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项突破)专题一 选择题解题技巧与题型分析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114491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项突破)专题一 选择题解题技巧与题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项突破)专题一 选择题解题技巧与题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项突破)专题一 选择题解题技巧与题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项突破)专题一 选择题解题技巧与题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项突破)专题一 选择题解题技巧与题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项突破)专题一 选择题解题技巧与题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项突破)专题一 选择题解题技巧与题型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题型专项突破专题一选择题解题技巧与题型分析解题技巧一、掌握选择题的常用解法解选择题时切不可掉以轻心,要注意增强推敲意识,深入思考、反复分析比较、认真审题,克服思维定势和错误的潜在假设,不要想当然凭感觉去找答案,以减少失误。同时也要正确选用合适的方法,这样可达到省时、省力、易对的效果。主要方法有:1淘汰法:这种方法就是将题目所提供的选项,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逐一进行判断,凡不符合题干所给条件的就淘汰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若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淘汰法解选择题,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概念、原理类选择题,也常用于解答组合型选择题。2观察法:

2、有些试题在推理或计算都很繁杂时,可通过发掘其本质或内在联系,再通过观察比较得到答案。3信息转化法:对于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烦琐,可通过思维转换,将题中信息转化为自己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变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实验类和规律类选择题。4分析推理法: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运用化学的相关原理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此方法常用于解答原理类、计算类、图表类选择题。5守恒法:守恒思想贯穿着中学化学的始终,守恒法的灵活运用能够简化解题过程,从而快速准确地解答题目。(1)电荷守恒: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溶液呈电中性。该法常用

3、于计算溶液中已知多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或浓度)来计算某一离子的物质的量(或浓度)、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等。(2)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得失电子守恒。该法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解池的计算等。(3)原子(物料)守恒法:在一些复杂多步的化学反应过程中,虽然发生的化学反应多,但某些原子的物质的量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整个过程中原子守恒。该法常用于复杂多步反应的计算或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等。6关系式法:对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尽管每一步反应都是各自独立的(反应条件和装置可能不同),但前一个反应的产物是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可根据中间产物的传递关系找出原料和

4、最终产物的关系式,由关系式进行计算会带来很大的方便,且可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提醒】对于计算型选择题,不要见数就算,此类题多数往往不用计算,而利用分析推理的方法就可求出答案。二、明确选择题的常见陷阱在选择题中,命题者为了更好地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常在题中设置一些“陷阱”。倘若基础知识不扎实,考虑问题不全面,就会掉进“陷阱”。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常见“陷阱”主要有:1概念陷阱:化学基本概念相当多,其命题陷阱主要是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或者适用条件上做文章,若概念混淆易掉进命题者的陷阱。所以对概念要理解透彻。把握概念的本质,吃准吃透每一个概念。可采用“抓特例、看条件、想关联”的方法突破。【例题

5、1】 (2012高考重庆卷,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B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不变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解析A项,容易忽略氯化铵的水解;由于氯化铵水解呈酸性,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时,氨水过量,故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和一水合氨。B项,容易忽略加水稀释使溶液体积增大是影响c(H)的主要因素,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n(H)增大,但c(H)减小,溶液的pH增大。D项,容易忽略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胶体整体不显电性。答案C2性质陷阱:化

6、学主要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每年的化学选择题中都涉及有关物质性质的题目。其命题陷阱重重,如类推陷阱、物质鉴别干扰陷阱、与实际反应不相符合的陷阱等。可采用“抓实质、作比较、想差异”的方法予以突破。【例题2】 (2012高考重庆卷,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成红磷解析A项,容易忽略生成物中铁元素的价态;Fe与S混合加热应该生成FeS。B项,NaHCO3加热可以生成Na2CO3。C项,容易误认为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氢气,也容易忽略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硝酸浓

7、度变稀的问题,而误认为生成NO2。D项,容易忽略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可以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答案C3思维定势陷阱:人们往往习惯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高考命题人根据同学们的这一弱点,常常在命题中偷梁换柱或弱化信息巧设“陷阱”,如少量CO2与漂白粉溶液反应生成CaCO3和HClO,命题者就设置少量SO2与漂白粉溶液反应也生成CaSO3和HClO的“陷阱”;Al(OH)3能与碱溶液反应,命题者就设置Al(OH)3也能溶解在氨水中的“陷阱”;如Al3能与S2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命题者就设置Fe3也与S2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的“陷阱”;HNO3能氧化Fe2、S2、SO等,命题者就设置HNO3也能氧

