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3947607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秋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秋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年秋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年秋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年秋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秋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秋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秋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教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半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领导全党全国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实现了本土疫情基本阻断。我国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在有效防控疫情同时,复工复产复学有序推进,经济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当前,我们即将迎来2020年秋季学期,为切实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全面复学复课,确保全体师生身体健康,我校组织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开学第一课,进一步普及科学防范知识,督促同学们时刻保持防范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并因势利导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确保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全体同学全面发展。 第一部分 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知识 1.新冠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 飞沫:

3、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 3.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有什么不同? 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咽喉不适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而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短暂发热。 流感:多为高热,全身症状较重,伴畏寒、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

4、等表现。 新冠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 4.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即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与病例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与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3)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

5、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5.如何正确洗手(七步洗手法)? 七步洗手法步骤:首先流水湿手,涂抹洗手液或者肥皂。 (内):掌心对掌心,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弓):弯曲各手指关节,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大):大拇指在对侧手掌中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立):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对侧掌心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腕):清洗和揉搓手腕及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注意:揉搓不得少于20秒! 6.前往公共场

6、所怎样做好预防? (1)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2)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 (3)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4)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5)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6)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 7.课间活动期间要注意什么? 在保证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组织一定规模的集体活动。在校期间同学们要做到不串座、不串班、不打闹,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8.如何科学佩戴口罩? 当前我们学校所在地区为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同学们无需佩戴口罩。但同学们

7、一定要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坐公交车或出入人员密集地区一定佩戴口罩。 9.同学们上、下学途中要注意什么? 同学们在上、下学途中尽量做到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最好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或校车时应当注意个人防护,不与他人交谈,与他人保持合理间距,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上学到校或放学到家应当及时洗手。 10.开学后,防疫安全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1)敦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比如餐前、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都要认真洗手,平时少聚集。 (2)疫情期间,口罩、免洗洗手液等要常备,上下学的路上

8、等人多的场合要佩戴口罩、注意防护。 (3)学生和家长要养成检测体温等健康状况的习惯,一旦身体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老师和学校报备,听从学校安排。 (4)每天要保证健康饮食,不要熬夜,进行适当运动,提高免疫力。 (5)家长日常也要注意防护,因为孩子的健康与家长息息相关。 第二部分 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 秋冬之际气温变化最大,也是极为容易感染各种常见疾病,所以要多加注意自身的健康状态,及时做好防护和治疗的准备。主要病症及预防: (一)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 预防:在流行期间应减少大型集会和集体活动,接触者应戴口罩。如

9、果发现有人患病,建议早期就地隔离,采集急性期患者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抗原检测,以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减少传播,降低发病率,控制流行。 (二) 风疹 病初12天症状基本看不出,如果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就极有可能就是患上病了。 预防:风疹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保护孕妇,尤其妊娠初期3个月内,尽量避免接触风疹患儿。多喝水,注意睡眠充足。 (三) 水痘 它是一种名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引起的皮肤弥漫性水疱疹。 预防:在我国预防水痘的主要措施就是注射水痘疫苗。

10、因为水痘病毒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染。要尽量少去人口密集,通风不好的地方,经常锻炼。平时也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提高自身免疫力。 (四)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也会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预防: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家里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参加大型集体活动、也不要出没在人流量大的地方。 (五) 普通性感冒 常见症状就是身体感觉发冷了,或是感到头痛、头晕、头重了,或是身体的疲乏及酸痛,或是总流清水鼻涕等等。 预防受凉一般就是感冒的诱因,如果感觉手脚冰凉,十有八九就是感冒的前奏,尽快排出寒气是治愈感冒的关键。可以用热水泡脚去除寒气以

11、及食疗的方式,如在水里加入生姜、煮开,等水温度降低后就可以喝了。 (六) 麻疹 麻疹是呼吸道传染病,预防麻疹主要是打麻疹疫苗,其次是注意个人卫生、环境通风,特别是封闭式的空间、增强个人体质。如果患上麻疹,要立即隔离,防止传染给他人。 第三部分 开学前安全教育 孩子安全无小事,先有安全再谈成绩,新的学期,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筑牢孩子们安全成长的坚固防线。 (一) 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开学以后,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都会遇到各种复杂的交通环境。一些小朋友精力充沛,缺乏自控力,交通安全意识较为薄弱,诱发一些安全隐患。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1.留意路面情况,不要突然开车门下车。 2.不

12、要横穿、猛跑过马路。 3.不要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4.不要翻越护栏。 5.不要走路时低头听音乐或看书。 6.乘坐公交、地铁时不要抢上抢下。 7.不要与机动车抢道,路口要四处观望,确认安全后再通过。8.不要在机动车道骑行,不要在路上并行骑车,不要在骑车时听歌。 9.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 10.乘车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乘车须抓紧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 (二)校园安全注意事项 青少年处在活泼好动、爱玩爱闹的阶段,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一切活动都务必以安全为前提,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们携起手来,细细叮嘱,小心看护。 1.不携带管制刀具、危险玩具和能伤害他人的一切工具进入校园,水果刀

13、也不带进校园。 2.不携带火种进入校园。如打火机,鞭炮等。 3.不攀爬墙和树木以及危险物。 4.课间文明休息,不做危险性的游戏,与同学和睦相处。 5.课间活动不猛跑,上下楼梯不着急。 6.要注意教室安全。学生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 (三)饮食安全注意事项 新学年开学,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是多种疾病高发期,食物容易变质,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 1.勤洗手。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病从口入”,因此,手的卫生十分重要,要用流动的水洗手。 2.多喝水。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3.多吃蔬

14、菜水果,适当增加水和维生素的摄入。 4.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晒被褥、勤换洗衣服,搞好个人卫生。 5.坚持体育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 (四)课外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要远离建筑工地、道路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 2.不到坑、池、塘、沟、河流、水坝等不安全的地方游泳、玩耍。 3.出门一定要告知父母长辈,和谁在什么地方玩,要注意时间,不要很晚到家,以免父母担心。 4.不进入游戏厅、歌舞厅、网吧等人员杂乱、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场所,不拉帮结伙,不打架斗殴。 (五)财物安全注意事项 中小学生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近年来也成为很多犯罪团伙行骗的对象。尤其在刚开学需要购买文具教辅等所需用品时,孩

15、子手里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零用钱,家长和老师们一定要提醒孩子提高警惕! 1.不要有贪小便宜的心理,在微信、QQ发现有不法违规行为,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2.上学时不要携带贵重物品,身上不要带较多的零花钱,不要和别人攀比。 3.个人物品要保管好,家门钥匙及零花钱要随身携带,不随意摆放。 4.当自己财产受到侵害时,要告诉家长和老师,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六)宿舍安全注意事项 开学后,宿舍里各种电器及学生生活用品增多,安全隐患明显增多,住宿的同学一定要做好防范。 1.不在宿舍内存放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 2.不在宿舍内私接电线。 3.电器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宿管老师。 4.离开宿舍时,务必检查并关闭门窗及电灯、电扇、充电器等所有电器设备的电源。 5.特别加强贵重物品的保管。 6.在宿舍楼内或周边发现行踪可疑的人,应加强警惕、多加注意。 第四部分 德育教育 1.正确认识新冠疫情 (1)信息公开是避免恐慌的最好办法,信息公开不是制造恐慌,而是最好的全民动员和警觉,相关部门应主动、真实报告相关信息。广大民众应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相关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疫情爆发后,关于基因武器,抽烟能杀死病毒,烟花爆竹能抑制病毒传播等全是谣言。 (2)应重视科学技术对疫情防控的作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大数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