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清单[参考]

上传人:阿**** 文档编号:143924388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清单[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清单[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清单[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清单[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清单[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清单[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清单[参考](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化学必修 1 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注意点实例 固+液蒸发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 开 酒精灯、 蒸发皿、 玻璃棒 不断搅拌; 最后用余热加 热;液体不超 过容积 2/3 NaCl (H2O) 固+固 结晶 溶解度差别大的溶 质分开 NaCl (NaNO3) 升华 能升华固体与不升 华物分开 酒精灯I2(NaCl) 固+液过滤 易溶物与难溶物分 开 漏斗、烧 杯 一角、二低、 三碰;沉淀要 洗涤;定量实 验要“ 无损” NaCl (CaCO3) 液+液 萃取 溶质在

2、互不相溶的 溶剂里,溶解度的 不同,把溶质分离 出来 分液漏斗 先查漏;对 萃取剂的要求; 使漏斗内外 大气相通 ;上 层液体从上口 倒出 从溴水中 提取 Br2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液体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 与饱和 Na2CO3溶 液 蒸馏 分离沸点不同混合 溶液 蒸馏烧 瓶、冷凝 管、温度 计、牛角 管 温度计水银 球位于支管处; 冷凝水从下 口通入;加碎 瓷片 乙醇和水、 I2和 CCl4 渗析 分离胶体与混在其 中的分子、离子 半透膜更换蒸馏水 淀粉与 NaCl 盐析 加入某些盐,使溶 质的溶解度降低而 析出 烧杯 用固体盐或浓 溶液 蛋白质溶 液、硬脂酸 钠和甘油 气+气 洗气 易溶气与难

3、溶气分 开 洗气瓶长进短出CO2(HCl) 液化沸点不同气分开U 形管常用冰水 NO2 (N2O4)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 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 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 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 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 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 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

4、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 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 l/3。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 、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 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 溶解度要远大于

5、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 塞子进行振荡。 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 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 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 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 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6、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 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 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 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序号原物所含杂质

7、除杂质试剂主要操作方法 1 N2O2灼热的铜丝网用固体转化气体 2 CO2H2S CuSO4溶液洗气 3 CO CO2NaOH 溶液洗气 4 CO2CO 灼热 CuO 用固体转化气体 5 CO2HCI 饱和的 NaHCO3洗气 6 H2S HCI 饱和的 NaHS 洗气 7 SO2HCI 饱和的 NaHSO3洗气 8 CI2HCI 饱和的食盐水洗气 9 CO2SO2饱和的 NaHCO3洗气 10 炭粉MnO2浓盐酸(需加热)过滤 11 MnO2C - 加热灼烧 12 炭粉CuO 稀酸(如稀盐酸)过滤 13 AI2O3Fe2O3NaOH(过量),CO2过滤 14 Fe2O3AI2O3 NaOH

8、溶液过滤 15 AI2O3SiO2盐酸氨水过滤 16 SiO2ZnO HCI 溶液过滤, 17 BaSO4BaCO3HCI 或稀 H2SO4过滤 18 NaHCO3溶 液 Na2CO3CO2加酸转化法 19 NaCI 溶液NaHCO3HCI 加酸转化法 20 FeCI3溶液FeCI2CI2加氧化剂转化法 21 FeCI3溶液CuCI2Fe 、CI2过滤 22 FeCI2溶液FeCI3Fe 加还原剂转化法 23 CuO Fe (磁铁) 吸附 24 Fe(OH)3胶 体 FeCI3蒸馏水渗析 25 CuS FeS 稀盐酸过滤 26 I2晶体NaCI - 加热升华 27 NaCI 晶体NH4CL -

9、 加热分解 28 KNO3晶体NaCI 蒸馏水重结晶 . 3、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 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 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检 验 鉴 别 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 类 型 鉴 定 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 这种物质。 推 断 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 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检 验 方 法 若是固体,一般应先用蒸馏水溶解 若同

10、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 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行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原理(写方程式) 常见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检验方法 氢气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 只有水。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氯气 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 淀粉试纸变蓝) 氯化氢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 蓝试纸变红; 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 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氧化

11、硫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 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硫化氢 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 能使 Pb(NO3)2或 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或 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氨气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 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 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 一氧化氮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 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 灰水变混浊, 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一氧化碳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2;能

12、使灼热的 CuO 由黑色变成 红色。 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 +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 +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 2+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 溶液。 (5)Al 3+ 能与适量的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 过量的 NaOH 溶液。 (6)Ag +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 沉淀,不溶于

13、稀HNO3,但溶 于氨水,生成 Ag(NH3)2 +。 (7)NH 4+ 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 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 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 2+ 能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 变成红褐色 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 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 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2Fe 2+Cl 22Fe 3+2Cl (9) Fe 3+ 能与 KSCN 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 溶液反应, 生成红褐色 Fe(OH)3沉淀。 (10)Cu2+蓝色水溶

14、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 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 沉淀。含 Cu 2+溶液能与 Fe、Zn 片等反应,在金 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 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 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 成Ag(NH3)2+。 (3)Br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 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 能与硝酸银反应, 生成黄色 AgI 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也能与氯水反应, 生成 I2, 使淀粉溶液变

15、蓝。 (5)SO4 2 能与含 Ba 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 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 液褪色。能与 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 气味的 SO2气体。 (7)S2 能与 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 能与 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 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9)HCO3 取含 HCO 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 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16、 浊或向 HCO 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 MgSO4溶液, 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O3生成, 同时放出CO2气体。 (10)PO4 3 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黄色 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 硝酸。 (11)NO3 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事故处理方法 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盖 钠、磷等失火迅速用砂覆盖 少量酸(或碱)滴到桌上立即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 较多量酸(或碱)流到桌上 立即用适量 NaHCO3溶液(或稀 HAC) 作用,后用水冲洗 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先用抹布擦试,后用水冲洗,再用 NaHCO3稀溶液冲洗 碱液沾到皮肤上先用较多水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 酸、碱溅在眼中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 苯酚沾到皮肤上用酒精擦洗后用水冲洗 白磷沾到皮肤上 用 CuSO4溶液洗伤口,后用稀KMnO4 溶液湿敷 溴滴到皮肤上 应立即擦去,再用稀酒精等无毒有机溶 济洗去,后涂硼酸、凡士林 误食重金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