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分享【含答案】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90685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分享【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分享【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分享【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9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分享【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9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分享【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分享【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分享【含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分享(配详细答案)1.如图24所示,质量为60kg的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把货物运到高处。第一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130kg,工人用力F1匀速拉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第二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90 kg,工人用力F2匀速拉绳的功率为P2,货箱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N2, N1与 N2之比为2:3。(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 g取10N/kg)求:(1)动滑轮重和力F1的大小;图24 (2)机械效率1; (3) 功率P2。1解:(1)第一次提升货物时,以人为研究对象N1G人F1 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相等,

2、1分 第二次提升货物时,以人为研究对象N2G人F2 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相等, 1分 把数据分别带入以上5个式子,解得:N 1分 F1=400N 1分 F2=300N(2)第一次运送货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分(3)第二次货物上升速度为0.1m/s,人匀速拉绳的速度为 1分2.火车与公路交叉处设置人工控制的栏杆,图22是栏杆的示意图。栏杆全长AB=6m,在栏杆的左端安装配重,使栏杆和配重总体的重心位于O点。栏杆的P点安装转轴,转轴与支架C连结,使栏杆能绕P在竖直平面无摩擦转动,支架C用两块木板做成,中间空隙可以容纳栏杆。栏杆的B端搁置在支架D上,当支架D上受到压力为FD时,栏杆恰好在水

3、平位置平衡。当体重为G人的管理人员双脚站在水平地面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p1;当他用力F1竖直向下压A端,使栏杆的B端刚好离开支架,此时人双脚对地面的压强是p2。管理人员继续用力可使栏杆逆时针转动至竖直位置,并靠在支架C上。火车要通过时,他要在A端用力F2使栏杆由竖直位置开始离开支架C,使栏杆能顺时针转动直至栏杆B端又搁置在支架D上。已知AP=OP=1m,PE=m,O点到栏杆下边缘的距离OE=0.5m,p1p2=21,栏杆与配重的总重G杆=240N。求:(1)FD(2)G人(3)F2的最小值,此时F2的方向。(计算和结果可带根号)(6分)O图22BA支架C支架DPE解:(1)支架D受到的压力FD

4、与支架D对杆的支持力FB是一对相互作用力,FD = F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 = F2l2,得到:G杆PE = FDPBFD = G1杆PE/PB =240N(/2)m/5m = 72NG杆PE = F1APF1 = G1杆PE/PA =240N(/2)m/1m = 360N(2)人站在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强P1=G人/S,S为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用力F1后,F1= F1,对地面的压强P2=(G人F1,)/SP1P2=21即:G人/S(G人F1,)/S =212(G人360N)= G人 G人=720N(3)当栏杆在竖直位置时,栏杆重力的力臂为OE,在A点沿水平方向向右,可以使力臂最长,最省力

5、。根据杠杆平衡条件G杆OE = F2PAF2= G1杆OE/PA =2403N0.5m/1m = 120N注:其他解法正确,可相应给分3小文的体重为600 N,当他使用如图24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的体积为0.01m3的重物A时(重物始终未出水面),他对地面的压强为8.75103 Pa。已知小文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当他用此滑轮组在空气中匀速提升重物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已知重物A重物B所受重力之比GAGB=51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求:(1)提升重物A时小文对地面的压力。(2)物体A的密度。(3)在水中提升重物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重物A完全出水面后

6、,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小文拉绳的功率P。 图24 3解:(1) F支=F压=P人S人=8.75103 Pa40010-4 m2=350N(2) F拉=G人F支=600N-350N=250N F浮=水gVA=1103 kg/m310N/ kg 0.0 1 m3=100N GA+G动=2F拉+F浮=2250N+100N=600NGA+G动=600N B在空气中:B=80% GA:GB=5:12 由式可得GA=375N G动 =225 N A= =3.75103 kg/m3 (3) A在水中A=55% (4)P=F拉 v拉= 2 v物= 2 0.2m/s = 120W 4图22是液压汽车起

7、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起重机总重G8104N,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D是油缸,E是柱塞。通过卷扬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A上升,打捞体积V0.5m3、重为G物的重物。若在打捞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12107Pa,当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p2,重物完全出水后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32.5107Pa。假设起重时E沿竖直方向,重物出水前、后E对吊臂的支撑力分别为N1和N2,重物出水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重物出水后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为11875W,吊臂、定滑轮、钢丝绳的重以及轮与绳的摩擦不计。(g取10N/kg)求:(1)重物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

8、压强p2;ABDCEF图22(2)支撑力N1和N2之比;(3)重物出水后匀速上升的速度。4(7分)(1分)解:(1)(1分)(2)重物浸没在水中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分)(1分)G动=3750N设钢丝绳上的力在出水前后分别为F1、F2,柱塞对吊臂支撑力的力臂为L1,钢丝绳对吊臂拉力的力臂为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1分)N1L1=3F1L2 ; N2L1=3F2L2= F1=(G物F浮+ G动) F2=(G物+ G动)(1分)=(3)出水后钢丝绳上的力:F2= (G物+G动)/3重物上升的速度v物,钢丝绳的速度v绳 v绳=3v物P=F2 v绳v绳=1.5m/ s(1分)5如图25所

9、示,某工地用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匀速提升货物,已知卷扬机的总质量为120kg,工作时拉动绳子的功率恒为400W。第一次提升质量为320kg的货物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1,对地面的压力为N1;第二次提升质量为240kg的货物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2,对地面的压力为N2。已知N1与N2之比为5:7,取g=10N/kg,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求:图25(1)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F1的大小;(2)第一次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前后两次提升货物过程中货物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之比。5解:根据题意可得F1N1G1F2N2G2 6. 小林设计了

10、一个由蓄水罐供水的自动饮水槽,如图18所示,带有浮球的直杆AB能绕O点转动。C为质量与厚度不计的橡胶片, AC之间为质量与粗细不计的直杆,当进水口停止进水时, AC与AB垂直,杆AB成水平静止状态,浮球B恰没于水中。浮球B的体积为110-4m3,此时橡胶片恰好堵住进水口,橡胶片C距槽中水面的距离为。进水管的横截面积为4cm2,B点为浮球的球心,OB=6AO。不计杆及浮球的自重(g取10N/kg)。求:(1)平衡时细杆对橡胶片C的压力大小; (2)蓄水罐中水位跟橡胶片处水位差应恒为多少米?图18OF浮FACF2F1FA图5图6解:(1)以杠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11、所以有:FA LAF浮LB FA LA水gVB6LA (1分)FA 1.0103 kg/m310N/kg10-4m366N(1分)因为橡胶片C受到的压力FC与 FA 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FC =6N (2)以橡胶片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6所示。其中,水槽中水对橡胶片C的压力为F1;蓄水罐中水对物体C的压力为F2橡胶片C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F2FAF1 (1分)F1p1Sc水gh1Sc1.0103 kg/m310N/kg0.1m410-4 m20.4N (1分) F2p2Sc水gh2Sc1.0103 kg/m310N/kgh水410-4 m2 因为F A与F A大小相等, 所以有:1.0103 kg/m310N/kgh水410-4 m26N+0.4N (1分) 解得h水1.6m(1分)(其他答案正确均可得分)图237如图23所示,质量为70kg的工人站在岸边通过一滑轮组打捞一块沉没在水池底部的石材,该滑轮组中动滑轮质量为5kg。当工人用120N的力拉滑轮组的绳端时,石材仍沉在水底不动。工人继续增大拉力将石材拉起,在整个提升过程中,石材始终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在石材还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当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之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2。在石材脱离水池底部至完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29:21。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