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948697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讲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3讲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讲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3讲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3讲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讲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讲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讲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一、概念 二、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 三、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流程,2,一、概念 (一)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传统意义上,战略(strategy)是组织为了收益而制定的与组织使命和目标一致的最高管理层的计划。现代意义上,战略通常被看成是一种行为模式,一种长期行动的一致性。 概而言之,战略是方向性、全局性的做事方法和行动计划。 明茨伯格的5P模型(Mintzberg,1998): 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 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看,战略表现为一种模式(Pattern) 从产业层次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

2、ition) 从企业层次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 战略也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采用的一种计谋(Ploy),3,战略管理是指组织确定其使命,根据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其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而进行谋划,并依靠组织内部力量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代表人物主要有: 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D. Chandler); 伊戈尔安索夫(Igor. Ansoff);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肯尼斯安德鲁斯(Kenneth. Andrews)等,4,1962年,阿尔弗雷德钱德勒出版著作战略与结构,将战略定义为“企业长

3、期目标的决定,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须采取的一系列的行动和资源分配。” 1965年,艾德蒙伦特、罗纳德克里斯滕森、肯尼斯安德鲁斯和威廉古斯合作出版了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一书,将战略定义为“通过描述企业正在或即将从事的业务,以及企业现在或将来成为怎样的类型的方式来进行展现的企业的目标、目的模式,以及为实现这些所需要的策略和计划”。,5,(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指根据公共部门的发展战略、目标及公共部门内外环境的变化,预测公共部门的未来目标和社对公共部门的需求,以及为完成这些目标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并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 简言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指

4、确保公共部门战略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全局性、有计划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6,二、理论研究 关于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派系林立 (一)设计学派 1.代表人和著作 菲利普塞兹尼克(Philip. Selznick)于1957年出版的管理中的领导(Leadership in Administration); 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D. Chandler)于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Strategy and Structure); 哈弗商学院以肯尼斯安德鲁斯(Kenneth. Andrews)教授为首的通用管理团队于1965年出版的教科书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Business Polic

5、y: Text and Cases),7,2.主要观点 设计学派强调的是事先设计,要求在行动之前就要对行动的意义、目标、路径、方法、步骤有一个清晰地考虑。 要求管理人员遵循SWOT分析模型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threat(挑战)在活动开始前就对“做什么”、“为什么”及“如何做”等问题有整体的筹划。 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思想过程。强调组织应当经过尽可能仔细慎重的考虑才能形成战略。 组织的主要领导人应当是整个战略计划的设计者,承担整个战略形成过程的责任。 制定战略时必须经过充分的设计。 战略应该是清晰的、易于理解和

6、传达的。,8,(二)学习学派 学习学派将组织的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应急的过程。认为战略是一个组织上下共同学习的过程,组织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制定战略。 学习学派认为组织环境是复杂和难以预测的,战略制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战略制定和执行的界限变得模糊难以辨别。 这种学习过程更多表现为集体学习,领导者的作用不再是设计和预想深思熟虑的战略,而是去管理战略学习的过程; 学习学派认为战略是通过渐进学习、自然选择形成的,而不是有意识的刻意控制。而且战略形成与战略贯彻相互交织在一起。,9,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的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提出了构建学

7、习型组织的五个要素: 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改变心智模式(Improve Mental Models) 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 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10,战略管理不同流派的共同点: 都强调组织必须要有计划有战略; 战略管理包括一些列活动、行为,主要有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与调整; 战略管理应充分考虑组织内外方面的环境因素,进行个性化的战略设计与管理。,11,三、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流程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在对内外部环境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8、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不足,清晰的勾勒出未来人力资源愿景目标以及与组织未来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并制定出能把目标转化为行动的可行措施以及对措施执行情况的评价和监控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战略系统。,12,(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分析 主要是从组织内部和外部个角度出发,分析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相关度较大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和组织诊断。 SWOT分析工具: 优势(Strengths) 劣势(Weaknesses) 机(Opportunities) 威胁(Threats),13,1.政治、政府及法律因素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国家间关系的变化、国家所加入的国际组织的

9、协定、政党政策等 政府职能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政府的用人政策等 劳动法律法规的限制性等,14,2.人口因素 独生子女问题 人口老龄化问题 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了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

10、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15,人口素质差异问题 2010年的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性别歧视问题 2010年的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外籍人员

11、就业问题等,16,3.技术因素 组织需要多少基础信息技术人才 组织如何获得技术人员 组织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哪些投资 组织技术人才的流失率如何 组织的研发人员是否胜任 如何留住和吸引核心技术人才,17,4.竞争因素 竞争者的优势、劣势 竞争者的战略与短期目标 组织所在领域的进入门槛 竞争者的人力资源战略有无对我方的不利因素 竞争者的组织文化,18,2012年3月15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的“全国民生系列调查”,您认为谁获得的幸福感更高,19,您眼中最能代表幸福感的指标 注:此题为多选题,各项比例之和大于100%。,20,5.内部管理因素 组织架构 业务流程控制对人力资源有何特殊要求 财务管理 营

12、销管理 领导者的个人因素,21,6.文化因素 社中人的价值观及变化 组织的愿景 组织成员对组织愿景的认同度 组织的团队凝聚力如何 组织是否鼓励创新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或者等级化 组织领导的领导风格 组织传统文化对组织新传略的影响,22,分析了组织内外的各种影响因素之后,需要进行因素评价与组织诊断。 一是,列出影响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是,按照SWOT分析模型对关键因素进行分类。 三是,基于各因素对组织发展的影响程度大小而赋予相应的权重。权重取值一般在0.01.0之间,所有因素的权重总和等于1.0。 四是,基于组织现行战略对各因素的有效应对而对各因素评分。 五是,计算各因素的加权分值。 六是,确

13、定组织战略的总加权分值,以确定组织战略是否需要调整。,23,(二)战略制定 战略制定包括制定供选战略方案,以及选择特定的实施战略 1. 制定战略选择方案 组织可以从对组织整体目标的保障、对中下层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以及组织各部门战略方案的协调等多个角度考虑,选择自上而下的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或上下结合的方法来制定战略方案。 2.评估战略备选方案 评估备选方案通常使用以下标准: 一是考虑选择的战略能否被组织利益相关者所接受。 二是对实施战略所需的资源进行评估。 3.选择战略 即最终的战略决策,确定准备实施的战略。,24,(三)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即采取措施发挥战略作用,将战略转化为行动。 如何在组

14、织内部各部门和各层次间分配及使用现有的资源; 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还需要获得哪些外部资源以及如何使用; 为了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需要对组织结构做哪些调整; 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利益再分配与组织文化的适应问题; 如何进行组织文化管理,以保证组织战略的成功实施等。,25,(四)战略评价与调整 战略评价就是通过评价组织的业绩,审视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战略调整就是根据组织情况的发展变化,即参照实际情况、变化的环境、新的思维和新的机,及时对所制定的战略进行调整,以保证战略对组织管理进行指导的有效性。 战略调整包括调整组织的战略展望、组织的长期发展方向、组织的目标体系、组织的战略以及组织战略的执行等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