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工厂总平面设计PPT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3864001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工厂总平面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四章 工厂总平面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四章 工厂总平面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四章 工厂总平面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四章 工厂总平面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工厂总平面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工厂总平面设计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工厂总平面设计,一、 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原则和步骤 二、 发酵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形式 三、 厂内运输 四、 总平面设计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 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原则和步骤,一、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内容 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以下5项内容: 1) 平面布置设计 2) 竖向布置设计 3) 运输设计 4) 管线综合设计 5) 绿化设计,二、总平面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总平面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审批的设计任务书,厂址选择报告和厂址总平面布置方案草图及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基本原则是严格遵照上述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布置设计。,原则: 1) 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生产流程的要求; 2) 总平面设计应当将占地面积较大的生产主厂

2、房 布置在厂区的中心地带,以便其他部门为其配合服务; 3) 总平面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区主风向的影响,以 此合理布置各建,构筑厂房及厂区位置; 4) 总平面设计应将入流,货流通到分开,避免交叉; 5) 总平面设计应遵从城市规划的要求; 6) 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规定。,三、总平面设计的步骤 工厂总平面设计比较复杂,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 图设计两阶段,每个阶段又分资料图和成品图两个步骤进 行工作。 (1) 初步设计 1) 方案图(总平面布置资料图) 2) 工厂总平面布置图(初步设计成品图),(2) 施工图设计 1) 工厂总平面施工资料图 根据对初步设计的有关审批意见,进行调整 2) 工

3、厂总平面布置施工图 为使上述总平面布置资料图为现场施工服务, 还必须有明确的尺寸标注。 经过以上两阶段和四个步骤的由粗到精,由资料(准备) 到成品(施工)的完善设计,才绘制出工厂总平面图。,总平面图是表面场区范围内自然状况和规划设 计的图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表面厂址原有地形的等高线; (2) 表面测量坐标网及建筑施工坐标网; (3) 表面全年(或夏季)风向频率的风玫瑰图;,(4) 表面全厂建筑物,露天作业场等平面位 置坐标,地坪标高及厂区转角(方位角 ); (5) 道路,铁路的平面布置,标高及坡度; (6) 竖向设计,排水设施; (7) 厂区围护设施及绿化规划等。,第二节 发酵工厂

4、总平面布置的形式,一、工厂组成与厂区的划分 (1)工厂组成 工厂的组成必须包括: 1) 生产车间 2) 辅助车间 3) 动力车间 4) 行管部门 5) 职工宿舍,(2) 厂区划分 一个工厂从工艺生产需要出发,通常要有上述5个部门组成。 生产区应处在厂址场地的中部,也是地势地质最好的地带。 厂后区主要是原料仓库,露天堆场,污水处理站等。根据厂区 的地形和生产车间的特殊要求,可将机修,给排水系统,变电 所及其有关仓库等,分布在左右两侧区而尽量靠近主要车间, 以便为其服务。 应当指出,全厂运输道路即设置在各区片之间,主干道应 与厂大门通连。,二、建、构筑物的布置位置 1、主生产车间建筑物的布置位置

5、主生产车间建筑物的布置位置是决定全厂 区布置的关键。应首先考虑布置在生产区的 中心地带。,2、辅助车间建筑物等的布置位置 辅助车间建筑物等的位置应靠近其服务的主车间 厂房或其服务对象的等距离处 2.1 动力车间 2.2 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建筑设施的总体布置位置 2.3 确定厂区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 厂区建,构筑物的位置布置在总平面图上的确 定,还必须考虑相邻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三、总平面布置的形式分类及实例 厂区总平面图是一个结合厂址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要 求,进行规划布置的图纸。 1、总平面水平向布置形式 1.1 区带式布置形式 1.2 周边式布置形式 2、总平面竖向布置形式 2.1 分离式

6、布置形式 2.2 连续式布置形式 3、联合式(或组合式)布置形式,总平面布置特点归纳如下: (1)4个主要生产车间(指制麦,糖化,发酵和包装) 布置在全厂的中心地带; (2)厂区划分功能分明; (3)动力部门根据主要生产车间的需要,分散布置在 其服务的区域内; (4)全年(包括夏季)风玫瑰图的主要向为东南风向;,(5)全厂道路布置形式为终端式; (6)在联合式布置中,还在生产区,厂前区留有余地,以协调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总平面设计,追求技术先进性与最佳经济效果的原则。,第三节 厂内运输,厂内运输是工厂总平面设计中一个重要内容 一、厂内运输任务 厂内运输的任务是通过各种运输机械工具,完成厂内库存

7、与车间,堆场与车间,车间与车间之间的货物分流。 二、道路布置的形式 依据发酵厂的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厂区划分等特点,厂内道路布置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循环式布置,另一种是道路不兜环,各有分散终点的终端式布置。,三、道路的规格 道路的规模包括宽度,路面质量等,根据城市建筑规定,工厂生产规模等而定。,第四节 总平面设计技术经济指标,总平面设计的内容丰富,最直观的表达形式是总平面布置图及竖向平面布置图。但是,还须有技术经济指标加以说明,总平面设计成果才算是最后明确肯定。 一、总平面设计技术经济指标项目 总平面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在总平面布置时估算的,它作为设计阶段的控制指标,用以指导总平面施工图阶段的

8、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总平面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二、总平面设计技术经济指标意义分析 (1) 厂区占地面积A(m) 厂区占地面积是指一定生产规模前提下,采用一定的工艺技术方法,需要的场地面积。 (2)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A1(m) (3) 堆场、作业场占地面积A2(m),(4) 道路,散水坡,管线占地面积A3(m) 此面积A3(m)是指工厂建,构筑物群之间纵横通达的空场面积,其大小固然取决于建,构筑物占地面积A1(m)的大小及其形状,同时还与这三种面积特性有关。 5) 建筑系数K1(%) 建筑系数K1是建,构筑物与堆场,作业场占地面积之和占全厂占地面积的百分率。,(6) 利用系数K2(%) 利用系数K2是包括全厂建,构筑物与土建设施在内的占地面积同全厂占地面积比值的百分率。 (7) 绿地率K4(%) 绿地率K4是指全厂可绿化面积A4占全厂占地面积的百分率。 (8) 土方工程量V(m) 土方工程量V(m)是指由于厂址地形凹凸不平或自然坡度太大,平整场需要挖填的土方工程量。,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