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林工程地形与土方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39028 上传时间:2017-06-19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9.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园林工程地形与土方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一园林工程地形与土方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一园林工程地形与土方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一园林工程地形与土方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一园林工程地形与土方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园林工程地形与土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园林工程地形与土方(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地形与土方工程,对地形的整理、改造与合理利用,是园林建设最基础的工程,也是建园的主要工程之一。它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工期也较长;对造园的其它方面往往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明显的制约作用。搞好土方工程的设计,是园林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本章将重点讨论园林地形的设计、土方工程量计算和土方工程施工。第一节 地形改造与设计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在三维方向上的形状变化。地形是各种地形要素的集合,是园林造景的基本载体,又是园林各项功能得以实现的主要场所。地形的改造利用和工程设计与许多因素相关,如造景作用、地形要素、现状地形地物等等。 一、园林地形的功能作用 在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建设中,地形是各种

2、造园要素的依托基础和底界面,是构成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地形以其极富变化的表现力,赋予园林景观以生机和多样性,使之产生丰富多彩的景观效应。,(一)园林地形的作用,园林地形的功能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在造园过程中,最基本的作用不外乎是在地形的;骨架作用、空间作用、造景作用、背景作用、观景作用和工程作用等六个主要方面。 1骨架作用园林地形是园林中所有景观与设施的载体,它为所有景观与设施提供了赖以存在的基面。地形被认为是构成任何景观的基本结构骨架,是其它设计要素和使用功能布局的基础。作为园林景观的结构骨架,地形是园林基本景观的决定因素。地形平坦的园林用地,有条件开辟最大面积的水体,因此其基本景观往往就是以

3、水面形象为主的景观。地形起伏度,大的山地园林用地,由于地形所限,其基本景观就不会是广阔的水景景观,而是奇突的峰石和莽莽的山林。 由于园林景观的形成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地面相接触,因而地形便成了环境景观不可缺少的基础成分和依赖成分。地形是连接景观中所有因素和空间的主线,它的结构作用可以一直延续到地平线的尽头或水体的边缘。可见,地形对景观的决定作用和骨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2空间作用,地形具有构成不同形状、不同特点园林空间的作用。园林空间的形成,是由地形因素直接制约着的。地块的平面形状如何,园林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形状也就如何。地块在竖向上有什么变化,空间的立面形式也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在狭长地

4、块上形成的空间必定是狭长空间,在平坦宽阔的地形上的空间一般是开敞空间;而山谷地形中的空间则必定是闭合空间,等等情况都说明:地形对园林空间的形状也有决定作用,2空间作用,地形能影响人们对户外空间范围和气氛的感受。要形成好的园林景观,就必须处理好由地形要素组成的园林空间的几种界面,水平界面、垂直界面和依坡就势的斜界面。水平界面就是园林的地面和水面,是限定园林空间的主要界面。对这种水平界面给予必要的处理,能增加空间变化,塑造空间形象。垂直界面主要由地形中的凸起部分和地面上的诸多地物如树木、建筑等构成,它能分隔园林空间,对空间的立面形状加以限定。尤其是随着地形起伏变化的园林景观,往往可以构成一些复合型

5、的空间,如园林空间中的树林和树斜界面是处于水平界面与垂直界面之间的过渡性界面,如斜坡地、阶梯路段等,有着承上启下,步步高升的空间效果如图。林下的空间,湖池中的岛屿和岛屿内的水池空间,假山山谷空间和山洞内空间等等。,2空间作用,园林地形空间界面,3造景作用,山地、坡地、平原与水面等地形类别,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易于识别的特征。在地形处理中,如能尽情地利用具有不同美学表现的地形地貌,形成有分有合,有起有伏、千姿百态的峰、峦、岭、谷、崖、壁、洞、窟、湖、池、溪、涧、堤、岛、草原、田野等不同格调的地形景观。这些地形各有各的景观特色。峰峦具有浑厚雄伟的壮丽景象,洞谷的景色则古奥幽深,湖池具有淡泊清远的平和景

6、观,而溪涧则显得生动活泼、灵巧多趣。地形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园林风景面貌。我们改造和设计依据的模式是自然界中的山水风光,所遵循的是自然山水地形、地貌形成的规律。但是,这并不等于要机械地模仿照搬,而应该进行加工、提炼、概括,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特点,最少量地动用土石方,在有限的园林用地内获得最好的地形景观效果。,4背景作用,各种地形要素都具有相互成为背景的可能。例如,园林中的山体,就可以作为湖面、草坪、风景林、风景建筑以及雕塑、花园广场等的共同背景;而湖面,也可以作为湖边或岛上建筑、孤植风景树的背景;覆盖着草坪的地面,能够为草坪上的雕塑、风景树丛等提供背景。如此种种,都说明园林地形的背景作用是多方

