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020年8月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3915556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020年8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020年8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020年8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020年8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020年8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020年8月整理).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导读: 1.认识 “吾、 弗” 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夫” ,会写 “矛、 盾”等 4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 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4.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5.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并与同学交流生活中类似 的事情。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阳光明媚,可把我冻坏了。 (此时学生会说,老师你说错了。) 老师哪里说错了呢?(前后表达不一致,自相矛盾。) 2.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像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

2、还有很多,试 着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更多例子。) 3.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下“自相矛盾”的出处吧。 在开始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段视频。(看自相矛盾的视 频)让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 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 学 海 无 涯 2 着重指导:弗(f)、夫(f)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矛、盾、誉、吾”,并在黑板上示范。 (“矛”的笔画是横撇、点、横钩、竖钩、撇。“盾”的部 首是“厂”。“誉”的部首是“言”。“吾”的部首是“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介绍相

3、关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 矛: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金属枪头。 盾: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2.体裁。(寓言) 3.指名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楚国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东西也 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戳破。 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 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4.分组朗读课文。 注释: 楚人:楚国人。鬻(y):卖。誉:称赞,这里有“夸耀”的意 思。陷:穿透。利:锋利。以:用。弗:不。应:回答。 5.教师范读。 概括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

4、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 学 海 无 涯 3 硬,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穿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锋利, 无论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 会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刺穿一切的长矛, 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文中楚国人如何卖矛和盾的呢?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 利,于物无不陷也。” (指名读,读出其夸赞自己东西的自豪感。) 2.他这般夸耀,路过的人都停下了脚步。路人们是要买他的 矛或盾吗?路人们都说了什么话呢?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路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这位楚国人是什么表现

5、? (其人弗能应也)哑口无言、张口结舌 4.体会“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做事不能互相抵触,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要前后一致。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班级交流讨论: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你悟出了 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话不顾事实,把事实夸大到绝对的 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实 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自相矛盾。) 学 海 无 涯 4 2.楚人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矛和盾都卖不出去) 我们来想办法帮帮他,帮他卖出这些东西。 (引导学生为楚人 想办法,自由发言。) 3.说话不要前后矛盾,说话要有逻辑性。说话之前先思考这 样说是否合适。 自相矛盾 盾坚,物莫能陷 矛利,物无不陷 不可同世而立 1.本课是一篇文言的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通语 句,根据注释理解句意,反复品读,把握人物形象。 2.给学生表演和发言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兴趣,从而 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理解文本的目的。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