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的纳税评估心得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3958188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的纳税评估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某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的纳税评估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某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的纳税评估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某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的纳税评估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的纳税评估心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的纳税评估心得 税务局做纳税评估以前都会做一定的准备,先把你的账套扫描一遍,看看有哪些异常信息,然后有的放矢地到企业查账。对于增值税企业,少不了的是增值税和所得税两项。以下分别谈一下两项可能发生的异常: 增值税: 增值税税负:首先计算机采集当地企业的各项企业数据、财务数据、申报及纳税数据等,由系统自动评估,计算该企业增值税实际税负,然后跟税务系统中该行业的平均税负相比较,如果实际税负低于税务系统的预警值,就会触发预警系统,要求查账给予说明。(这里说一下,就我个人来看,税务系统的行业平均值都是比较偏高的)。 1.对于增值税税负低,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情况。抛开商业企业,就工业企业

2、而言,我个人总结有以下两种原因:以前是小规模纳税人,后来变更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这时的税负肯定会有一个偏差的过程,可能是高,也可能是低;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工艺简单,可替代性极强,面对市场竞争,只好低价经营。 2.值税税负弹性系数异常,即当期税负明显低于前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而订单已签订,或为了生存不得不亏本经营;企业近期签订了大笔订单,仓库、生产都已开始备货,而产品尚未发出,造成进项已抵扣,销项尚未形成;产品销售淡旺季不同,这种情况下,全年的销售税负应该变化不会太大;遭遇经济寒流,销售不旺,产品积压。 3.税务局一般还会纠结于废品的处理,因为这部分收入也是需要纳税的,最好的做法就是做一点废品

3、收入,否则就要拿出企业没有废品的恰当理由。如:产品简单,原材料全部定开等。 4.不开票销售收入:这个所有会计都应该知道。 5.未进入应收账款科目的销售收入:这个目的还是查找企业的未入账销售收入。 6.预收账款:一般税务局会要求超过三个月的预收账款要缴纳增值税,除非你能拿出合同证明你是按合同确认销售收入的,否则先缴纳,将来开票后再冲回。 7.固定资产的抵扣:对于房屋建筑物相连的就不要抵扣了,免得遭遇纳税调整,还要罚款、罚息。 所得税: 1.所得税税负:也会与增值税税负一样,有个计算比较的过程,但这个好打发。不管是成本、费用哪个大了,都会造成所得税税负低,哪怕就是我管理不善,只要我的所有发票、账务

4、处理没有毛病,也无可挑剔。 2.所得税税负弹性系数异常,即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变化太大:这个是做账忌讳的,一般我们做账要尽量保持税负平稳,变化不大,如果一定要有变化,一定要自己先拿出变化的理由,说明不得不变的情况。 3.毛利润低:这个谁都会说,我们行业竞争大,低价竞争在所难免;我们工艺简单,没有利润空间等等。但是,你的账是怎么做的?产成品科目的设置、料工费的分摊,仓库盘存表等,一系列的账目是否相符。因为假的就是假的,总有漏洞。一定要多思考,跟真的一样做,做到不是设计就看不出假,你就是高手了。 4.期间费用的规定:招待费要按销售收入的比列和60%熟低进行调整;广告费的当期允许税前抵扣比列;预提费用年终一般不许有余额,否则要进行纳税调整;应付福利费,现在已经不允许计提,应该在范围内用多少算多少,否则就将遭遇纳税调整。长期待摊费用、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都将会是税务局重点关注的科目。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