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摸底考试试题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4134397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摸底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摸底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摸底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摸底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摸底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摸底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摸底考试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摸底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浙江浦江郑氏家族在明代被皇帝赐封为“江南第一家”。郑氏家规中写道“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家规内容主要体现了A. 世袭特权 B. 敬天法祖 C. 封邦建国 D. 宗法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体现重视血缘关系的宗法观念,故D正确;孝亲、恭兄和世袭特权、敬天法祖无关,排除AB;封邦建国是分封制,与孝亲、恭兄无关,排除C。【点睛】解答本

2、题的关键信息是“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联系所学宗法制的内容分析解答。2.明代的政治体制中,内阁不是相权的回归,而是由皇帝的秘书顾问机构,逐渐成为一个超越单纯的秘书职能的权力协调机构。这一观点认为A. 宰相没有实权 B. 内阁成为法定机构C. 内阁地位提高 D. 皇帝权力受到制约【答案】C【解析】根据“由皇帝的秘书顾问机构,逐渐成为一个超越单纯的秘书职能的权力协调机构”可知,内阁的地位有所提高,故C正确;明太祖废除了宰相,明代不再有宰相,A错误;内阁是皇帝的秘书顾问机构,不是法定机构,B错误;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内阁不是相权

3、的回归,而是由皇帝的秘书顾问机构,逐渐成为一个超越单纯的秘书职能的权力协调机构”,联系所学明朝内阁的职能、特点分析解答。3.这场战争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民族危机,在国家主权严重丧失和外国资本大量渗透的同时,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初步发展阶段。据此判断,该战争是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民族危机,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故C正确;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不符合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民族危机,排除AB;瓜分中国狂潮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

4、争以前,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民族危机”,联系所学甲午战争的影响分析解答。4.1938年初,日本声称:若中华民国放弃抗日,日本可以“考虑废除以往所有的对华特殊利益(如治外法权等)。”1940年7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英国准备与中国政府谈判废除治外法权。”不久美国也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取消在华一切特权。”这些情况说明()A. 中国外交取得了预期效果B. 日本对华政策有引领作用C.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 抗战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影响的认识,考查学生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及正确认知的能力。材料中1938

5、年日本政府表示,若中华民国放弃抗日,日本将“考虑废除以往所有的对华特殊利益(如治外法权等)”,反映了日本对国民政府所采取的政治诱降政策;1940年英美先后分别表示将与中国政府“谈判废除治外法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取消在华一切特权”,反映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上述情况说明了中国军民的坚持抗战对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留下了后患,且中国抗战也有利于减轻英美在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可见抗战影响了国际局势的变化,故D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中国由此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了大部分民族权益等,没有在外交上取得预期效果,也没有反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AC错误;B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故选

6、D。5.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壮举,把敌人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解放军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可以进逼长江,瞰制南京、武汉,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壮举是A. 血战台儿庄 B. 挺进大别山 C. 发动辽沈战役 D. 进行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1947年6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进逼长江,瞰制南京、武汉,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故B正确;血战台儿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共产党的军队称八路军和,不符合“解放军”,排除A;辽沈战役地点在东北,渡江战役不符合“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可以进逼长江,瞰制南京、武汉”,排除CD。【点睛】

7、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把敌人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瞰制南京、武汉,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联系所学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史实分析解答。6.著名报人徐铸成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是中国人民大喜的日子,第一部人民的宪法将诞生了!仑儿来信,说我参加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两个大会一开国的政协和第一次全国人大,是莫大的光荣。”日记中提及的“第一部人民的宪法”A. 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初步形成了政治协商制度C. 体现中共八大的探索成果 D. 确立了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人大,制定了新中国第一步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

8、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D正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第一步宪法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形成,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时间不符合新中国第一步宪法是1954年宪法,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第一部人民的宪法”,联系所学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分析解答。7.1949年元旦,有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称:“人类历史亦翻到更光荣灿烂的新页,整个亚洲大局,将于今年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A. 中共将取代国

