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和设计施工建议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3929939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外墙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和设计施工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下室外墙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和设计施工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下室外墙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和设计施工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下室外墙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和设计施工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外墙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和设计施工建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地下室外墙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1.1. 混凝土裂缝分类1.1.1. 收缩裂缝包括物理收缩裂缝和化学收缩裂缝。物理收缩裂缝包括塑性收缩裂缝、自沉降收缩裂缝和干燥收缩裂缝,主要引起原因是混凝土本身物理状态改变导致的裂缝,通常情况下和水分的散失有关。化学收缩裂缝包括硬化收缩和后期碳化收缩。1.1.2. 温度裂缝温度裂缝主要产生原因是内外温差或气温变化过大,冷热不均形成。1.1.3. 结构性沉降裂缝主要产生原因为建筑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1.2. 产生原因1.2.1. 材料原因1、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差,后期硬化收缩大。2、膨胀剂掺量不合理,参量过少,补偿收缩的能力有限,或者参量过多,后期产生的钙

2、矾石体积膨胀过于严重,产生裂缝。3、泵送混凝土含气量过大,初凝前气泡大量溢出,造成物理性收缩裂缝。4、混凝土硬化收缩。5、拆模过早。6、缓凝剂掺量过大,不能及时形成强度。1.2.2. 施工原因1、温度变化幅度过大。2、温度变化速率、保温措施不到位。3、入模温度过高。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未及时覆盖,混凝土表面失水干缩严重。4、施工顺序设计不合理。5、施工缝留设不合理,施工缝处未做加强层。6、回填外墙土体时,顶板未及时施工,顶板对外墙不能形成有效的支撑,形成悬臂结构,产生结构裂缝。7、地下室外墙一次施工直线长度过长。8、回填过快,剪力墙尚未形成有效的抗侧力体系。1.2.3. 设计原因1、剪力墙配筋

3、不够。2、剪力墙配筋间距过大。3、计算模型选取不合理。1.3. 防治措施1.3.1. 设计建议1、剪力墙面外刚度较弱,宜按轴距设置扶壁柱替代墙内暗柱,平衡梁面内传来的弯矩,同时将地下室外墙的不均匀收缩均匀的限制在每个轴距内,避免因地下室外墙过长,裂缝集中出现在剪力墙中间部位。2、混规8.1.1条规定室内或土中现浇式的剪力墙结构伸缩缝留设的最大间距为45m。高规12.2条规定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也可每隔30m40m设置贯通顶板、底部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后浇带可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

4、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底板及外墙的后浇带宜增设附加防水层;后浇带封闭时间宜滞后45d以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因此,对长度大于45m的外墙可以考虑满足建筑要求的同时适当设置转角,减少剪力墙长方向的收缩值,同时减少剪力墙自身对面内混凝土收缩的约束,并按照高规要求设置外墙后浇带。3、高规12.2.5条规定,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设计应满足水土压力及地面荷载侧压作用下的承载力要求,其竖向和水平分部钢筋应双层双向布置,间距不宜大于150mm,配筋率不宜小于0.3%。设计的时候配筋率要求一般都满足,往往忽略钢筋间距的要求,钢筋间距对混凝土裂缝影响较为明显,建议将水平和竖向钢筋间距限制在150mm范围内。4、合理选取计算模型。1.3.2. 施工建议1、合理设计混凝土配比,选用低水化热水泥,适当降低水灰比。2、满足泵送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含气量。3、及时覆盖养护。4、保温保湿。5、合理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