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3972397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乐清市2013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湛蓝的海,那么,我们现在启航。展开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踏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试卷共100分。一、书写(3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正确、工整。二、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1.请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4分)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无数 xinzh 呼唤自由和正义,qngs 对艺术的深切感悟,qunsh 亲情、爱情的本质虽然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里分别述说着各自的事情,但是对人类的 gunzh 却是相同的。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部

2、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 在飞速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C.近期煤炭价格一涨再涨,网友戏称继“蒜你狠”、“逗你玩”之后上演的“煤超疯”,它将会进一步推动消费品价格水涨船高。 D. 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爱徒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让人们忍俊不禁地大笑。3.选择题(2分)填入下面句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_ _.A、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B、但父亲终于带走了他C、但他终于要跟他父亲走了 D、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4.诗词默写(9分)今夜偏知春气暖, 。(

3、月夜)陈涉世家中指出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写景化静为动的句子是: , 。李清照武陵春中化抽象为具体,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是 , 。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的句子是: ,只有香如故。 5.名著 水浒鲜明地表现了“ ” 的主题,如武松,从为兄报仇开始,他 , 。 (写出两个故事情节)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3分)6.综合性学习。(6分) 亲爱的同学们,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一个豁然开朗的世界就会在你的眼前打开:蓝天,白云,小桥,流水。现在请你们微笑着完成下列题目。活动一:拟开场

4、白。班级里要开展“微笑着面对生活”综合性活动,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拟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开场白。(4分)【活动二:学写演讲句式】(2分)根据下面句式特点,在横线上面仿写合适的句子。真诚的微笑是心灵对外界的一种自然映照。它比开怀大笑多了一份柔和,比哑然失笑多了一份温暖。微笑不是奉承,不是勉强,不是掩饰。它包含着温情,_;它包含着理解,这是微笑的效果; 它包含着赞许,_。三、 现代文阅读(24分)(一)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11 分)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

5、缓露出,突然体会到一种无以伦比的饱满和圆润,一种难以言表的壮丽和博大,他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地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 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凝神仰望星河。“每当我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渺深邃的蔚蓝色的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力量如波涛般汹涌而来”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崇高,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6、。 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山涧、鸟鸣、夜露,淹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黎明的曙光犹如万支金箭,点燃了朝霞。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示出它坚实的轮廓。一轮朝阳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饱满,喷涌,流动,一个熠熠发光的世界点亮了我的眼睛!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望远方的木船己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 又一次,我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林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水雾。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

7、上,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奔泻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面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我确信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一朵小花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的形象,或者一些伟大的词句就会从你内心涌起!7.文中多次写到“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作者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联系全文回答。(4分)答: 8指出下列句中横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8、1)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 答: (2)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答: 9文中第段说:“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3分) (二)谁与我同行( 13 分)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实习课。我家离学校有三里路,白天不觉难,一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怵然了。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山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

9、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偏如兜着一只小兔。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发毛尽力往后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逐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有见过。总之,晚上实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一晚实习回来,刚上山岭时,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了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

10、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想到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些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回到家中,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甚害怕的。以后,我每天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个火把走在我的前面。我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了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

11、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鸟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来的。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你父亲的火把。10、题目中的“同行”既指 ,又指 (4分) 11、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2、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小说塑造主人公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 B 第二段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夜行山路时极度恐惧的心情。 C 对“我”的心理描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 小说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简洁而有深意。

12、13、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4分)四,古诗鉴赏(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注: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 14.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2分)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五文言文阅读(12分)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6.填空。(3分)本文选自 ,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