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9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94375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2019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化学】2019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化学】2019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化学】2019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化学】2019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2019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2019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解析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页,共两部分,24道小题,满分45分,考试时间:与生物合计90分钟。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氮

2、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和其他气体0.03%。故选B。2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Mg BZn CCl DAg【答案】C【解析】Mg、Zn和Ag都属于金属元素,Cl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C。3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柠檬汁(2.03.0) 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答案】D【解析】溶液pH7,显碱性;鸡蛋清(7.68.0)的pH7,显碱性。故选D。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B红磷C甲烷D氢气【答案】A【解析】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

3、体。故选A。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B. 稀释浓硫酸C. 取固体粉末D. 检查气密性【答案】B【解析】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且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受热,液体沸腾。故选B。6.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H2BH2O2CH2CO3DH2O【答案】A【解析】H2含有氢元素、氢原子和氢分子;H2O2含有氢元素和氢原子;H2CO3含有氢元素和氢原子;H2O含有氢元素和氢原子。故选A。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导线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天然气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气焊【答案】A【解析】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属于物理性质;一氧化碳具

4、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属于化学性质;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属于化学性质;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可用于气焊,属于化学性质。故选A。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OH有腐蚀性BH2O2能分解CH2O是常用的溶剂DAl在常温下不能与O2反应【答案】D【解析】NaOH属于强碱,具有较强腐蚀性;H2O2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H2O是常用的溶剂;Al在常温下可以与O2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起到保护作用。故选D。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干冰CO2 B消石灰Ca(OH)2 C纯碱一NaOH D小苏打一NaHCO3【答案】C【解析】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

5、O2;消石灰是熟石灰的别称,其化学式为Ca(OH)2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故选C。10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制CO2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答案】A【解析】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该实验方案不合理。故选A。11.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

6、接触 D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答案】D【解析】无烟煤是可燃物,未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故选D。12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8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C【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该反应方程式:C3H8+5O2点燃3CO2+4H2O。甲的化学式为C3H8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3:18=9:2;乙为O2和丙为CO2的元素组成不相同;根据方程式判断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

7、g乙;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故选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3分)每空1分。【生活现象解释】13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矿泉水瓶、旧报纸_(填“能”或“不能”)投入有右图标识的垃圾箱中。【答案】能。【解析】矿泉水瓶、旧报纸属于可回收物品。14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1)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2)ClO2属于_(填序号)。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答案】(1)+1;(2)BC。【解析】(1)Na在化合物中显+1价,O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2)Cl

8、O2属于纯净物和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故选BC。15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1)右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_(填“1”或“2”)。(2)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1;(2)2H2O22H2+O2。【解析】(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为1:2,即1产生的是氢气;(2)在催化剂和光照下分解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2。【科普阅读理解】16(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

9、材。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蛋白质/g脂肪/g淀粉/g钙/mg磷/mg维生素C/mg1.5-2.30.4-0.9417.5-28.011-6015-6820-40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表1中的“钙”指的是_(填“元素”或“原子”)。(2)由图1可知:60mi

10、n内,_(填序号,下同)。A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_。(4)変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_。(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B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変D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答案】(1)元素;(2)ABC;(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4)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5)ACD。【解析】(1)土豆中的营养物质主要

11、含钙元素;(2)据图判断60min内,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故选ABC。(3)据图判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4)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5)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土豆中磷元素含量最高;用水泡可以隔绝氧气,可防止土豆片褐変;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故选ACD。【生产实际分析】17利用生锈废铁屑和钛白废酸(含硫酸、硫酸亚铁)制备硫酸亚铁的主要转化过程如下(1)中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中反应属于基本

12、反应类型中的_。【答案】(1)Fe2O3+6HCl=2FeCl3+3H2O;(2)置换反应。【解析】(1)稀盐酸除铁锈的反应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2)Fe+H2SO4=FeSO4+H2,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8利用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MgO制备硫酸钙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己知:MgO难溶于水;MgSO4易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1)反应器中搅拌的目的是_。(2)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有MgO+H2SO4=MgSO4+H2O和_。(3)上述流程中,用于分离提纯的设备有_。【答案】(1)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反应更充分;(2)Ca(OH)

13、2+H2SO4=2FeCl3+3H2O;(3)过滤器和洗涤槽。【解析】(1)反应器中搅拌可以使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反应更充分;(2)稀硫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Ca(OH)2+H2SO4=2FeCl3+3H2O;(3)过滤器和洗涤槽可以分离提纯物质。【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19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1)实验现象是_。(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答案】(1)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2)分子在不断运动。【解析】(1)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可以使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2)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氯化氢分子溶于水,可以使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20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2)能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的现象是_。【答案】(1)2KMnO4 K2MnO4 +MnO2+O2;(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