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法学论文选题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3929002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财经政法法学论文选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南财经政法法学论文选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南财经政法法学论文选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南财经政法法学论文选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南财经政法法学论文选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南财经政法法学论文选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财经政法法学论文选题(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学院论文选题 一、 法理学 1、系统论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2、评析资产阶级法的自由、平等原则。3、论法律权利和义务4、论依法办事5、论综合治理6、论社会主义法律关系7、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监督8、论我国的司法原则9、法与人权10、法与自由11、法与平等12、法与秩序13、法律移植初探14、法与道德15、立法与正义16、司法中的正义问题17、法与利益18、法与廉政建设19、法律渊源论20、论立法体制的完善21、法学的基本范畴研究22、论“特权”及其限制23、法与宗教、法的神圣性问题24、法律制裁的目的思考25、违法的根本原因26、当代中国的治吏问题27、法治与中国现代化28、论立法监督体制的完善

2、29、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30、论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31、论法律至上32、中西方法理学研究方法之比较33、论法的时代精神34、论立法的合宪性原则35、论立法的民主性原则36、法律与规律37、论司法独立38、论检察职能与检察改革39、法的定义的比较研究40、论自由思想的起源和发展41、中国法治之道路初探42、人权的司法保障43、论对执政党的法律监督44、论我国法律平等的理论与实践45、我国法院错案追究制度的实施状况46、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为原则47、论权利与财产的一般关系48、论刑事法律关系49、论经济法律关系50、论行政法律关系51、试论法律信仰的培养52、论对权力的监督53、法与其

3、它规范的关系54、国际关系与法的发展55、法律程序的意义56、法律机制初探57、法治的路径58、法的性质59、科技革命对法的促进作用60、法律解释方法研究61、法律解释原理研究62、论法律原则63、论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64、论法的制度功能65、论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66、制度创新与法制建设67、判例法在中国的创立与发展研究68、法的外延研究69、政党机构在中国的法律性质及其改革70、权力与权利关系研究71、司法改革问题研究72、中国法制建设的前景与道路73、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教训74、发达国家法治建设经验研究75、法的效率价值研究76、纠纷的解决原理77、法制运行规律研究78、论中国农民的法律地

4、位79、农村法律问题研究80、论权力81、论权利行使的原则82、两大法系的比较及其中国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83、论法与政治文明84、论法之真善美85、法与艺术二、行政法1、行政法学研究对象构想2、论行政法体系的分化3、行政法关系单方面性之我见4、试述行政法律关系的不对等性5、论行政法的理论基础6、论行政法与行政机构改革的关系7、论机构改革与公务员制度的完善8、依法行政构成要件的探讨9、论行政合法性原则10、论行政合理性原则与自由裁量权11、论行政自由裁量权12、论行政优先权13、谈谈公务员的义务与反腐败的关系14、公务员职位分类探讨15、论行政相对人16、论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17、论行政主体的

5、资格要件18、论行政行为的分类19、试述其他规范性文件20、地方性法规与地方规章的比较研究21、论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22、试析公务员个人行为与行政机关职权行为的区分23、论行政立法的理论根据24、论行政立法的现实基础25、行政强制与行政处罚的比较研究26、试述听证制度27、试述一事不再罚原则28、行政许可法构想29、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的优先权探讨30、论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完善31、我国行政程序法的立法构想32、论行政复议制度的健全与完善33、论行政复议的管辖模式34、论行政复议的法律适用35、论行政指导36、论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37、追究行政责任原则的探讨38、论监督行政39、WTO与政府职能的

6、转变40、电子商务与行政法的发展41、加入WTO与行政法治建设42、因特网与政府法治的关系43、论行政强制执行法的立法模式44、论说明理由制度45、论处罚法定原则46、论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47、行政收费问题研究48、论行政征收49论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行为50论行政许可的公正51、行政法基本原则之我见52、试论行政处罚三、行政诉讼法1、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比较研究2、论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3、论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4、试论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5、论司法审查原则6、论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效力7、对现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法律思考8、论行政诉讼中的管辖问题9、论行政诉讼当事

7、人10、试析行政诉讼中被告的认定11、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12、试析行政诉讼中的共同诉讼人13、试论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14、行政诉讼第三人与民事诉讼第三人比较研究15、行政诉讼证据研究16、论高等院校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17、加入WTO与中国的司法审查制度18、论行政公诉19、论公益诉讼20、论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21、论行政诉讼证据的收集调查22、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关系23、论诉讼不停止执行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24、行政诉讼中法律适用问题初探25、论规章在行政诉讼中的“参照”问题26、试析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变更权27、论人民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标准28、对行政

