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高效课堂:任务驱动型作文引、议、联、结思路(二)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80237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任务驱动型作文引、议、联、结思路(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任务驱动型作文引、议、联、结思路(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任务驱动型作文引、议、联、结思路(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任务驱动型作文引、议、联、结思路(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高效课堂:任务驱动型作文引、议、联、结思路(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任务驱动型作文引、议、联、结思路(二) “优选型”作文材料(如 2015 年全国卷 2“当代风采人物评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 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 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 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 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 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

2、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 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作文材料给出的是两个以上的不同,甚至对立的对象、观点等,让你 权衡比较、做出判断选择 1、“优选型”作文材料思路模型1 适合材料是对立的观点 范文该争才争,争应有度思路结构先驳后立(同鲁迅拿来主义) 该争才争,争应有度 2016 年 1 月,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芙曼,造访中国将近四十次后,对中国朋友有 没有特别想说的话。格拉芙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而且在日 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念。”(引材料) 格拉夫曼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表明我在完成“思考”任务

3、) 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这是不少国人心中自然而然的疑问。 (提出要“驳”的观点,这是驱动任务) 诚然,竞争在有些时候是必要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不竞争,就落后”“不竞争,就死亡”! 而且,有的时候,通过竞争可以使自己实力得到增长,使自己更高,更快,更强。 (先让步承认) 然而,竞争在某些时候是不必要的。不涉及到生存,不涉及到发展,不涉及到进步, 争权势,争虚名,争利益,这些就是不必要的,不仅不必要,而且不正当,不正义。可见, “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这话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正当,正义,就必要;不正当, 不正义,就不

4、必要,而且是非常地不必要!忽略了“争什么?”的前提条件,国人在什么 事情上都趋之若鹜地去竞争,难免就会让格拉芙曼之类的外国朋友说,“我觉得中国人太 强调竞争了!”一个“太”字,就告诉我们,他觉得,国人在竞争这个问题上,不辨有无, 不分好坏,不分时地,不管对象,不顾一切。这是要不得的。 (指出其不合理性) 国人不仅喜欢竞争,而且喜欢争第一。争第一难道有什么不好吗?这是不少国人心中自 然而然的另一个疑问。 (提出要“驳”的观点,这是驱动任务) 的确,有的时候争第一没什么不好的。不仅没什么不好,而且大大有利。争到第一, 可以比第二享受到更多的资源,得到更大的荣誉;比第二尚且如此,比第三、第四,比第五

5、、 第十,第二十、第五十、第一百就更加领先,更具有优越性了。争到第一永远比后面 的稳当,永远比后面的更具有实利,这就是国人喜欢争第一的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2 (先让步承认) 然而,就如刚才对竞争的分析,如果这竞争是不正当的,不正义的,是为了争权势, 争虚名,争利益,“争第一”反而错误更大,危害更大。退一步来说,即使这竞争是正当 的,正义的,如果争到前一百、前五十,前二十、前十,第三、第四就可以了,又何必非 要争那“第一”呢?在不必争第一的情况下非要争第一,多花的时间,多付出的精力,等 于是浪费了。把这些时间、精力用在更需要它们的其它事情上,岂非更有用,更有意义? 况且,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时、

6、处处、事事都争第一,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若非必须 要争第一,又何必事事争第一?格拉芙曼说, “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 表达的正是对我们事事争第一的不认可。 (指出其不合理性) 细细想来,国人的竞争、争第一的心态,有其客观原因。中国人口众多或者说人口太 多,没有竞争、争第一的心态,很容易落后甚至是被淘汰。民众显得急切甚至是不理智, 源于他们潜意识里的不安与焦虑。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冷静、理智,客观地分析,看明 白竞争分为有必要的和无必要的;并非争第一不好,而是盲目地争第一不好。愿国人平和心 态,该争才争 ;即使要争, 适时、 适度竞争 ! 联系现实, 进一步作原因分析,并指出做

7、法联 愿几年以后格拉芙曼来到中国,他会说:“中国人已经摆脱了那种潜意识里的盲目无度,学 会了淡定从容,该争才争,争亦有度了!”(回扣材料作结) 1、引概括现象(事件)、摆出优选的几方,表明自己的选择,并确定观点。 2、驳 (1)提出要“驳”的观点(自己选择的对立面),这是驱动任务 (2)让步承认对方的优势(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模型 1 主体部分相同): (3)指出其不合理性(危害)(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 模型 1 主体部分相同): (4)联系现实,分析原因(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模型 1 主体部分相同): 3、立 (1

8、)表明自己的选择,明确观点,这是驱动任务 (2)指出其优势(好处)(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模型1 主 体部分相同): 4、回扣材料,作结论(期望、号召,展望美好图景) 2、“优选型”作文材料思路模型2 适合几个不同对象,进行比较权衡的材料 思路结构 1.起选定任务,表明态度,开启全文。 2.转转向肯定其他两个,扣准题意,阐释理由(结果分析)。 3.转再转,回到肯定更具风采的那个,阐释理由(原因分析、背景分析) 4.承(阐释理由)(每一段的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模型1 主 体部分相同): 证明最具风采原因1分析材料(比较分析、假设分析) 证明最具风