7、面的。作为背景的各种地形要素,能够截留视线,衬托并凸现前景和主景,使前景或主景得到最突出的表现,使景观效果更加生动而鲜明。,5观景作用,园林地形还为人们提供观景的位置和条件。坡地上、山顶上能让人登高望远,极目远望。观赏辽阔无边的原野景致;草地、广场、湖池等平坦地形,可以使园林内部的立面景观集中地显露出来,让人们直接观赏到园林整体的艺术形象。在湖边的凸形岸段,能够观赏到湖周的大部分景观,观景条件良好。而狭长的谷地地形,则能够引导视线集中投向谷地的端头,使端头处的景物显得最突出、最醒目。总之,园林地形在游览观景中的重要性是很明显的。,6工程作用,地形因素在园林的给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和

8、建筑工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地表的径流量、径流方向和径流速度都与地形有关,因而地形过于平坦时就不利于排水,容易积涝。而当地形坡度太陡时,径流量就比较大,径流速度也太快,从而引起地面冲刷和水土流失。因此,创造一定的地形起伏,合理安排地形的分水和汇水线,使地形具有较好的自然排水条件,是充分发挥地形排水工程作用的有效措施。地形条件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影响作用,在山地造林、湿地植树、坡面种草和一般植物的生长等方面,有明显的表现。同时,地形因素对园林管线工程的布置、施工,和对建筑、道路的基础施工都存在着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作用。,6工程作用,地形还能影响光照、风向以及降雨量等,也就是说,地形能改善局部地区的

9、小气候条件。如某区域要受到冬季阳光的直接照射,就要使用朝南的坡向;而要阻挡冬季寒风,则可利用凸面地形、脊地或土丘等。反过来说,在夏季炎热地方也可以利用地形来汇集和引导夏季风如图;改善通风条件,降低炎热程度。如图;,6工程作用,地形因素在造园中的作用和意义还有很多,如它能够提供室外活动空间,能够满足园林内交通需要,能够在风景区利用水能发电,能够成为地方传说、典故、神话等人文景观的载体等等,可以说是数不胜数,难以穷尽。,(二)园林绿地对地形处理的需要,园林中所有的景物、景点,大多数的功能设施都对地形有着多方面的需要;由于功能、性质的不同,对地形条件的要求也有着很多不同。园林绿地要结合地形造景或修建

10、必要的实用性建筑,如果原有地形条件与设计意图和使用功能不符,就需加以处理和改造,使之符合造园的需要。园林建设中,需要对地形处理的情况一般有如下几种。1弥补自然地形现状缺陷的需要由于我国现有耕地不足,城市用地紧张,加之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土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主要利用荒地、低洼地和不宜进行修建的破碎地形来布置园林绿地。而这些土地的现状情况是不适宜园林修建的,必须在改造处理之后,才能够为园林建设所用。例如,设置园林建筑的地方在低洼处时,就必须通过土方工程填高地坪,才能修建。在缺少平地的荒坡地形上开辟水体,也必须要通过土方工程造出平地,才可能修筑水池。一些大城市纷纷建起了高层建筑,其周围的地上、

11、地下管线星罗棋布,挤占或破坏了绿化地,如果不进行改土换土,就不能栽种植物,因此也需要根据地形状况进行必要的处理.,2城市环境的要求,城市形象塑造对园林的绿化面貌、艺术风格、立面景观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对园林内部地形处理就有了一些限制。园林景观是城市面貌的组成部分,城市格局当然就会对园林地形的处理产生影响。如风景区或公园出入口的设计,就取决于周围地形环境因素和公园内外联系的需要。而周围环境是一个定值,园林出入口的位置、集散广场、停车场的布置就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进行处理。 3园林的功能要求园林中不同功能的设施对于地形的要求也不同。如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儿童游戏要有平坦场地,而游览观赏区则要有起

