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公开课)(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4017681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则(公开课)(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论语十则(公开课)(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论语十则(公开课)(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论语十则(公开课)(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论语十则(公开课)(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公开课)(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则(公开课)(课堂PPT)(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西方学者尚且如此呼吁,那么作为中国人更应辨正地 、批判地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走近论语,2,3,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4,话说孔子,第一乐章,5,6,在西方国家,如果你和学者或政要谈论孔子,他们都会表现出十分尊敬的神情,并对孔子大加赞扬。但当你再往深处询问孔子的时候,他们会一脸茫然,有时甚至显得一脸尴尬。,笑话一则 一个澳大利亚留学生问我:

2、“孔子春秋时期是鲁国人,冬夏时期是哪国人呢?”看到她满脸疑惑,我除了笑,不知如何应答,哭笑不得,7,这些年,不管电影大片“冲奥”(冲击奥斯卡奖),还是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抑或世界遗产申报,都寄托了中国文化输出的宏愿。但“文化赤字”现状却无法让国人乐观:图书进出口贸易比例10:1,对欧美逆差高达100:1。从2000年到2011年,中国进口影片几千部,出口影片却屈指可数。 余秋雨就中国文化输出情况发言,驳斥了季羡林“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这一说法。 撒切尔夫人曾言: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此中意蕴,国人是否应该深思?,8,打入地狱,叛徒林彪、孔老二, 都是

3、坏东西。 嘴上讲仁义, 肚里藏诡计。 鼓吹“克己复礼”, 一心想复辟。 红小兵齐上阵, 口诛笔伐狠狠批。 嗨!,9,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0,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出来做事”。 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4、,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世,私人,三千,七十二,11,孔子 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12,论语是一部体散文集,是孔子的和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合称为“四书”。,语录,门人,再传弟子,大学,中庸,孟子,主要类型 1、语录体 2、对话体 3、叙事体,13,拓展: “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

5、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14,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 学也已。”,饱:饱足,安:安逸,舒适,敏:敏捷,勤快,而:表并列,就:靠近,于:对于(在),慎:小心,谨慎,焉:语气助词,正: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通

6、“矣”,了,已:,15,译文:,16,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踰矩。,于:在,立:自立,不惑:遇事不疑惑,天命:上天旨意,自然的秉赋,人生的责任与义务等多种含义,从:遵从,随,踰矩:越过规矩,有:,通“又”,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一听人言语,便能辨别真假是非,隐其恶,扬其善,无所违逆。一说,能听进不同意见。,17,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专心求学;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没有疑惑;五十岁知道了天命;六十岁听别人的意见能够包容;七十岁时一切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18,3、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7、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诲:教,女:通“汝”,之:助词,不译,知:知道,仲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知:通“智”,聪明,明智。,19,译文:,20,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 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季路:颜回、子路,侍:陪侍,盍:何不,裘:本指皮衣,共:共同享用,敝之(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憾:抱怨,伐善:夸耀长处,施:表白(自己的功劳),安之,信之,怀之: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

8、怀:关怀,爱护。,21,参考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老人使他安于我的奉养,朋友使他信任我,少年人使他怀念我。”,22,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知道,懂得,好:爱好,乐:以为乐,之:代词,它,代知识,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 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 的人。”,23,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人活跃,仁德的

9、人沉 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知:,通“智”,乐: 喜爱,24,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饭:吃,作动词,饮水:喝水,疏食:粗粮,而:连词,修饰,之:代肱,而:却,转折连词,于:,肱:,gng胳膊。曲肱,弯着胳膊,对于,25,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水,弯着胳 膊做枕头,也乐在其中。不合乎“义”而 获得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般 (根本看不上眼)。”,26,荡荡:宽广、宽阔。,戚戚:忧愁,哀伤。,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开

10、朗,直率,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开朗而宽广,小人 经常忧愁。”,长:总是,常常。,27,克己:克制自己。,为:是,复礼:使言行回复到周礼上。,一日:一旦,表假设,归仁:归,称许、赞赏。仁,有仁道的人。,焉:语气助词,了,为:实现,9、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 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 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目:纲目,具体要点。,不敏:不聪明。,由:依靠。,请:请允许,希望。,而:难道。,从事,照着去做。,事:,28,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

11、切回复到周礼上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个仁德之人。达到仁,是出于自己的努力,难道是由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不聪敏,也愿意实践这几句话。”,29,10、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三戒说”,

12、30,31,第二课时,32,学习目标: 1、理解各则语录; 2、通过分类整理培养对文章内容归纳的能力及习惯; 3、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内涵,将所学道理运用于实践中。,33,【文本层析】 一、阅读论语十则的前三则,回答问题。,1这三则是孔子关于学习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关于学习有哪些主张? 2孔子为什么主张“慎于言”?,34,1、关于学习的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要苛求生活条件的好坏,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学习要谨慎,要深入思考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即“敏于事而慎于言”; 学习要向有道德的人看齐,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即“就有道而正焉”; 学习要实事求是,要谦虚、

13、诚实,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5,2、慎于言,(1)孔子很重视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即“言忠信”“言思忠”,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而如果爱说话,就难免言过其实,言行不一致,于道德就有亏了。 (2)孔子认为说话要择取恰当时机,这样才不会引起人的反感,也才能发挥作用。 (3)孔子认为德是内,言是外,内在充实自然能发之于外,外在却不一定对内在有所裨益,更反对花言巧语。,36,二、阅读论语十则第四至六则,回答问题。,3如何理解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志向?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知之”“好之”“乐之”有何联系与区别? 5孔子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4、?,37,3、仁爱,孔子的基本思想是“仁”,就是为人类生活所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也就是以仁爱的精神协调人际关系,并由此解决社会问题。男女老少,每个人平等相处,安分守己,这是孔子所主张的最高的境界。孔子希望“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8,延伸交流,“仁”这一思想在古今中外的影响及意义 孔子之后有哪些这样的仁者?,39,仁者爱人,1、孟子:把这种仁发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40,3、

15、梁益建:推诚结仁爱 自谦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41,4、蒋雯丽:从2002年开始,蒋雯丽已经做了十五年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员了,她说当初只是有这样一个愿望,想做一些好事、善事,结果一做就是这么多年。,42,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对于“知之”“好之”“乐之”作了明显的境界层次区分。其实这三者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可以说“知之”是一种认识,“好之”是一种兴趣,“乐之”是一种情感。如果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没有认识,就不会产生兴趣,更谈不上情感。相反,认识越深刻,兴趣就越浓厚,情感也就越丰富。,43,智者:思想

16、活跃喜爱水,快乐; 仁者: 沉稳文静、喜爱山,长寿;,水流动不板滞无孔不入,随岸赋形,灵动多变, 聪明多智的人不拘于一时一事,随机应变,深知 自然规律而无惑,处事得心应手能化险为夷,故 快乐。,山形巍然不动,仁德的人信念坚定不与世推移, 遇事不急不躁心宽体胖,故长寿。,5、山水益人,44,这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人的个性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智者或者仁者,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45,三、阅读第七至十则,回答问题。,6如何看待孔子对于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思想? 7读过“颜渊问仁”一则,你认为在个性张扬的今天,“克己复礼”还值得提倡吗?,讨论时间,46,6、安贫乐道,消极:封建统治者利用它要求被剥削的人民安于贫困,以巩固封建制度; 积极: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发展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重视和坚守民族气节、革命气节的优良传统。没有“于我如浮云”的精神,就做不到富贵不淫;没有“不改其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