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4134451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 、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7课,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契丹族和党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学习目标,1.了解辽、西夏和北宋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 2.通过地图了解下这一时期的政权分立情况。 3.了解辽、西夏和北宋的和战。 4.熟记澶渊之盟和耶律阿保机和元昊对辽和西夏的贡献。,一、契丹族与党项族,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九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金和纺织等生产视野,并开始

2、建筑房屋、城邑。,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国号: 民族:,10世纪初( 916 年),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辽的建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有时又称辽),契丹族,阿保机治国措施:,阿保机建国后, 发展生产, 创制文字(措施), 国力不断增强(作用)。,契丹文字,契丹货币,契丹人物画,耶律阿保机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国号: 民族:,11世纪前期(1038),元昊,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夏的建立,元 昊,西夏,党项族,元昊的治国措施:,西夏文字,

3、西夏货币,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辽、西夏和北宋 三个并立政权的基本情况表,1.辽与北宋的和战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知识解读:宋太宗征辽 目的:试图收回幽云十六州。 结果:宋败,结束了对辽的主动进攻,采取防御态势,辽军则屡屡南下进扰。,二、辽和北宋的和战,耶律德光,幽云十六州,上京,辽,辽,辽,杨业,消极防御,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

4、的总称,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燕指幽州,云指云州。后唐将领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借助契丹兵力,当上了皇帝,将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相关史事,思考:幽云十六州有多重要?,宋真宗,寇准,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2.澶渊之盟,时间: 人物: 交战双方: 地点: 结果: 内容:,1004年,宋真宗、寇准,澶州城,澶渊之盟,宋、辽,签署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北宋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守内虚外,1004年澶州战役

5、,1005年澶渊之盟,战,和,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动脑筋,对于北宋来讲: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宋辽澶渊之盟签约后, 宋方立“契丹出境碑”,三、西夏和北宋的关系,元昊称帝之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后来,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盛。,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么?,动脑筋,北宋与辽、西

6、夏订立的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积极影响: 合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了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与发展。边境民众生活相对安定,加强了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消极影响:但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背诵,辽宋、宋夏关系都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对辽来说,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民族大团结,B 盟约中有辽撤兵的内容 C

7、 北宋答应给辽“岁币” D 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 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它是北宋战败后于辽达成的盟约,A,我能行,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A.辽和西夏 B.北宋和辽 C.北宋和西夏 D.北宋和吐蕃,西夏的建立者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铁木真,B,C,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宰相 坚决主张抵抗。 A、杨业 B、岳飞 C、包拯 D、寇准,是哪个皇帝御驾亲征,打退了辽军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D,C,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昊等少数民族首领对我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A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B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 C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D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C,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对北宋政府而言:,对社会经济而言:,对于民众生活而言:,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