9、采2分析材料(例证法、因果分析、结果分析) 5、合重申论点,结束全文。 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第 1 段】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亦用其复杂和差异考验着我们 3 的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尤为欣赏大李,认为他的人生最具风采。 【起选定任务,表明看法,肯定大李最具风采。】 【第 2 段】不可否认,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变普通技艺为完美艺术的老王有他的风采, 他让我们看到,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也可以通过潜心所热爱事业的创造,为人生延展与 增添价值 ;酷爱摄影,跋山涉水的小刘凭借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将青山悠悠,流 水深深的美景定格于镜头瞬间,带给人们以美

10、的感受。这样的人生,同样具有风采。 【转先肯定其他两位的风采。以退为进,扣住题干中的“风采人物”阐述。】 【第 3 段】但是,我还是认为大李最具风采。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板凳做得十年冷” 的对学术的纯粹钻研;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对创新的极致追求;是“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自信与尊重。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人们往往为了一纸文凭,一 个空名争得头破血流,而像大李这样葆有纯净与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珍贵。 【转再转,回到最具风采的那个。运用因果分析中的“原因分析”与“背景分析”, 紧扣材料中“当代”一词,分析大李“最具风采”的理由,阐述自己看法。权衡比较】 【第 4 段】我们的社

11、会,需要“老王”们用精妙的技艺增添精致,需要“小刘”们用精湛 的艺术增加精彩。但若没有了“大李”们对学术的潜心研究,我们就很可能被禁锢在当代 截面上,难以博古通今,继往开来。我们的国家,亦可能失去创新带来的无限发展动力与 潜力。大李依靠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的精神继承前辈的学问,寻得生命科学的奥秘,无愧 于先人,造福于后世,这样的人,又怎能不具风采? 【承比较分析与假设分析、因果分析、结果分析利弊、好坏、优劣),紧扣材料 “学术”一词,联系现实各方面论证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 5 段】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 责任感与文化性格在大李的身上得到了传承;袁

12、隆平以及“两弹一星”研制专家们的科学精 神亦在大李身上得到彰显。大李用努力与拼搏,用理想与信念,用坚守与坚持,用热爱与 热情走出了一条极具价值的科研人生之路。这样的人,自然熠熠闪光;这样的人生,注定风 采无限 ! 【承从历史层面,紧扣“科学”一词,运用引证法、例证法和因果分析,进一步 证明大李的最具风采。但是,前两种论证法只是一句带过,绝不喧宾夺主,还是回到大李 身上,旨在证明社会现实里需要这种精神,这种精神与历史接轨】 【第 6 段】从时间的长河来看,每个人的存在不过是极短暂的一瞬;以宇宙为疆,光明也不 过是局促的一隅。但是,人之为人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可以依靠无限的创造与热爱,探索 生命的奥

13、秘与科学的精彩,超越时间与生命的界限,为后世留下无限的财富。大李潜心学 术,他的人生极具风采! 【承紧扣“贡献”一词,运用因果分析,从人的存在价值层面,再次论证大李的最具 风采】 【第 7 段】我愿如大李,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合重申论点,结束全文】 三、“事实现象型”作文材料思路模型 作文题示例: 2015 年 11 月 9 日云南网配发一则图片新闻:孙子要手机, 奶奶背着竹筐 替孩子付钱。年迈的奶奶弯腰背着竹筐,看上去很吃力,而正值年少的孩子却两手空空, 只顾前面带路,连搀扶奶奶的意思都没有。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 于 800 字;不

14、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解析(它依然是任务作文!看起来和以前的叙事材料一样,但现在绝对不能找 出一个话题,然后抛开材料举一大堆古今材料,天马行空地阐释证明一番,必须就事论事, 4 适度拓展): 1、梳理材料,找出评价的对象或角度,揭示本质,表明看法(可以谈从孩子的角度谈 “孝”,也可以从奶奶角度谈“溺爱;正确的教育方式”等) 2、围绕主题进行评价说理(必须就事论事) 思路结构与 “争议型” 作文材料思路模型1、2 相同,因为材料虽然没有对立评价, 但事实上已需要你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我们表明肯否,揭示本质 (如“孝”“溺爱” ) 明确观点,然后围绕观点论述理由、讲清楚利弊优劣即可,所以与“争议

15、型”作文材料的 思路模型相同。 温馨提示: 1.如果题目有明确的或暗示的任务指令,则必须在文章开头针对材料完成任务指令提出 观点。 2.建议任何材料作文都从材料导入。 3.材料作文的典型引论:概述材料要点(节录 )+分析 +论点或论题 (立意 ),根据自己的立 意剪裁加工材料信息。 写作: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2013 年湖北钟祥市有家长因子女作弊被抓住围攻殴打高考监考人员,还充满正义感 地高喊“要的是公平,不作弊就没法公平”。 2016 年国际奥委会对北京奥运会的尿样进行重新检测,在牙买加接力队队员内斯塔 “卡特的尿样中发现兴奋剂,2017 年 1 月 25 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剥夺以博尔特领衔的牙买 加男子 4100 米接力队的北京奥运会金牌。 2017 年 1 月 29 日大年初二, 一名成年男子为逃票翻越栅栏掉入宁波雅戈尔动物园虎 山内被老虎咬死。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