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第五篇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3995255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第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党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第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党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第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党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第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党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第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第五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控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一、定义1、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2、总需求: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3、公开市场业务:政府债券是由银行代理发行或报销的,它可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这种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叫做公开市场业务。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最低比率。5、再贴现率:贴现是将未来到期的票据兑换成现金,银行办理贴现如同发放贷款,也需计息,所以,专门用于贴现的

2、利率就是贴现率,商业银行期票过多需要现金时,要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6、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具有调节作用,其中有的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有着自动调节的功能,例如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转移支付。这些财政政策被人们称为内在稳定器。7、最低限价: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8、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种商品价格上涨而规定的该种商品的最高价格。9、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指政府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协调产业关系,实现资源在产业间的合理配置所定的政策。10、产业组织政策:指政府为了提高产业内资源配置效率所采取的促进有效竞争和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政策措施。

3、二、简答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其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政府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政府宏观调控是协调社会各方面经济利益的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根本目的的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需要。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方式是怎样的?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政府高度集中的直接管理经济的方式,代之以间接经济调控为主的新模式。简介经济调控方式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由政府调控市场,再由市场引导生产和消费的方式。这一调控方式表明,政府对企业不再是直接、具体

4、的管理,而是通过市场间接进行,以便发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经济发展。5、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和手段有哪些?他们各自的作用特点是什么?答:货币政策:a、公开市场业务:政府债券是由银行代理发行或报销的,它可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这种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叫做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可调节市场上的货币存量,达到稳定经济发展的目的;b、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最低比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以后,必须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保留准备金,其余部分才可作为贷款放出。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使商业银行有备无患,免

5、遭不测,同时也是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调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c、调整中央银行再贴现率:贴现是将未来到期的票据兑换成现金,银行办理贴现如同发放贷款,也需计息,所以,专门用于贴现的利率就是贴现率,商业银行期票过多需要现金时,要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是其进行宏观调控的又一主要手段。在经济衰退时期,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这一措施必然导致商业银行也降低贴现率,吸引票据持有者进行贴现,于是,银行贷款增多,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利率降低,投资上升,使总需求增大,在经济高涨时期,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引起相反的经济效果,使总需求减少。财政政策:财政

6、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方式来调节社会经济的政策:a、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具有调节作用,其中有的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有着自动调节的功能,例如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转移支付。这些财政政策被人们称为内在稳定器;b、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政府逆境记风向,相应采取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经济,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加公共工程费用、政府购买、转移支付,以提高总需求,在经济高涨时期,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少总需求。产业政策:所谓产业政策是指国家规划、干预和诱导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政策。产业政策主要是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

7、结构政策主要是指政府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协调产业关系,实现资源在产业间的合理配置所定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指政府为了提高产业内资源配置效率所采取的促进有效竞争和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政策措施。价格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a、价格政策:价格调节是在市场上自发进行的,尤其盲目性,因此需要政府制定价格政策予以纠正,包括最低限价,最高限价;b、收入分配政策:在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效率原则,这种分配缺少公平的机制,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有关收入分配政策缓解分配不公平现象。包括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保护消费者政策:消费者与生产者和经营者相比,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的经济实力弱小,一般缺乏商品专业知识,选择的多样化

8、也使其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难以做到经济合理,这些弱点与生产经营者的组织性、专业性和经济性形成鲜明对比,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害,政府需要制定有关消费者保护政策。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政策:a、反不正当竞争政策: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立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以各种不正当的方式参加竞争,损害他人利益,为自己争取竞争优势,使竞争机制难以正常发挥,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法规的形式排除危害竞争的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b、反垄断政策:即在竞争中通过生产集中使企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当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垄断者通过垄断地位对竞争企业实行控制或排挤竞争对手,造成市场结

9、构不合理,使竞争机制失效,从而破坏市场经济,损害公共利益,因此,我国制定了反垄断法。第十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战略一、定义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二、简答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宏伟目标是什么?怎么样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目标任务体系,它涵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a、要在优化

10、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0年力争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b、全国人民不仅实现温饱,而且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劳动者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c、在保证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使其能够充分享受健康向上,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各种文化娱乐;d、在保证人民群众个人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福利事业有较大的发展;e、广大人民群众不仅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而且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也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

11、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f、在人民群众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消耗率显著降低,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人口增长很好地得到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g、。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必须完成以下10项指标: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b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

12、0元;c、农村居民家庭年收入达到8000元;d、恩格尔系数低于40%;e、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f、城镇化率超过50%;g、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达到20%;h、大学入学率达到20%;i、每千人医生数达到2.8人;j、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95%以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a、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一样,都是一种不平衡发展过程;b、21实际上半叶50年内,前20年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30年工作重心转到基本实现现代化上来;c、要牢固树立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即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先发展起来,率先基本实现

13、现代化和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观点。2、 试述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特征。怎样认识我国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什么是科学

14、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何重大意义?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总结和借鉴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4、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点出发地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16、,尊重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坚持发展的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改革发展的一切成果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用于人民的全面发展,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5、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答: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a、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动的;c、注重加快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b、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