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73205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说明:1.考查范围:必修 2 第一单元到第八单元。 2.试卷结构: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试卷分值: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本卷共 24 小题,每小题 2.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答案填涂 到答题卡上。1、下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 斧、铲、犁铧。这些农具的使用A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B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D抑制了手

2、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少府监创设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其最高长官位列朝廷九卿,负责管理手工业制造,东汉 以后,兼管供应宫廷生活和政府特殊需要的服御诸物、珍膳、织造、军器、铸币等物品的生 产。由此可知,古代少府监负责管理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 3、“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各种时令水果、吃食饮品”,这一现象说明 A“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B“交子”广泛使用C“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D出现了雇佣关系 4、据史料记载,海禁下的明代走私现象远超前代,既有民间百姓的走私活动又有外交使节 和沿海兵勇利用官方便利的走私行为,该现象说明A明朝手工业品受到海外青睐B利润丰厚令人们铤而走险 C封

3、建制度衰落腐败领域延伸D政策失当致商业行为变异 5、清光绪年间,大臣上奏:“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 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此现象反映了 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B小农经济日渐解体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6、奕在统筹全局折中写道:“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发昌机器厂B汉阳铁厂C轮船招商局D江南制造总局 7、据资料记载,美国大萧条发生后,无锡以出口为主的缫丝工业遭受严重打击,其他行业 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到民国二十五年,无锡工业资本总额就达

4、3400.9 万元,增长 74.3%,其中投资缫丝工业的薛氏集团成功登上“丝茧大王”的宝座。该时段无锡工商业的 发达主要得益于A清政府放宽对设厂的限制B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C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D抗战中英美对华经济援助8、19 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参照传统的二十八宿值日法的推算,汉语新添了 “星期”和“星期日”等新名词,1907 年清廷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 “礼拜”。对上述现象,正确的解读是A“中体西用”思想盛行B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C清廷固守传统意识形态D社会生活习俗完全欧化 9、“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5、虽 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 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A电话B电报C邮寄信件D电子邮件10、下图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A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B使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D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11、1977 年 11 月,安徽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 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些措施A反映出我党工作中心的转移B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C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D维护人民公社经营自主权 12、某城市既是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港口,又是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窗口,还是现代中国改 革开放的前沿。这座城市是A长沙B广州C南京D武汉 13、“这是一次国际贸易的巨大调整,是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亚平宁半岛诸城市迅速衰 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这一现象描述的是A价格革命B商业革命C工业革命D世界市场形成 14、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 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 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

7、这说明 A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B英国科技推动了经济发展 C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D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 15、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趋势图。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家庭收入的变化社会阶级1929 年的收入1933 年的收入中产阶级$3000$1478劳动阶级$2780$1118A生产力的进步推动能源消费发生变化B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C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D传统能源价格高导致消费大幅下降 16、下表是根据(美)G.H.埃尔德的大萧条的孩子们整编。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政府干预失灵B福利国家破产C经济危机深重D自然灾害频繁 17、面对经济大萧条,改革往往是渡过危机的重要手段,

8、下列组图展现了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改革中采取的一些措施。下列对这一改革的看法最符合史实是宣传新政蓝鹰徽章领取失业救济卡田纳西水利工程 A经济“滞胀”诱发了改革前的危机B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C通过国家干预达到经济的稳定与发展D改革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困境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政府继承了罗斯福新政的传统,以凯恩斯主义作为制定经 济政策的依据,出现了A黄金时代B“滞胀”困境C虚假繁荣D知识经济 19、1921 年,苏俄私人资本积累为 1.5 亿金卢布,1923 年初增至 3.5 亿金卢布。从 1922年到 1925 年,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从 856 个增至 1786 个。这说

9、明“苏俄(联)” A私有经济日趋占据主导B新经济政策成果凸显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D轻工业成为发展重心 20、“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 的方式耕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 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 3%到 5%, 却生产了 25%到 30%的苏联农产品。”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A余粮收集制的扩大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C单一公有制的产生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21、1965 年,苏共中央决定,“一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利于提高企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是管理经济由行

10、政方法与经济方法相结合,逐步以经济方法为主,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 三是贯彻国家、企业与个人三者利益结合的原则。”这一时期的改革 A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B开辟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C促进了苏联军事实力的增强D导致苏联经济滑坡局势失控 22、有学者认为,在 20 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二战” 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 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A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 B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C大国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 D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 23、下列是四个国际组织的标识。关于这

11、些国际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的成员均由发达国家构成B是合作水平最高的经济组织 C是最大的多边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贸易体系建立 24、“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 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 23000 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第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25.(17 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这有利于中国经济逐渐 走向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2、一: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 材料二:(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材料三: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 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 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 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1878 年 12 月 14 日申报(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13、。(3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及这种“关系”在当 时发展缓慢的主要政策原因。(4 分)(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 原因。(10 分)26.(23 分)近代以来,不同国家发展过程中农业政策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早期(15 世纪末至 l8 世纪初)的圈地运动中,除了圈占大片土地作牧场外,还 有一种形式的圈地是为了更有效地耕作而对小块土地的圈占始于 18 世纪晚期的圈地运 动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法律框架内,以议会通过圈地法令进行圈地的。(晚期圈地运 动)变共耕

14、的公地为大块相连的农场,以采用新的比较科学的耕作制度进行规模化经营。黄少安、谢冬水“圈地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及其经济学解释 材料二在 1920 年,苏俄农业总产值约只为战前的一半,到 19241925 年度则达战前水平 的 873%。1925 年的播种面积为 1913 年的 993%。苏维埃时期苏联历史文件与资料集材料三 国会于 1938 年 2 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 5 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 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价格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 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推行圈地运动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圈地运动对英国工业化的积极作用。(10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0 年苏俄农业总产值约只为战前一半”的主要原 因。19241925 年苏联农业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实施了什么政策?(4 分)(3)据材料三,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9 分)2019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第卷(选择题每题 2.5 分共 60 分)1B 13B2A 14C3C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