9、民党成为执政党B. 人民解放战争形势出现了重大转折C.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D.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打破了亚洲旧的格局【答案】A【解析】1949年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发生重大逆转,国民党政权将在大陆被中共取代,新政权的建立将改变东亚世界格局,故A项正确;解放战争形势出现重大转折是1947年的战略反攻,故B不正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是1949年9月, 故C不正确;D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但与题干要求“主要”依据不符,故D不正确。8.1978年xxx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

10、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表明A. “依法治国”方针已经写入宪法B. 领导人的专制作风得到了改变C. 基层民主选举开始实行D. 亟待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体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可知我国法律体系亟需完善。故D项正确。“依法治国”方针已经写入宪法是在199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我国法律很不完备,不是说领导人专制。故B项错误。基层民主选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而且基层民主选举开始实行是在1988年,故C项错误。点睛:A项属于时间错误,B项没有体现材料主旨,C项与材料无关。9.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

11、资情况。表中数据表明台湾对大陆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A. “一国两制”方针指引B. 势力得到根本抑制C “一个中国”共识达成D. 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答案】C【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92年、1993年,台湾对大陆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即“一个中国”的共识,有力地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故C正确;“一国两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故A不正确;势力得到根本抑制与史实不符,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无关,故B不正确;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是在1987年,两岸“三通”的实现是在2008年,故D不正确。10.1841年6月,皮尔率领保守

12、党获得英国议会大选胜利,保守党组阁问题提上日程。维多利亚女王虽对皮尔厌恶,但仍接受了丈夫的劝告,邀请皮尔组阁。这一事例表明A. 议会不能阻止国王的专权 B. 英国责任内阁制得以完善C. 国王基于个人好恶任命首相 D. 工业资产阶级追求政治权利【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议会大选的多数党的领袖可以组阁,国王“统而不治”,故B正确;19世纪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议会的权利高于王权,A错误;英国内阁首相由下院选举的多数党领袖担任,C错误;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1.布尔什维克党在四月提纲的指引下,深入工厂和农村,宣传组织群众认清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扩大党在苏维埃中的

13、影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A. 推动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出现 B.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专制统治C.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响应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答案】D【解析】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布尔什维克党宣传组织群众认清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扩大党在苏维埃中的影响,这是响应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故D正确;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专制统治,排除AB;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C。12.光绪皇帝的外语老师张德彝,是目击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他在随使法国记中写道:“夫乡勇乏叛,由于德法已和,盖和局既成,勇

14、必遣撤。撤而穷无所归,衣食何赖?因之铤而走险,弄兵潢池(指微不足道的造反)”。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作为目击者作者的记述是真实可信的B. 作者对巴黎公社爆发原因的分析比较客观C. 有助于国人吸取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D. 作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夫乡勇乏叛”、“弄兵潢池(指微不足道的造反)”可知,作者认为巴黎公社是一场农民阶级的叛乱,由此可知,作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故D项正确 目击者作者的记述属于第二手资料,不一定真实可信,故A项错误 作者对巴黎公社的认识不足,不能对巴黎公社爆发原因的分析比较客观

15、,故B项错误作者对巴黎公社的认识不足,而不一定真实可信,不能为国人提供的经验教训,故C项错误故选D 本题考查巴黎公社考查巴黎公社的性质 巴黎公社运动给我们的历史经验: 1、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有着历史性先导的作用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经验13.下图漫画名为自立。漫画中,象征英国的约翰牛艰难地行走在高悬空中、写有“马歇尔援助”的绳索上。桥对岸山坡上站着象征美国的山姆大叔。漫画表达了作者A. 担忧英国过多依赖美国 B. 赞同政府拒绝美国援助C. 呼吁英美共同遏制苏联 D. 鼓励西欧国家加强联合【答案】A【解析】根据“自立”“象征英国的约翰牛艰难地行走在高悬空中、写有马歇尔援助的绳索上”,结合所学可知,马歇尔计划是援助西欧经济恢复的计划,漫画意在说明英国不能过多依赖美国,应该自立,故A正确;英国接受了马歇尔计划,B不符合史实,排除;漫画信息没有涉及“遏制苏联”的信息,排除C;漫画信息没有涉及“西欧国家加强联合”的信息,排除D。1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