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散文阅读试题[推荐]

上传人:阿**** 文档编号:144071936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记散文阅读试题[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游记散文阅读试题[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游记散文阅读试题[推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游记散文阅读试题[推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游记散文阅读试题[推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记散文阅读试题[推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记散文阅读试题[推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助力资格考试精品word可编辑 相遇伊瓜苏瀑布 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起飞的飞机从1万米高空逐渐降落的时候,机舱里忽然听到了一片惊呼:“伊瓜苏!伊瓜苏!”我这才发现,在莽莽苍苍无尽的由亚热带雨林组成的绿色森林里,静静地悬挂着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白色的瀑布,大的、小的、单独的、间隔开来的、分散了又聚拢在一起的,各种各样的瀑布展开自己的姿态,从高处向下坠落那么地安静和从容,没有一声喧哗。 伊瓜苏果然不同凡响。峰回路转之际,它好像为了给人一个惊喜,突然地出现,展开于一个断壁,数十条白色的蛟龙扭结在一起,编织成上下两幅巨大的水珠帘悬挂在那里,装饰着周围绿色的森林。它垂直地悬挂着,静静地等待着风的吹动,然后掀起一

2、角,让我瞥见黑黝黝的山岩断壁的一点儿真相。 水珠帘只是一个序幕。 山路曲折,瀑布的情节也曲折。我们又走进一条绿色的长廊,走进密密匝匝的树林。高大的落叶松、山毛榉树,支撑起雄健的体魄直冲云霄,然后在天空中绽开它们繁茂的枝叶,遮掩了下午的烈日。在它们周围,那些阔叶树伸出自己的枝丫,与那些长长的蔓藤缠绕在一起,构成纵横交叉的布局,光影投射下来,露出一处又一处空白。空处不虚。远处,耳际,忽然传来了大水澎湃的声音。情不自禁地往空白处张望,搜寻瀑布的身影。只见它又在河的对面,我的眼前。变化了,变化了。一会儿,它是匹练悬空一线如注;一会儿,它又是浪漫组合飞流直下。曲折而下如轻盈的旋转,激情奔泻似威猛的跳跃。

3、刚与柔的结合,壮与细的比较,单纯与复沓的递进,一个梦幻的群舞的世界。一条不到4000米的弯月形的峡谷走廊,却形成了275股大小瀑布世界最宽的瀑布。看到那种丰富与气势,不禁要问,来自人间还是天堂? 绿廊不尽,瀑布不断。我们还是兴冲冲地往前走,然后又折向下行。真像一幕大戏,见了序幕,读了情节,我们还要看到高潮。伊瓜苏瀑布的高潮在“波塞蒂”,意为“鬼喉”的地方。亿万年前频繁的地球运动,在巴西的南部挤压成许多裂缝,随岩浆的喷涌而出,形成玄武岩熔岩高原的地理特征。然后又产生断层,成为河谷,垂直切至伊瓜苏河的河心。突然地又在巴西与阿根廷交界处塌落一个大洞,形成了落差近百米的壮观的U形大瀑布。耳边,一个惊雷

4、紧接着一个惊雷;眼前,一团白雾连续着一团白雾。白雾的水汽弥漫在河谷间,又升腾于天空,在太阳光的强烈照射下,然后又变成了一条美丽的彩虹天上的桥。走上天桥可以到达天堂,在天堂上看伊瓜苏,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来不及想像。地上也有一座桥。桥下是一条奔湍的大河。闪着绿松石般的光亮,扑腾着浪花。我走上栈桥,跨过河心,一步步接近瀑布,顾不得雨花淋湿了衣衫。雷再响,雨再大,我也要走近了,再走近。走到了桥的尽头,抬眼看那劈头盖脸的瀑布,势从天落,滚滚而下,在U形的几百米宽面的峡谷,奔流咆哮。前面一排的巨流刚刚呼啸而下,后面一排的巨流又接踵而至。只听见“轰隆轰隆”的巨响,震得天惊,震得山摇。 铺天盖地的飞瀑,是水

5、的意志和伟力的抒情,它要冲垮一切,淹没一切。人在它面前,渺小得如同它的一滴水珠。水是白色的,又不纯粹是白色的,巨大的白色中掺杂着几股墨绿色,像是一种泼彩,没有遮拦地倾倒,倾倒了,再倾倒,无休无止,只不知道这颜色是怎么变幻出来的。于是彩色的瀑布,与彩色的河流、天上的彩虹一起走向高潮,演绎和展示人间最壮丽的一幕。同时,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鸣的高潮。 伊瓜苏,印第安语的意思即“大水”。大水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密林深处的河流。 1.“它垂直地悬挂着,静静地等待着风的吹动,然后掀起一角,让我瞥见黑黝黝的山岩断壁的一点儿真相。”这句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第五段“真像一幕大戏,