12、伏的地形及空间的分隔,水上娱乐区应有满足不同需要的水面,管理服务区则要求地形能够满足兴造建筑的需要。,4园林造景的需要园林造景要根据园林用地的具体条件及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通过地形改造构成不同的空间。如要突出立面景观,就要使地形的起伏度增大,坡度处理得很陡。而要创造开朗风景,则要利用开阔的地段形成开敞的空间,地形的坡度需要很平缓。幽静的、富于层次的山地可形成峰回路转、山重水复的山林空间;而由低平地段到高耸的山巅则可形成一个流动的空间,同时在高处能够形成主景。,5园林工程技术的要求,在园林工程措施中,要考虑地形与园内排水的关系,地形要有利于排水,不能造成积水和涝害。同时,也要考虑排水对地形坡面稳

13、定性的影响,进行有目的的护坡、护岸处理。在坡地设置建筑,需要对地形进行整平改造;在洼地开辟水体,也要改变原地形,挖湖堆山,降低和抬高一部分地面的高程。就是一般的建筑修建,也要破土挖槽,首先做好基础工程。,6植物种植方面的要求园林内种植植物时,原则上首先要保持原地形不变。原地形上已有较好植被的,就要保持原状,最多做一些补栽植物的工作。但当地形条件不易栽种植物时,就可能需要对地形稍加改造,如改陡坡地为浅梯地等。根据植物有喜阳、耐荫、耐热、抗寒、耐涝、耐湿、耐旱等不同的生态习性,为植物创造出各自不同的种植环境,这样既可丰富植物景观,又可保证植物有较好的生态条件。当地上土质不适宜栽种时,也需采取局部换

14、土的方式来改变种植条件。上述各方面的地形作用和对地形条件的实际需要,都是在不同地形要素所构成不同地形类别的具体条件下才能够体现出来的。因此,我们还应当对地形的要素和类别有所了解。,二、地形要素与地形组成,组成园林地面的地形要素,是指地形中的地貌形态、地形分割条件、地表平面形状、地面坡向和坡度大小等几个方面的组成要素。(一)园林地貌形态地貌形态就是地面的实际样子或地面的基本形状面貌。从我国的情况看,基本的地貌。形态主要有山地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黄土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及流水地貌等。而在我国园林中,常见的地貌形态则主要有五类,即:丘山地貌、岩溶地貌、平原地貌、海岸地貌和流水地貌。这些地貌

15、形态及其特征如下所述。 1丘山地貌是指山地和丘陵地的地貌形态,这类地貌的变化与地表的切割情况相关。地表切割深度在20200m之间,断面坡度小于5时,是丘陵地形。,切割深度在200m以上,断面坡度大于5的地形,则是山地地形。丘陵地形对于面积不是很大的园林来讲,地势的起伏度已经够大,园林造景比较方便,但要想开辟大面积水体则显得平地的面积不足。山地地形的起伏度很大,营造以山景和林景为主的景观很方便,但修建建筑、开辟宽阔水面比较困难,建设过程中土方工程量比较大。,2岩溶地貌,在石灰岩广泛分布的地区,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石灰岩的溶解、侵蚀、沉淀和堆积,构成了石灰岩地区特有的地貌形态,这种地貌被叫做岩溶地

16、貌。岩溶地貌所构成的景观奇形怪状、千变万化,有孤峰、峰丛、溶洞、怪石等等,观赏价值很高。在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极为发育,“桂林山水”、“路南石林”、贵州织金县“织金洞”、四川九寨沟黄龙寺的“石华田”等等,都是以岩溶景观名扬天下的著名风景旅游胜地。岩溶地貌本身就提供了丰富的山水洞石等多种多样的景观,一般不需要由园林工程来人工造景,因此园林中直接利用已有的景观即可。 3平原地貌平原地貌实际上是流水地貌中流域范围内平地部分的地貌。当地表切割深度小于25m时,就可称为微分割平原。平原地貌具有开阔的视野,最方便风景建筑的修建、各种园林场地的修建和多数园林植物的生长,可以比较方便地开辟大面积水体。但这种地貌中没有现成的山景,必须要通过土方工程由人工挖土堆山来造出山景。,4海岸地貌,一般石海岸地带比较陡峻狭长,泥砂海岸则比较平坦宽广。海岸地貌景观主要由海浪冲击形成的海蚀地貌和由海水搬运作用或生物堆积作用造成的海积地貌组成。海蚀地貌如:千疮百孔的海蚀崖、崎岖不平的海蚀平台和海蚀阶地等。海积地貌则有:海滩、海岸沙堤、水下沙堤、离岸坝、沙咀、连岛沙洲、海岸堆积阶地、珊瑚礁等等。利用海岸地貌建造园林,基本上也是直接利用海景、岸景等自然景观,仅开辟或修建一些场地、园路、观景点和风景建筑,栽培一些海岸植物,使海岸景观园林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