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8月内部特供模拟卷 化学(五)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3959943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9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8月内部特供模拟卷 化学(五)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8月内部特供模拟卷 化学(五)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8月内部特供模拟卷 化学(五)教师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2021学年上学期8月内部特供卷高三化学(五)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 F

2、e 56 Cu 64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HCl)混合增强消毒效果B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C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D盐碱地(含较多Na2CO3)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生石灰进行改良【答案】B【解析】A盐酸与次氯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氯气,将“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与洁厕灵(含有盐酸)合用能够产生氯气,氯气有毒会污染环境,A错误;B不管是陶器还是瓷器,其主要原料都是黏士,B正确;C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时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泡沫,

3、该泡沫能进行灭火,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有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C错误;D生石灰遇水生成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aCO3和NaOH,其水溶液呈碱性,不能改良土壤,D错误;故选B。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CCH2F2的电子式:DCO2的比例模型:【答案】B【解析】A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中,硝基中的氮应和苯环上的碳相连,故A错误;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符合书写原子符号的要求,故B正确;C电子式中未表示出F的孤对电子,故C错误;DCO2的比例模型中,氧原子

4、半径应该比碳原子小,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B。3化学与生产、实验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BFeCl3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腐蚀电路板上的Cu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铜笔芯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干燥CO2【答案】A【解析】A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故A正确;BFeCl3溶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腐蚀电路板上的Cu,与溶液的酸性无关,故B错误;C石墨质软,能在纸上留下灰褐色痕迹,所以可用于制铅笔芯,与导电性无关,故C错误;D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与强氧化性无关,故D错误;故选A。4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

5、或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用图所示装置可以除去Na2CO3溶液中的CaCO3杂质B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选择图所示装置C用图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乙醇水溶液D用装置将SnCl2溶液蒸干制备SnCl2晶体【答案】A【解析】A选项,碳酸钙难溶于水,因此用图所示装置可以除去Na2CO3溶液中的CaCO3杂质,故A符合题意;B选项,乙醇与水互溶,则乙醇不能作溴水的萃取剂,故B不符合题意;C选项,用图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乙醇水溶液,要使用温度计,故C不符合题意;D选项,Sn2+要水解,用装置将SnCl2溶液蒸干不能制备SnCl2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5W、X、Y、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

6、对位置如图所示,X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XYZA4种元素氧化物中,只有W的氧化物能与Na2O2反应BY元素只能形成含氧酸H2YO3和H2YO4CZ元素单质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答案】D【解析】W、X、Y、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则X为N元素;结合图示可知,W为C元素,Y为S,Z为S元素,据此解答。根据分析可知,X为N元素,W为C元素,Y为S,Z为Cl元素。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够与Na2O2反应,故A错误;BS形成的含氧酸除了H2SO3

7、和H2SO4,还可以形成H2S2O4,故B错误;CZ的单质为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但是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D非金属性SCl,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故D正确;故选:D。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4NH+2H2OB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Cl2:MnO2+4HCl(浓)Mn2+2Cl+Cl2+2H2OC酸性条件下,碘化钾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变质:4H+4I+O2=2I2+2H2OD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溶液:HCO+OH=CO+H2O【答案】C【解析】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的

8、氢氧化铝不能被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故A错误;B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故B错误;C酸性条件下,碘化钾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变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4I+O2=2I2+2H2O,故C正确;D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HCO+OH=CaCO3+H2O,故D错误;故选C。7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FeS2SO3H2SO4BNaCl(aq)NaNa2O2CFeFeSO4(aq)Fe

9、(OH)2Fe2O3DFe2O3FeCl3(aq)Fe【答案】C【解析】AFeS2煅烧生成SO2,A错误;B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B错误;C转化关系正确,C正确;D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D错误。答案选C。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CN、ClB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的溶液:K+、Na+、CH3COO、AlOCc(Fe2+)=1mol/L的溶液中:H+、NH、NO、SODpH=1的溶液中:Ba2+、Mg2+、HCO、SO【答案】B【解析】AFe3+、SCN之间能够发生络合反应,在

10、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1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K+、Na+、CH3COO、AlO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CFe2+、H+、NO之间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pH=1的溶液呈酸性,HCO与氢离子能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9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为锂离子电池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放电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Li+通过隔膜移向正极B放电时,电子由铝箔沿导线流向铜箔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11、:D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通过Li+迁移实现,C、Fe、P元素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A项,放电时,“同性相吸”即Li+通过隔膜移向正极,故A正确;B项,放电时,电子由负极即铝箔沿导线流向正极即铜箔,故B正确;C项,放电正极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xFePO4 + xLi+xe=xLiFeO4,故C正确;D项,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通过Li+迁移实现,Fe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98K时,2H2S(g)+SO2(g)=3S(s)+2H2O(l)能自发进行,则其H0B氨水稀释后,溶液中c(NH)/c(NH3H2O)的值

12、减小C电解精炼铜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一定相等D25时Ka(HClO)3.0108,Ka(HCN)4.91010,若该温度下NaClO溶液与NaCN溶液的pH相同,则c(NaClO)c(NaCN)【答案】D【解析】A反应能自发进行,应满足H-TS0时不能自发进行,当H0时低温可自发进行,该反应298K时能自发进行,故H0,故A错误;B氨水稀释后,电离平衡正向移动,NH3H2O的物质的量减少,NH物质的量增大,因为在同一溶液中,二者的浓度比等于物质的量比,所以该比值增大,故B错误;C阳极粗铜中含有铁、锌、金、铂等金属,阳极为Zn、Fe、Cu失电子,电极反应为Zn-2e=Zn2+、

13、Fe-2e=Fe2+、Cu-2e=Cu2+,阴极为Cu2+得电子还原成Cu,则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减少与阴极质量增加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25时,Ka(HClO)=3.0108,Ka(HCNO)=4.91010时,HClO溶液的酸性大于HCN,根据越弱越水解原理,该温度下NaClO溶液与NaCN溶液pH相同,c(NaClO)c(NaCN),故D正确;本题答案为D。11根据下列图示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图甲是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H0B图乙是向Na2CO3溶液中通入SO2过程中部分微粒摩尔分数与pH的关系曲线,用该方法制备N

14、aHSO3,当pH=4时应停止通入SO2C图丙是常温下等体积盐酸和氨水稀释时溶液导电性与体积变化的曲线,图中pH大小关系为cbdD图丁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lgc(H+)、-lgc(OH)的变化曲线,图中T1T2【答案】C【解析】A根据图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则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正反应H0,故A正确;B根据图象分析,pH=4时,溶液中主要存在为HSO,所以当pH=4时应停止通入SO2,控制pH,主要得到NaHSO3,故B正确;C盐酸溶液pH小于一水合氨,稀释过程中盐酸溶液pH增大,溶液的pH大小关系:bdc,故C错误;D-lgc(H+)、-lgc(OH)的乘积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可知T1T2,故D正确,故选:C。12柔红酮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柔红酮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B柔红酮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C1mol柔红酮最多可与2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D一定条件下柔红酮可发生氧化、加成、消去反应【答案】AD【解析】A每个柔红酮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用“*”标出如图:,选项A正确;B分子中含有5个饱和碳原子,由甲烷的结构可知不在同一个平面上,选项B错误;C柔红酮酚羟基邻、对位上没有氢,不能与Br2发生取代反应,选项C错误;D柔红酮含有羰基、酚羟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