6、见了序幕,读了情节,我们还要看到高潮”一句中的“大戏”、“序幕”、“情节”、“高潮”分别是什么意义? 3.第四段“看到那种丰富与气势,不禁要问,来自人间还是天堂?”和结尾段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样安排又有什么用意? 4.综观全文,分条概括伊瓜苏瀑布丰富的形态美。 夜听九寨 大多数人都曾是白天看九寨沟的,步入其境,会欣赏到那嵌入山水之间的多彩美景,尤其是那五彩石、孔雀蓝、魔幻般的池畔,还有那春分和仲秋时节被风浸染的山林,叶片的色彩宛如画笔,为那里的山水涂上大自然生命的色彩并赋予九寨沟神奇天堂之美名 初秋早晨,当我步入九寨,把阳光与色彩收进眼帘之后,忽然产生另一种好奇的想法,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

7、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 九寨的夜很纯净,虽说只有半弦清月挂在山尖,但夜的浓度仿佛过滤了似的,黑静中带着丝丝透明的蓝梦,在寨与寨之间、山与山丛中、湖与湖的彼岸飘浮着一种夜色情绪。此时,泉击石盘的声音愈来愈响,当你贴近礁盘,俯身侧耳时,一种神奇的声响穿过石盘发出的声音,然后由喷发的水珠同时打在翠竹林里,像散落的珍珠声,形成了主声音与次声音合奏的共鸣,传递给夜空的是山的神圣,水的经典。“这是一出泉水,带动的是多音的组合!”我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 “听说,金海湖是海拔最高的山脉之湖,山与水有洞洞相连的秘密?”我指着海拔3300多米的山峰,问旅游局的老朋友甘巴。 “那里是最原始的山

8、洞,当年林场的工人曾进去过,谁也没有走到头。”甘巴担心地说,“光靠我这手电筒是无法走进山洞的。” 我笑了,带着一丝无所畏惧的神色:“山洞里只要有泉,单凭声音就会找到洞与洞之间的路。” “你真的要进洞?”甘巴急了,“就是白天进去都很困难。” “没有探险,哪来的收获!”我说,“要想写出真正的九寨神奇,一定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走进山洞里探幽,寻找的是泉的源头之母。夜里的山洞格外单纯,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着,既清脆又响亮,宛如在悬崖礁盘上滴下翡翠,颗颗沁人耳畔。我屏住呼吸,透过洞内水珠闪烁的点点星光,聆听着来自泉水发出的响声,用心在寻觅着那最天然的泉之声。洞内的山盘与礁砂形成了九寨独特的地貌,泉涌

9、出石间,并融入沙棘沉淀之后,形成了地质的钙化,水与水流出的是一种绿色的诗意。 蓦然,在我的头顶传来一阵轰鸣的水流声,像是一泻千里的瀑布巨响震耳欲聋,我惊讶地仰头望着,黑压压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这水声来自于海拔之颠,据说远古的人发现这个洞后就没出来。”甘巴说得很认真。 我凭着水声的方向,钻着一个个洞口,翻越着一个个起伏的山脉狭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脚是在沿着水系攀登,在洞的某一个磐凹处,总会有泛着泉眼的水流,静谧之中能听到泉的吟唱。“你听,在这里唱歌,有一种神奇的回声,并且传得非常远。”甘巴说着,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神奇的九寨。他唱的每一个音符都穿透了泉水与山石,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音箱里

10、,真实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奇妙的魅力。一曲过后,我在洞的夹层中寻觅到了真正的水源头。“快来看,我的左侧是一道水线!”我大声嚷道。 水线在夜色中闪现着一道道别致的亮丽,而且能辉映着整个山洞,是从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 “这是洞中的小瀑布,真正的大瀑布还在高原深处。”甘巴说这话时,我已经明白了九寨水源的含义。我无需再去寻觅,已经用心触摸到了水的神经,泉的甘甜。 当我走出九寨山洞时,站在一处最原始的崖石边眺望,眼前的九寨已经沉浸在一片茫茫的夜雾之中,东方的晨曦仿佛穿透雾纱,射出了绚丽斑斓的霞光。此时,我被迎面飘舞的晨雾缭绕,在夜与晨的交织中,再一次听到了那散发着馨

11、香的泉水声 19. 在“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 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丰富含意,品味其表现力。(1) 水是有生命的! (2) 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21. 作者浓墨重彩,详写夜探九寨山洞,其用意是什么?22. 根据你的理解分析结尾段在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1.以静写动,瀑布本是不停流淌的动景,作者借“悬挂”一词将其静态化,突出其风景如画的美和对周围山川的装饰和美化作用。拟人手法,“静静地等待”、“掀起一角”赋予瀑布人的多情,而这情感正是作者喜爱之情的折射。(对比手法,将瀑布的纯净和“黑黝黝的山岩”进行对比,更加突出瀑布的洁净和对周围环境的装饰效果。)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象和技巧”,偏重技巧。答题时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