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一年级-苏轼介绍.ppt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3855266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中一年级-苏轼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高中一年级-苏轼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高中一年级-苏轼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高中一年级-苏轼介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高中一年级-苏轼介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高中一年级-苏轼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高中一年级-苏轼介绍.ppt(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 轼,简介苏轼,苏轼(1036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1071)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

2、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临江仙 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谷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

4、 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后死于常州。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文 诗 词 书、画,“ 唐宋八大家 ”,“苏 黄”,“苏 辛”,“宋 四 家”,才华横溢的苏轼,“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 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苏辛: 北宋词人苏轼 南宋词人辛弃疾以苏、辛词为豪放派的代表,故常以并称。,苏轼 蔡襄 黄庭坚米芾,苏轼赤壁赋墨迹,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