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传记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63784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2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传记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传记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传记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传记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传记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考“传记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一、解题意识 审题意识: 琢磨题目的每一个关键词语,明确答题对象、答题区间、答题方向,从题干中寻 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向题目要答案,确保准确答题。题干的作用:暗示答题 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 文本意识: 题目都源于原文,而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则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看得见,却 又看不清。命题者依据选文,考生答题也要依据原文,切忌凭空想象。 得分意识: 简答题的分数,与难易度、文字量有紧密联系。如果一道题2 分,一般概括一个 要点即可;如果是4 分或 6 分题,答案要点就两到三点或四点,题目的分值,是答题 点数的重要提示,

2、考生要有得分点意识,按赋分解答。 关键词意识: 筛选的信息点过多,就必须摘录关键词,整合同义近义项,然后,将这些具体信 息,提炼概括为抽象的“上位概念”。 分条意识: 只要是主观题,都应该条理清晰,所以,答案必须分条列款。 二、弄清传主身份、分析传主品质 1、身份: 科学家 (学术观点、理论著作、科研实践、国家集体、人才培养、关心后辈、家国情怀) 教育家 (教育观念、教学成果、教育实践、思想品质、师生关系、人才培养、家国情怀) 军事家 (军事观点、军事理论、军事才能、军事实践、指挥作战、人才培养、勇气谋略、 家国情怀) 文学家 (文学观念、创作思想、文学成果、关注内容、人文情怀、关心后辈、家国

3、情怀) 2、品质: 2 人格魅力主要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专业能力、道德品质、为人处事等方 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 成就贡献学术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践活动、本专业成果、其他 领域、国家集体成果等。 优秀品质思想性格、道德品质、行为言语、为人态度、人际关系(家人、 他人)家国情怀、集体意识、团队合作、勇气意志、人才培养、甘于寂寞、淡泊名利、 坚持不懈等。 【品质术语】: 勤奋好学、发奋读书、认真细致、善于思考、讲究方法 坚持不懈、没有放弃、执着追求、持之以恒、百折不饶、脚踏实地、勇敢果决 严谨治学、崇尚科学、独特的思维、个性 敢于重新选择、敢为天下先、创新、打破常规、善于合作、勇于实践、

4、善于 发现、努力探索、敢于质疑 思想超前、反对权威、坚持个性(原则)追求真理、坚守信念、意志坚定、 恪守标准、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强烈的正义感、过人勇气、真诚正直、 善良友爱、善于反思、刻苦学习、擅长沟通、不安现状 【答题思路】:以文本为依据,分清传主身份,看文本中有无以上条款。分 条概括(贡献/ 品质) +具体事例(只需关键词) 三、掌握传记的表现手法 1、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 要内容, 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 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2、人物描写方法 3 注:环

5、境(景物)描写作用: 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渲染气氛,烘托传主的心情; 寄托传主的思想感情; 反映传主的性格或品质。 细节描写作用: ( 1)突出人物的性格。生动的细节描,使人物个性丰满、越鲜明。( 传记、小说 等都适用) ( 2)深化主题,有力地表达中心。(传记、小说等都适用) (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适用) ( 4)真实性。(传记适用) ( 5)自然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除了营造典型环境之外,还起到象征社会环境、 烘托人物心情作用。(传记、小说、诗歌等适用) 3、引用 【传记中引用的作用】: 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

6、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凸显传主的精神面貌, 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 4、艺术技巧类 ( 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 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繁冗为简洁。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 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 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结构紧凑,文章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 文章的感染力。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 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

7、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 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 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总的说来,能使语言色彩鲜明。具体地说: 两物对比: 揭示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一物对 4 比: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全面地看问 题。 ( 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 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 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 络清晰。 ( 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加强语气,加重语势

8、;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 增强旋律美。 ( 7)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可以引起丰富的想 象, 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 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 8)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使物具有某种情感, 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 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 不仅具有

9、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 果。 ( 9)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章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 力。 ( 10)借代:生动活泼,使评议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 11)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 ( 12)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 ( 13)衬托: 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 14)先抑后扬:使文章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 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15)象征: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把

10、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 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小结: 从近年来高考阅读试题来看,表达技巧鉴赏类命题角度,主要应有以下方面: 1. 从语言运用角度: 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 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 比、夸张、通感等),有什么表达效果。 2. 从结构安排角度: 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 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3. 从表现手法角度: 是否运用了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 抒情、融

11、情于景等手法及其作用。 5 4. 从表达方式角度: 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 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肖像、心理描 写,侧面、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人称: 自传(第一人称): 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 真实生动之感。 他传(第三人称): 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 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A、叙述方式:顺叙、插叙、倒叙 顺叙: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倒叙:造成悬念、埋下

12、伏笔,以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插叙: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 B、描写方式:景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 写 C、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D、艺术技巧: 情景交融: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烘托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 烘托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 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中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 深化文章的主题。 白描:方字简练,不加渲

13、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 批评讽刺的感情。 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等鉴赏表达技巧一般包括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各种句式 的修辞功能;各种写作技巧的效果。诸如:运用背景,可拓展视野;蓄势于前, 急转于后,常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立“文眼”能帮助读者准确迅速地理 解作品的主旨或脉络;设置线索,可一线贯珠;侧面烘托,可凸现主体;欲扬 先抑,“扬”效更佳;虚实相生,可扩大容量;回环反复,可增加韵律美;疏 密相间,可增加节奏美;对比行文,可增加表现力;幽默诙谐,可增加可读性; 巧用误会,能引人入胜。 6 四、掌握传记阅读常见题

14、型 (一)鉴赏人物形象 题型一:概括人物的生平经历(事件) 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 ( 1)时间变化 ( 2)地点变化 ( 3)职位(工作)变化 ( 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 ( 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 题型二:分析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 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点的方法: ( 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 ( 2)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 ( 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 ( 4)关注文章的过渡句。 ( 5)运用适当的表达技巧来突出传主形象。如: 环境描写对塑造传主形象的作用 运用对比来突出传主的形象. 运用选材( 以小见大.

15、点面结合) 来塑造传主形象 题型三:怎样塑造人物形象 塑造形象的常用方法(写作技巧): 描写方法:正面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细节),侧面描写(环境、 他人) 表达技巧:对比、衬托、首尾呼用、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 衬、引用 选材组材:材料典型、构思巧妙、矛盾冲突激烈、以小见大 (二)怎样理解关键词句 理解分析句子含义: 基本含义、特定含义(概括意义、警策意义)深层含义(象征、比喻、双关、言 外之意。句子所在的文段。 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是指:结构复杂难懂的 长句;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 使用了特殊的修辞

16、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重要句子的含义,指的是透过句 子的字面意思所表达的深层内涵。 方法: 7 ( 1)从关键词语入手。 ( 2)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境:找同义互解或反义相解,虚实互解的句子,指代 性词语要还原) ( 3)从手法入手(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 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表面义和深层义) ( 4)从语法入手(单句要摘取句子主干,留心附加成分。并列复句两个并列意 思叠加,偏正关系放在正句上) ( 5)从结构位置入手。 开头句作用 1. 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2.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 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4. 蓄势、铺垫,奠定感情基调,即不直接点明观点,而是为观点的提出服务,或 者为下文的叙事与抒情奠定感情基调。 中间句作用 1.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 衬托作用。即在行文中,为了使叙述主体彰显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有 衬托作用; 3. 渲染烘托气氛。即在行文中为了使主体更加突出而对环境等加以描写,为人物 的出场营造气氛。 结尾句作用 1. 总结上文,突出中心; 2. 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