8、化Cl的“陷阱”等。可采用“抓特征、找异同、看本质”的方法予以突破。【例题3】 (2012高考全国改编,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H2O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CaCO32OH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2Fe33H2解析A项,容易忽略一水合氨为弱碱,不能拆开,且Al(OH)3不能溶解在弱碱中。B项,应注意Ca(OH)2在溶液中需拆成离子,在悬浊液或石灰乳中需写化学式。D项,Fe与H反应生成Fe2。答案C4图表数据陷阱:图表数据是分析化学反应或现象

9、的重要定量指标,高考命题人往往设置一些多余数据使问题复杂化,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有时不给出具体数据要求考生分析相关物质之间的关系或者进行相关计算等。可采用“抓多少、看有无、巧作答”的方法予以突破。【例题4】 由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 g,放入500 mL某浓度的盐酸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 mL 2.00 molL1的NaOH溶液时,得到沉淀最多。上述盐酸的浓度为()。A1.00 molL1 B0.500 molL1C2.00 molL1 D3.00 molL1解析该题所设陷阱是固体混合物的质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得到沉淀最多”时溶液组成的特点,分析

10、出盐酸和NaOH溶液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到沉淀最多时,得到NaCl溶液。根据n(Na)n(Cl),而n(Na)n(NaOH)、n(Cl)n(HCl),因此n(NaOH)n(HCl),上述盐酸的浓度为100 molL1。答案A5先后陷阱:物质的性质差异往往导致物质反应有先后顺序,这是命题设置“陷阱”的重要切入点,如沉淀先后顺序、结合H或OH的先后顺序、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实验中添加药品和操作的先后顺序或分离除杂的先后顺序等。可采用“抓性质、找规律、看实际”的方法予以突破。【例题5】 (2012高考安徽卷,13)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 m

11、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 ,合理的是()。解析根据题意KspAl(OH)3KspFe(OH)3,因此向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首先应生成Fe(OH)3沉淀,当Fe3沉淀完全后,再生成Al(OH)3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则Al(OH)3OH=AlO2H2O。而题意是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故C项图像符合实际情况。答案C6限定条件陷阱:化学反应中限制条件相当多,通过不同的限制条件设置相应的陷阱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化学基本概念

12、与理论的能力,如反应条件、容器可变、压强可变、反应物的量的多少、燃料电池工作环境等。可采用“抓限制、找差异、想原理”突破。【例题6】 在指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K、CO、NO、AlOc(H)0.1 molL1的溶液中:Cu2、Al3、SO、NO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NH、S2、Br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Na、Mg2、Cl、HCO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Fe2、SO、NO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H、Na、Cl、SCNA BC D解析由题意知,溶液呈碱性,指定的离子均能大量存在;酸

13、性溶液、指定离子均能大量共存;溶液中存在氧化性强于I2的物质,由于氧化性I2S,故S2不能大量存在;中溶液呈酸性或碱性,而HCO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不能大量存在;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NH、Fe2在强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若溶液呈强酸性,Fe2与H、NO不能大量共存;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答案C题型建模模板1定性分析型题型特征:定性分析指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物质的性质、实验等素材,考查考生能否准确地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由于定性分析型选择题可以对许多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所以被广泛运用于高考试题中。满分策略:这类选择题,我们可以根据

14、已经掌握的概念和原理,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逐项分析,通过寻找各种不合理的因素,得到正确的答案,方法主要有筛选法和代入法。【典例1】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B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工业铜电路板的刻蚀CCl2和SO2都具有漂白性,故可以使NaOH、酚酞混合液褪色D铁遇冷浓硝酸钝化不发生化学反应,故可用铁器盛装冷浓硝酸思维导入:对照题干要求,逐一筛选。解析A项,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形成铁铜原电池,铁为负极,加速铁的腐蚀,错误;B项,发生反应:2Fe2Cu=2Fe2Cu2,正确;C项,使NaOH酚酞

15、混合液褪色的原因是和NaOH反应而褪色,不是漂白性;D项,铁遇冷浓硝酸发生钝化,也是化学反应,错误。答案B解此类题时常常用到筛选法,掌握这种方法的关键是以题给条件(或经过加工变形)为“筛子”对选项逐一分析,放弃错误的,留下正确的。其主要类型有:(1)一次筛选,(2)分次筛选,(3)比较筛选,(4)反驳筛选等。【应用1】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图1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氯化钠晶体B通过图2装置实现化学反应:Cu2Fe3=Cu22Fe2C实验室可用硝酸铵和消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D同浓度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可滴加酚酞进行鉴别解析A项,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氯化钠晶体只需蒸发结晶,不需要使用坩埚,坩埚一般用于灼烧,错误;B项,由反应可知,Cu作负极,Fe3在正极得电子,而图中铁的活泼性强于铜,铁作负极,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