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 9.1《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4035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 9.1《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 9.1《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 9.1《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 9.1《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 9.1《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 9.1《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 9.1《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学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学案 1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课程标准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和新阶级力量的出现1民族危机(1)原因:列强发动多次侵略战争。掀起瓜分狂潮:列强竞相在中国索取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通过资本输出,进行经济掠夺。(2)表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临亡国危险。2新阶级力量的出现(1)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2)出现: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易混易错(1)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和瓜分方式的改变,并不意味着侵略的放松,而是适应和更加便利帝国主义国家侵略

2、扩张的需要;(2)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对中国资本输出和瓜分的地区,程度差异很大,矛盾不断,相互勾结和争夺。重点精讲试结合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说一说对 19 世纪末戊戌变法背景的理解。(1)国际上欧美各国经济上先后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上扩大了民主制范围,完善了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2)国内: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严重;在“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政治舞台;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以上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变法的开展。深度认识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经济力量的增长,不仅要求引进

3、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一个符合自己阶级利益的政权,在中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深化探究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探究点 1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材料右图是清末一位爱国人士所画。图中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肠代表德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思考(1)这幅图画反映了什么问题?美国的侵略方式与其他列强有何差异?(2)有人为此画题诗曰:“沈沈(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答案(1)反映了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掀起了瓜

4、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分享其他列强的在华侵略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2)反映了爱国者力图唤起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探究点 2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材料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企业状况类别 厂矿数 资本额(千元)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商办 53 4 704 督商办、官办 19 16 208 计 72 20 912 100%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近代企业状况类别 厂矿数 资本额(千元)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商办 63 12 465 70%官督商办、官办 18 5 345 30%合计 81 17 810 100%思考(1)对比两则材料,概述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

5、主义发展的概况及说明的问题。(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维新变法运动有何影响?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答案(1)概况: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企业中商办厂矿数增加,投资额及其在总资本额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官督商办、官办企业数量、投资额及其在总资本额中所占比重全部呈下降趋势。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2)影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阶级基础。二、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1维新派主要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2主要活动:(1)康有为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为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6、。(2)1895 年的“公车上书”是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3)创办报刊,倡设学会。(4)严复译述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 ,介绍西方进化论的观点。重点精讲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有何突出特点?试从目的、成因、利弊评价等角度说一下自己的认识。(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2)目的:减少改革变法的阻力。(3)成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4)评价:利:把孔子说成是“托古改制”者,借孔子的权威来论证改革的合理性,既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又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弊:反映出资产阶级

7、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和妥协性,既没有自己鲜明的理论旗帜,也不可能真正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归纳总结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政治主张各有侧重: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 ,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历史认识公车上书打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它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深化探究探究点 1维新变法的思想材料孔子改制托古大义,全见于此。一曰素王之诛赏,一曰与先王以托权。守经之徒,可与立者也。圣人但求有济于天下,则言不必信,惟义所在。无徵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

8、代先王以行之。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化之孔子矣。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孔子改制考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思考(1)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方式是什么?(2)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答案(1)以“孔子圣意改制”为护身符,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自己的主张。(2)为变法寻找论据,减少变法的阻力。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先天的政治软弱性,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决裂。探究点 2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材料北京强学会旧址时务报思考(1)结合以上两幅图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2)维新派宣传变法

9、的活动有何影响?答案(1)方式:著书立说;组织学会,如 1895 年,康有为在北京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上书,如 1895 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 ,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建立学堂,如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2)其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1论战的内容(1)该不该进行维新变法。顽固派认为,祖宗之法不能变,古圣先王之道不能变。维新派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主动地变法维新。(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改革科举制度和提倡西学。2论战的意义(1)是新兴

10、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势力在思想上的交锋。(2)维新变法思想的进步性为更多的人所认识,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归纳比较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洋务思想和康梁维新思想的比较(1)相同点:都主张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都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2)不同点:洋务派维护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深化探究材料在总理衙门西花厅,康有为与顽固势力展开论战,结果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中途退场。思考维新派与顽

11、固派争论的核心焦点是什么?其实质又是什么?有何作用?答案核心焦点: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交锋。作用:解放了思想,为下一步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课堂小结1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这里的民族危机是指()A法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B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C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资本输出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答案系甲午战后中国遭受西方侵略的情况即可。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B产生了新兴的阶

12、级力量C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进程答案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产生、发展了资产阶级力量,而且也壮大了无产阶级力量,这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319 世纪 90 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答案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就是把儒家传统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因此 D 项为正确答案。4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 ”他的这一言论反映了()A接受了进化论思想

13、B体现了他中体西用的观点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答案答本题关键是抓住关键词“窃之于民” ,然后结合维新派“兴民权”的主张进行分析。5我们之所以把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因为()A论战最先震动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D论战中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答案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中,维新派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6阅读下列材料: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材料一布衣改制,事

14、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二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谭嗣同仁学材料三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以人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何特点?(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答案(1)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2)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不同点:谭嗣同侧重

15、抨击“君为臣纲” ,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资料浏览梁启超:变法通议提示这段材料主要阐释变法的必要性,对变法的利与不变的弊进行了深刻对比。有助于我们了解梁启超为推行变法所进行的宣传准备工作。探究与思考1提示(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有识之士寻求救亡之策,是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变法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2提示(1)知识分子要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积极开展维新变法运动。(2)由于维新变法阻力较大,进行变法活动要讲方法、讲策略以减小阻力。(3)新旧势力的斗争甚至会演变为生死较量,所以改革者要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困难才能推动改革胜利进行。(4)变法思想、方案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选择题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1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内销时免缴内地税的要求,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A为列强商品输华创造平等条件B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D列强联合起来压低中国关税答案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要求对外输出资本和扩大商品输出,以便攫取高额利润,甲午战争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