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湘教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23大气环境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075299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4.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湘教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23大气环境1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湘教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23大气环境1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湘教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23大气环境1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湘教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23大气环境1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湘教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23大气环境1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湘教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23大气环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湘教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23大气环境1(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大气环境,一、大气各成分的作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主要 成分,次要 成分,水汽,固体杂质,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 温,吸收红外线,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 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地球生命 的保护伞”,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干 洁 空 气,O3,N2,O2,CO2,大气组成,主 要 作 用,备 注,分布在平流层,水汽和杂质主 要来自地球表面,大气的3/4质量 和几乎全部的 水汽和杂质分布 在对流层底部,人类活动,大气污染,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CO2增多,O3减少,SO2增多,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危害,臭氧空洞,温度oC,高度

2、(km),0,12,50,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复杂,平流运动,天气晴朗 利于高空飞行;,无线电通讯,二、大气的垂直分布,密度,气压,大,小,高,低,水汽、尘埃,多,少,冷,热,热,O3,0-12KM,12-50KM,随高度升高而递减,随高度升高而增加,对流运动,水平运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使人类免受紫外线伤害,利于高空飞行,电离层利于无线电通讯,(二)、大气的垂直分布,平流层顶至20003000千米,读“大气气温垂直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1-2题 1.上图中能正确表示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2.飞机平稳飞行过程中所处的大气层是( ) A

3、.层中部 B.层 C.层底部 D.层中部,B,B,牛刀小试,三、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太阳辐射光谱,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温室效应,1、吸收作用,大气的吸收作用有何特点?,特点:具有选择性,O3吸收紫外线 CO2、水汽吸收红外线,思考:(1)太阳辐射中被大气吸收的能量集中在什么波段?,(2)太阳辐射中到达地面能量集中在什么波段?,(3)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较少,可见光,紫外光和红外光,2、反射作用,云层、尘埃,特点:无选择性,思考:

4、反射作用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云和尘埃有关,云层越厚,尘埃越多反射越强,3、散射作用,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特点:有选择性(蓝、紫),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波 长,散 射,无选择性的(所有光)(使天空成白色) 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对流层,地面,平流层,高层大气,紫外光,红外光,可见光,O3,CO2、水汽,探究活动:小组连连看 请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原理连接起来。 1.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 吸收 2.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 3.白天教室里太阳照不到,但依然明亮 反射 4.“日出江花红胜火”,日出、日落时,天空呈现红橙色 5.高原地区紫外线强烈,人们外出时需做好防晒工

5、作,解释: 1.大气分子、微小尘埃对波长较短的蓝紫光的散射作用使天空呈现蔚蓝色。 2.云层反射可见光,使到达地面的可见光减少,降低了地表温度。 3.大气对可见光的散射(无选择性)。 4.红光不易被散射(红光穿透力强)。 5.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对紫外线的吸收较少。,臭氧(平流层) 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紫外线,红外线,有选择性,大部分可见光可穿透,云层、尘埃,各种波长的光都被反射,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蓝、紫色光最易被散射,向四面八方散射 ,具有一定选择性,直接 热源,直接 热源,1.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如此之大?,(地球上有大气而月球上没有,这说明大气既能削弱

6、 太阳辐射,又能对地面起保温作用),2.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大气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因而天空呈蓝色),(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3.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的地区?,(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缘故),4.为什么在月球上白天看太阳只是一个明亮的圆盘,而四周背景却是黑暗的?,(没有大气的散射作用),5、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温又比晴天高? 6、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

7、晚? 7、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大气逆辐射),(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则是形成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能量源泉。,(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1.纬度因素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三)、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 气削弱少,且光能集中,纬度高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 气削弱多;且光

8、照分散,地 球,大 气 上 界,阅读课文,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地面辐射强度?,1.纬度位置,2、下垫面(地球表面,含陆面和洋面):,一般规律:颜色越浅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强、吸收就越弱;颜色越深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弱、吸收就越强。陆地表面的反射率高于海洋。,南极大陆内部是全球最寒冷的地方,除与其高纬度、高海拔等因素外,极冰的强反射也是形成其低温的重要原因。,例如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地方并不是在纬度位置最低的南方地区,而是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晴天,太阳辐射强。东部和南部地区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3、气象因素:,降水少、多

