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4150578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器人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器人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器人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器人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器人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器人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人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器人进课堂教育实验项目第二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单 位:尼勒克县科蒙乡中学汇报人: . 李 欣 日 期:2011年11月11日 机器人进课堂教育实验项目第二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一、过程介绍全疆中小学机器人进课堂实验项目第二期培训于2011年10月21日、22日两天在克拉玛依市第十一小学如期展开。县教研室安排胡宗南胜老师和我去参加机器人培训活动。学习期间,自治区信息技术教研员刘进录老师、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的葛继昌老师以及聘请北京高级工程师张武伟老师对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针对近几年的比赛情况及机器人进课堂普及程度进行了专项讲座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21日上午,自治区教科所信息技术教研员刘进录老师给

2、我们阐述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现状、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及信息技术课标解读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刘老师介绍了以下几点:(1)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背景、目的以及开设的目标;(2)介绍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背景、目的以及开设的目标;(3)信息技术的历史和现状;(4)师资配备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5)对信息技术课的课程性质、课程价值、基本理念以及课程目标等深入分析和解读。21日下午与22日上午,北京智慧天下公司的工程人员为方便学员直观学习,携带机器人组装箱,我们实地组装、编程、调试机器人,两人一小组进行操作,在整个过程中我与组员胡宗南老师共同完成了简易交通灯、简易风扇、流水灯、报警机器人、超声波小车音乐灯以

3、及寻迹机器人等模型的组装与编程调试。在我们操作过程中张武伟老师老师组针对各位教师的搭建情况,对每种模型的技术要点和重要部分进行分解,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完成了一堂信息技术小节示范课程讲解,并与在座教师面对面进行交流,探讨,答疑教学中的诸多问题。10月22日下午,葛继昌老师针对信息技术教材大纲培训、信息技术教学具编程部分的实践活动等内容作了专题讲座。在讲座中葛老师主要介绍了一下几点:(1)小学、初中信息技术机器人课程,知识要点、难点解析;(2)对控制器,各类传感器等智能化部件进行详细了解,掌握其应用和调试技巧,并掌握使用LOGO、BASIC、图形化编程软件的编程方法;(3)引导教师学会使用多

4、种编程软件,并且将程序成功下载至控制器,最终实现预期的效果。随后刘进录老师做了总结讲话,为大家颁发了这次培训的结业证书,这次培训就圆满结束。二、学习体会机器人进课堂是义务教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一项中的课程改革,在培训讲座中我了解到了全国的中小学机器人的发展状况、山东、浙江、安徽、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机器人的发展较高较快,主要模式还是以竞赛方向发展,而我区在这方面起步时间早,但发展不够快、推广面比较狭窄,没有全面推广只是个别学校基地在推广,从中我知道,过去的以竞赛模式走下去没有出路而且对教学引入机器人进入课堂反而是一种障碍,当然,对我们来说,最为有用的是中小学机器人的课堂应用与发展。在现阶段我们

5、要把“机器人进课堂项目”成为一种普及教育,要让我们广大的学生把所学信息技术的理论应用的实践中,而不是简单的只懂得对软件的应用,通过组装搭建模型,让学生学会掌握简单的如何利用软件控制硬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动手操作能力。“如何把机器人进课堂普及到义务教学阶段,而不是以竞赛为主成为少数人的专项”是专家们的重点课题。在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对语言编程这部分内容很多老师只是一带而过,没有深入讲解,学生也对这部分内容没有掌握,或者部分学生知识了解了基本编程但不知如何应用,也没有条件实验。正对这种现象,专家们介绍了他们的以往产品以及最新产品。通过比较,我深刻地认识到,以往产品主要是针对竞赛活动,产品十分

6、的昂贵,大面积的普及不可能实现,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狠抓比赛,不同厂家的产品已经很成熟。为了解决教学和比赛的矛盾,北京智慧天下公司除了这些产品外,专家们还给我们搭建了专门的网站,教材配套的服务,我们可以轻松的面对困难走进课堂。通过我们两天的拼装搭建,程序输入验证了他们产品的功能强大,提供了传感器接口,使用户在教学、创新、比赛中游刃有余。低起点高发展的程序编译环境:有针对初学者的图形化编程环境,LOG语言编程环境,完全按照流程图方式生成程序,也有适合高年段交互式C语言的编程环境。积木化产品设计,贴近实际生活的搭建方式,更能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各种的传感器的提供,也可以使用工业级传感器,

7、直接使用。各种动力方式的选择:直流电机、伺服电机,增强了机器人对环境的征服能力。它价格低廉,以组装箱形式进课堂,采取搭积木的方式,程序简单直观有效,充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小组合作模式,由简到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拓展性强,面向全体学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解决了我们信息技术中教材单一的难题,对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及学生来说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县若能将这种产品运用的教学中,正是我县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一大亮点,凸显出我县在课改方面创新与特色。实践表明,“机器人进课堂”项目的开展对学生知识建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深深地感到:“机器人进课堂”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无论从课程内容、教材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各方面都需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特别强调注重对学生学习经验的培养,注重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器人进课堂”教学非常有利于贯彻这一理念。 相信随着机器人进课堂实验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必将为我们信息技术这门课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的教学课堂。 李 欣 2011年11月1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