8、诉讼执行中若干问题的研究29、试论行政机关的侵权赔偿责任30、论行政侵权赔偿诉讼31、试论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32、试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与承受33、试论共同被告34、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与完善35、完善行政诉讼法第一审程序的思考36、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37、论精神在行政赔偿中的运用38、论行政不作为的赔偿责任三、刑法法1、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或罪刑适应原则或平等原则)2、论犯罪概念3、论罪与非罪的界线4、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5、论犯罪构成理论6、论犯罪客体的几个问题7、论犯罪结果(或危害结果)8、论行为对象9、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10、论单位犯罪11、论刑法中的不作为12、

9、论犯罪的故意13、试论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理论依据14、试论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15、论正当防卫16、论犯罪预备17、论犯罪未遂18、论犯罪中止19、论共同犯罪20、论牵连犯的几个问题21、数罪并罚的几个问题22、论死刑23、论罚金刑24、论缓刑25、论自首26、累犯的几个问题27、论罪名28、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几个问题29、论交通肇事罪 30、论走私罪31、论洗钱罪32、论有组织犯罪33、论假冒商标犯罪34、论重婚罪35、论挪用公款罪36、论破坏生产经营罪37、论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线38、论强奸罪39“婚内强奸”的刑法分析39、论诬告陷害罪40、论伪证罪41、论抢劫罪42、关于诈骗罪的几

10、个问题43、贪污罪的几个问题44、论合同诈骗罪45、论保险诈骗罪46、论受贿罪47、论滥用职权罪48、论玩忽职守罪49、论侵占罪 50、论刑法对我国多种经济成份的保护51、市场经济与刑法的适用52、论刑法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53、市场经济与刑法观念的变更5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犯罪与对策55、论刑事责任能力56、论定罪57、论刑事责任58、论量刑情节59、论“死缓”制度60、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61、论证券犯罪62、论毒品犯罪63、论转化犯64、论淫秽物品的犯罪65、论刑法的时空效力66、持有型犯罪之研究67、婚内强奸的刑法分析68、环境犯罪研究69、论洗钱罪四、犯罪学1、犯罪概念的犯罪学

11、分析2、犯罪学实证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评价3、我国现阶段犯罪现象的规律与特点4、犯罪学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与现状5、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与防治对策6、暴力犯罪的特点、原因与防治对策7、金融犯罪的原因、特点与预防8、贪污犯罪的原因、特点与预防9、贿赂犯罪的原因、特点与预防10、女性犯罪的原因与防治对策11、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与控制12、农村犯罪的特点与控制13、城市犯罪的特点与控制14、强制性环境对犯罪人人格特征的影响15、智力、气质与犯罪的关系16、情景因素在犯罪行为生成过程中的作用17、生物因素与犯罪的关系18、需要结构与犯罪的关系19、犯罪的犯罪学分类20、犯罪人的犯罪学分类21、犯罪统计的价

12、值评断22、犯罪数(隐亲)存在的原因与对策23、社会反应与犯罪的关系24、刑罚的预防犯罪价值25、预防犯罪的模式探讨26、刑事政策在犯罪过程中的作用2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与定义2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五、宪法学1、 我国宪法关系初探2、 试论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3、 试论我国宪法监督体制4、 地方人大党委会在宪法监督中的作用初探5、 试论统一战线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6、 试论我国行政诉讼的宪法依据7、 试论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8、 试论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关系9、 我国地方立法10、 公民权利与社会安定的初探11、 民族区域地方自治机关建设12、 我国基层

13、政权建设13、 我国宪法性法律初探14、 论国家的管辖权15、 论宪法中的权利与权力结构体系16、 试论我国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17、 国家求偿权初探18、 人民代表素质刍论19、 宪法诉讼制度初探20、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权利的发展21、 论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效力22、 国家赔偿与国家补偿的关系23、 “论行政合一”原则在适用中的几个具体问题24、 市场经济条件下宪法功能的再认识25、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完善问题研究26、 宪法司法化研究27、 我国宪法修改研究28、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与民主政治建设29、 宪法概念分析30、 经济制度在宪法中的地位31、 新民主形式:行

14、政权力的扩大32、 论宪法中公民的迁徒自由权33、 论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保障34、 宪法效力权利研究35、 宪法基本权利效力问题研究36、 宪法修改基本理论问题研究37、 宪法解释基本问题研究38、 (具体)公民基本权利研究39、 公共权力研究40、 政协地位探析41、 WTO下的宪政建设42、 选举制度与政治文明43、 迁徙自由44、 宪法与科技45、 关于我国公民财产权的研究46、 被选举权六、中国法制史1、 论神判、天罚观念的社会历史基础2、 中国法律起源的基本特征3、 论马锡五审判方式4、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制中的中国传统5、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制中的“社会本位”原则6、 论北洋政府时期法制中的封建性7、 试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资产阶级法治原则8、 试论大清民律草案中对中国传统的民事规范体系模式的创新9、 试论大清民律草案中对中国传统民法的继承10、 论大清新刑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