9、晴天和空气稀薄的地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辐射也强。,(三)、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纬度因素:纬度,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高度越,等量太阳辐射散布面积越,经过的大气路径越,太阳辐射被削弱越,太阳辐射强度越。,下垫面因素:地面反射率 其它因素:天气状况等。,大,小,短,少,大,低,大,大,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在任何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运动所产生的压力。 通常用所测高度以上单位截面积的垂直大气柱的重量表示。,知识补充,B A,H,h,近地面气压必大于高空。,在地面受热均匀的情况下,等压线是水平的。,等压线:由气压值相

10、同的点连成的线。,知识补充,(hPa),1030,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高,高,低,低,地面,受热(赤),冷却(极),冷却(极),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纬度间的差异,1. 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2. 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水平方向的气压差,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谷风,山谷 山顶,热,热,冷,山风,山顶 山谷,热,冷,冷,思考: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四川盆地的夜雨量占总雨量的6070%?,案例1,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周围的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山风,在加上

11、燃烧柴草产生大量烟尘,为水汽提供凝结核,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凝结而降雨。,孔明存我,城 郊 之 间 的 热 力 环 流,(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思考: 你能解释城市与郊区间产生热力环流的原理吗?,右图中,弧线为等压线,虚线表示水平面。读图回答: ()A、B两点,气压较低的是 点,气温较高的是 点。 请在图中画出大气的垂直运动。 ()C、D两点中,气压较高的是 点。 请在图中画出大气的水平运动。,(3)图上A、B、C、D四点当中,气压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ABDC,1、3、4、2,受热,冷却,阅读课本48页活动: 思考 上海地区温度分布规律和原因 画出上海城区和郊区的空气运动方向,完成课本4

12、8页“活动思考”,(二)大气的水平运动,1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就是促使大气在水方向上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是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水平方向上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有关,是决定风速的最重要因素。,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面:气压相等的曲面 等压线:气压相等的线,2风向:风的来向,3风力:按风速划分的等级,4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5影响风向的因素,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

13、向力、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影响风向的因素,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第一步:,假设: 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地球不自转,无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赤道,高低纬度受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赤道与极地间 的闭合环流,思考二 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存在地转偏向力,迫使运动着的大气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这样能否形成单圈环流呢?,第二步:,假设: 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14、 地球自转,有地转偏向力,副热带高压带,2,4,副极地低压带,7,6,1,3,5,8,9,10,-三圈环流,极地高压带,极地东风,西风,东北信风,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因素,热力因素,动力因素,地球表面的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1.低纬环流和信风带,问题:,赤道地区气流如何垂直运动,为什么?气压如何?,赤道高空大气如何水平运动?,30N地区气流如何垂直运动? 30N近地面气压如何?,30N -赤道之间的近地面大气如何水平运动?,赤道地区的辐合气流如何形成?,2.中纬环流与西风带,问题:,近地面,副热带到副极地地区气流如何水平运动, 极地到副极地

15、气流如何水平运动?,60N附近大气怎样垂直运动?极锋如何形成?,副极地地区近地面气压如何?,3.高纬环流与极地东风带,问题:,近地面,极地到副极地气流如何水平运动?,(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问题:,1、夏季气压带、风带移向何方,为什么?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等位置,势力范围有何变化?,3、冬季移向何方,为什么?各风带、气压带的位置、势力范围有何变化?,风带和气压带的移动大致随太阳直射点的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复习:课本52页“活动1”,由于风带、气压带分布以及移动,使得南北纬1020之间,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边缘交替控制,表现为干雨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冬季被西风带控制,夏季被副高控制,表现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中海气候。,(一)风带、气压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7月份,北半球大陆增温比海洋增温快,形成的 一个热低压把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切断,最为突出的为亚洲低压,相对应的太平洋上出现夏威夷高压,1月份,北半球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的一个冷高压把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切断,以亚洲高压最为强烈,相对应的太平洋上出现 阿留申低压,3.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的气压带比 北半球明显。在南纬30度以南地区,气压带基 本上呈带状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