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4144388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化生活》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化生活》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化生活》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化生活》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期中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期中试卷及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期中试卷及答案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制卷人:程小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有人说,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 B、否认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C、否认了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D、否认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2、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 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 文化

2、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A、 B、 C、 D、3、古希腊哲学家说:“人使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政治生物”;后来又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再后来又有人说“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B、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差别C、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4、中国儒家有一套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办法,概括起来就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做好这八个字,不但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还可以治理天下。此外,中国百家均有一套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这则材料说明(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C、文化能够

3、决定人际关系 D、文化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5、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世界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6、如果把刚刚出生的中国婴儿托付给一个美国白人家庭抚养,他一定是说英语并习惯于用刀叉吃饭。如果把刚刚出生的白人婴儿托付给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抚养,那么他一定是说汉语并习惯于用筷子吃饭。这说明( )A、文化不是遗传的,而是人类在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B、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完全取决于他所生活的家庭C、文化没有国

4、界和地域之分D、文化是人与生俱来的7、有人认为,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这一观点说明( )A、文化的力量熔铸于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B、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8、许多已在国外定居几十年的华人,还是喜欢喝乌龙茶,吃饭习惯用筷子,见到家乡人仍讲地道的家乡话。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保守、独立和封闭的特点 B、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心理是绝对稳定的9、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

5、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句话主要揭示了( ) A、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B、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C、科技在增强经济实力中的地位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10、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过节的风俗有所不同,这是因为( )A、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B、民族历史文化的不同 C、民族文化充满生机 D、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1、1987年12月,故宫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说明( )A、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B、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C、保护文化

6、遗产是联合国的责任D、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独自占有和享用的12、近些年来,韩剧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韩国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模式通过电视剧向世人展现得十分完美。无论是精美的服饰,还是可口的菜肴,都具有鲜明的朝鲜民族特色。由此可以看出民族文化与世界的关系是( )A、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是共性和普遍规律的B、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具有世界的意义C、民族就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民族的D、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13、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含义。这表明( )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

7、济的崛起 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和民族性A、 B、 C、 D、14、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 )A、体现了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 B、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果C、不符合人们对城市建筑文化多样性的需求 D、符合城市建筑统一规划的需要15、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都要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那么,“美人之美”是指( )A、要夸奖其他民族的文化 B、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各民族的所有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D、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16、为世

8、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会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A、 B、 C、 D、17、集艺术家和科学家一身的达芬奇曾说过“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达芬奇的观点表明艺术和科技的关系是( )A、科技是艺术发展的源泉 B、科技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C、科技是艺术创新的动力 D、艺术是

9、科技发展的结果18、先秦诸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们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议论。正是由于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才得以充分的展示和升华。这表明(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B、不同的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C、思想只要对立就可以走向统一D、文化的发展来源与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19、王夫之说:“身只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艺术创作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艺术创作是人脑特有的功能C、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实践 D、艺术创作必须是“身只所历,目之所见”20、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

10、系时,我们应该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样做有利于( )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A、 B、 C、 D、21、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22、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

11、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才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23、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的甘地说“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乡,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的根带走”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扬弃传统文化 B、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具有不相容性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D、既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又不失本民族文化特色24、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体现了文化的( )A、鲜明的民族性 B、强烈的时代性 C、稳定的阶级性 D、广泛的传播性25、“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点是( )A、一味地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B、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C、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

12、盘否定传统文化 D、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二、非选择题(计4小题,共50分)26、辨析: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10分)27、简答: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0分)28、材料一: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未了保护法兰西文化,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日本再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意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材料二:“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13、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8分)(2)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该如何加强文化建设?(6分) 29、材料一:某网站有一个年终文化盘点,名曰2007年中国文化,瞬间贬值?文中历数了去年一些专家学者对传统文化的攻击事件,如中医、阴历、中国龙、水墨画等,痛心疾首,十分愤怒。材料二: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于过圣诞节”的情况,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名校或研究单位的10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材料三: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大力提高我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