和尾联的抒情方式。(6 分) 【答案】14.BC(B. 没有“所感” ,该句仅仅写了所见所闻,并借此抒情。C.“乐景哀情”说 法有误,秋色在诗歌中不能称作“乐景”) 15. 颈联借景抒情, 将愁绪移情于秋色,怀乡之情寄托于明月;尾联使用了直抒胸臆的方法,“旧 业”因“征战”而“尽”,令人生厌的“鼙鼓” ,都是作者对战争的直接控诉。 请翻译晚次鄂州并作简要赏析 【答案】译文 云开雾散,可以望见远远的汉阳城; 估计起来,这孤舟还须一日的路程。 商贾们白日睡觉,是知道风平浪静; 船夫们夜里呼喊,
4、才发觉水涨潮生。 鬓发衰白,与三湘的秋色交相辉映; 离家万里,一片归心伴着明月前行。 我想起家业,早已随战争荡然无存; 那堪再在江上,听到频繁的军鼓声?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诗。 作者安史之乱时, 曾作客鄱阳, 南行军中, 路过三湘, 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 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颈联写“晚次鄂州” 的联想。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这首诗只截取飘泊生活中的片断,却反映了 广阔的社会背景。 诗中流露厌战,伤老,思归之情。全诗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炽热,反复咏育, 舒畅自若,韵味无穷。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是动中写静,静中写 动的名句。 怎样读懂诗歌
5、 一、看标题 1、概括诗歌内容。 2、交代写作缘由。 3、奠定诗歌情感基调。 4、交代诗歌类型。 5、暗示写作手法。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之情】 咏素蝶诗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别(咏物诗)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 言志) 鹊桥仙七夕 1、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2、暗示写作内容与情 感(写夫妻相思相聚) 征人怨 1、交代写作对象 (征人)2、点明诗歌的
6、类别 (边塞诗) 3、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怨) 【巩固练习】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请具体分析下阕突出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 【答案】对比( 2 分) ,通过梅花在竹篱茅舍玉堂琼榭的不同环境进行对比,赞美梅 花不论遭遇冷落还是身处富贵都一样品质高洁(1 分) ,表达了词人如梅般坚守清白 节操的情怀( 1 分) 。 (如答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酌情给分) 【注意事项】要懂古代文化常事 1、诗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是诗歌的题目。(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长官 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
7、;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 属和外国之往来事。贡院,科举时乡试或会试的地方。就试,应考,参加考试。) 2、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 3、曲 双调蟾宫曲,双调是宫调名;蟾宫曲是曲牌名。 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二、看作者 知人 论世 1、思想性格 2、生活经历 3、风格流派 4、创作背景和目的 5、时代背景(论世 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 ?陶渊明(弃官归田,诗风恬淡) ?杜甫(忧国忧民,诗风沉郁) ?李白(傲岸不羁,诗风潇洒) ?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诗风慷慨悲壮) ?苏轼(仕途坎坷,但受儒、道思想影响,诗风豪放
8、旷达) ?李清照(以南渡为界,前期诗风清新婉丽。后期诗风沉郁悲痛) 望洞庭湖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本诗写于被贬途中 。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刘禹锡,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 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 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 表达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表现作者虽被贬,但并未屈服的乐观豁朗的心境。 三、 看注释 1、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诗歌内容 2、介绍相关诗句 暗示用典或意境 3、介绍作者情况 暗示写作风格和情感。 点绛唇(贺铸) 一幅霜绡,
9、麝煤熏腻纹丝缕。掩妆无语,的是消凝处。 薄雾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 注1、霜绡:素绢,这里指手帕。 2、麝煤:熏炉中所燃的香料。 3、桡:船桨。 4、苹花:一种植物,古代风俗:姑娘们在春日佳节出游郊野水滨,采集苹花赠送 给自己的情人。 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这是一首爱情词,写一对情侣乍别时的悲伤与思念。上片以女方的角度写她与情人 离别时的伤心欲绝。下片以男方的角度写他与情人分别后的不舍与思念。 四、抓句意 (一) 、词性的改变 1、晓镜但愁云鬓改,月吟应觉月光寒。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4、风老莺雏,雨肥梅子5、春风又绿江南岸 6、泉声
10、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二) 、语序的颠倒 1、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2、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答案】 1、 (诗人)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 2、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3、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 碧梧枝 4、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三)句子成分的省略 竹径通幽处,禅房(藏于 )花木深。 山河破碎( 像)风飘絮,身世浮沉( 像)雨打萍。 草枯(所以 )鹰眼疾,雪尽( 所以)马蹄轻。 (四)、 画面的 “ 跳跃”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 是绿肥红
11、瘦”。 昨夜雨疏风骤(我)浓睡不消残酒。 (我)试问卷帘人,( 海棠花怎么样?)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我)知否?知否?(海棠花)应是绿肥红瘦”。 五、 抓情眼 诗词是诗人 “ 缘情而发 ” 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 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汴河曲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 注:李益,中唐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风景。 问: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答案:诗的感情基调是愁。 汴河曲就汴水春色、堤柳飞花与隋宫的荒凉颓败作 对照映衬,于今昔盛衰中寓历史感慨。 六、抓尾句
12、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 主旨。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 该重点注意。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问: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 归之情 。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 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 【巩固训练】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王维 怜君不得意, 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注】战国策 秦策
13、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黑貂之裘敝,黄 金百斤尽 ” 。祢,祢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 这里是诗人自指。 1、对本诗首联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点题:“ 不得意 ” ,暗扣标题中的 “ 落第” ; (l 分)“ 柳条春 ” 暗含送别之意, 点题中的 “ 送归” 。 (l 分)情感内涵丰富: “ 怜” 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l 分)“ 况 复” 递进一层,将伤别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丘为的 怜惜。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 分) 【答案】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首联用一“ 怜” 字直接表达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颔联 表现对丘为盘资耗尽困于长安、返回时忧愁煎熬新添白发的困境的怜悯。 (2 分) 尾联表达了诗人自愧不如孔融,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的自责。(2 分)同时 “ 羞” 中寓愤,暗含着对贤才遭弃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