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赛跑》说课稿-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3947841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时间赛跑》说课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小学语文和时间赛跑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和时间赛跑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语文和时间赛跑说课稿1一、说教材1、内容简析和时间赛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台湾作家林清玄所写的一篇清新淡雅的散文。作者透过生活中不经意的时间流逝的现象,把时间变成了可以与之追逐的东西,明白了为什么、怎样珍惜时间,从而点名了中心: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假若

2、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排除、忧伤”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过程与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时间的宝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的好习惯。3、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难点: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时间的宝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的好习惯。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对一些惜时的词句都能脱口而出,但是

3、,实际上,学生诸如拖拉作业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见,学生对时间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口号式的表层理解中。三、说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课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同时,反思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从而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四、说教法和学法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

4、特点,我选择了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并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形成新的感知。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议议,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文本,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五、说教学流程我采用两个课时完成,课堂结构是:情境导入趣味识字自主探究反思升华作业延伸1、情境导入:上课伊始,我出示四川芦山震后救援黄金时间72小时里救援人员争分夺秒地救助灾民的图片,既是为了激发学生关注当下新闻时事的兴趣,

5、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题目,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时间在一些场合下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时间就是生命,为了每一条生命,救援人员必须和时间赛跑。这样就很自然地就引出了课题,拉进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为下文学生理解、感悟、珍惜时间奠定了基础。2、趣味识字:在第一课时中,我主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词,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学会多种识记生字词语的方法,体现了第二学段要锻炼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这一目标。3、自主探究:我先是让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和时间赛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感悟作者难过、着急的心情,继而畅谈自己的感受,我再进行适时点拨,指导朗读,从而让学生理解了

6、时间的宝贵。接着,我把学习卡出示给学生,让学生默读第二部分:作者怎样和时间赛跑?通过学生的自主发现,独立完成,并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从而让学生明白应该珍惜时间。4、反思升华:在本课末尾,我紧扣文本,适度拓展,以语言训练为落脚点,在林清玄的语境中认识林清玄,引出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像林清玄一样懂得珍惜时间、敢与时间赛跑的人才能成功的道理。接着,我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有哪些同学在与时间赛跑,从而深化了主题。5、作业延伸:立足文本,超越课堂。每一节课,我们都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积累语言、阅读文章的活动中,提升语文素

7、养。因此,我留给学生的作业是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谚语、成语并背诵,阅读林清玄的其它文章。六、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是一个奔跑的人和钟表的简笔画,再加以辅助箭头和关键词语的搭配,中心突出,清晰明了。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初步感受1、出示图片:四川芦山震后救援黄金时间72小时里,救援人员争分夺秒地救助灾民。(学生谈感受)2、引出课题:对于救援人员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为了每一条可贵的生命,救援人员必须(和时间赛跑)。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看一看文中的作者是怎样认识时间、对待时间的?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

8、本课的生字新词。2、认识生字:齐读,指名读。3、指导写字: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师范写,生练写。4、 小组交流:解决不理解的新词。教师相机指导。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出示问题(1)为什么和时间赛跑?(2)怎样和时间赛跑?(3)结果怎样?2、汇报交流(1)第17自然段: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2)第8自然段:和太阳比赛、和西北风比赛、和暑假作业比赛(3)第910自然段:成功。四、布置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抄写文中的好词佳句。第二课时一、读文回顾,复习导入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画人和钟表的简笔画)2、课件出示句子:时间过得飞快,是我的小心眼;不只是着急,

9、还有悲伤。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3、师:这篇散文就像一杯甘美的山泉。同学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它的味道,想不想进入课文当中去深入地品读呢?二、重点研读,探究体验1、品读作者难过、着急之情。(1)自读课文第17自然段,课件出示要求: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了作者难过、着急的心情,用“”画出相关的语句,并试着在旁边写写自己的理解。(2)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巡视,进行个别化指导。(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交流要点一:最疼爱“我”的外祖母去世点拨:“我”与外祖母感情深厚交流要点二:父亲的话点拨: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时间里的事物,永远回不来了?交流要点三:“我”的发现(4)联

10、系实际,畅谈感受。你的身边还有哪些时间里的事物,永远不会回来了呢?(学生自由交流)3、品读作者快乐之情。(1)过渡:作者看到许多时间里的事物一去不复返,他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可他又为什么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呢?(2)学生自读第8自然段,独立完成学习卡里的内容,再进行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三、升华情感,畅谈收获1、过渡:作者正因为和时间赛跑,在二十年后受益无穷,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联系课文说说“受益无穷”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2、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和时间赛跑的作者,他是谁呢?课件出示林清玄的资料。3、学生交流对这段资料的看法。4、引读:作者多年与时间赛跑的感

11、悟是什么?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三、联系实际,深化主题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2、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同学在和时间赛跑?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孩子们,在两节课的时间里,我们读懂了课文内容,还有了自己的感悟,老师希望你们从今天开始做一个敢与时间赛跑的人。2、作业:课后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谚语、成语并背诵。阅读林清玄的其它文章。小学语文和时间赛跑说课稿2一、说教材和时间赛跑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两层意思:“我”从爸爸的谈话中、从太阳落山、鸟儿的飞行中,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我”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作者慧眼

12、独具地抓住了生活中不经意的时间流逝问题,以祖母去世,“我”哀痛万分,通过父母对我的启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时间变成了可以觉察到、并在行动中可以抓得住的东西,从而点明了中心,使人们认识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获得成功,是一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好教材。本节课训练重点是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和文章最后一段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本课难点是通过文中具体事例明白时间可以争取的道理,从而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这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由于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和我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特点,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读文体验并展开探

13、究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阅读反思,感受时间的珍贵,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二、说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阅读反思,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三、说教学过程我的课堂结构

14、是:质疑定向探究体验反思升华自主作业。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就是文章的文眼,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时学生会提出:谁和时间赛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结果怎样等问题,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为以下三个问题:(出示问题)1、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要和它赛跑?2、“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3、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问题确定后我让学生选择最想探究的问题,自由结合组成探究小组并迅速确定每个人的角色。这样就为

15、下边的理解和探究做好了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个阶段探究体验。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具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探究,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难免碰壁或者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有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明白了:如果时间能停下来,外祖母就不会去世;如果时间能停下来,爸爸还会拥有童年,“我”也会回到昨天,我更不会有一天也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如果时间能停下来,明天还会看到今天的太阳,鸟儿还会飞过今天的飞行路线,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并从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事例中体会到了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学生在对文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谚语的探究理解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