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020年九月整理).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3854191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020年九月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020年九月整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点体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标志。其中,它详细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概念,即“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这一理论概念的诞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给我们的学术领域,尤其是哲学领域带来了一股新的思潮。除此之外,它还对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的研究和解决带来了独特的指导作用和启发意义。关键词:德意意识形态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意义启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451946年间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这部著作的完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2、它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同德国哲学彻底决裂。它在马克思思想史上,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它第一次全面而详尽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唯物史观的创立,在学术界乃至日常的生活中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原理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主要是: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论述了经济基

3、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揭示了阶级、国家、革命的实质;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思想;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概念。其中,就有关于“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原理的论述。在考察社会历史方面存在着两种方法,一个是“从天国降到人间”的唯心史观的方法,另一个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代表的“从人间升到天国”的唯物史观的方法,即从现实的人出发,描述人们的现实物质生活过程,着重考察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换,进而研究包括道德、宗教、哲学在内的意识形态。这两种方法,我们赞同后者,即“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方法。唯物史观的实质是“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4、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原因在于:(1)从意识的产生来看,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生活的产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原文讲到“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的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2)从意识的主体来看,“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即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从事着实际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

5、的人们。在人类史的范围内,按马克思的看法,人是自己劳动的产物。从逻辑上看,应该有了人,有了人脑,才有了人的意识。(3)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是人们现实生活过程的反映。“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意识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不可能来自自身,而只能来自客观世界,来自人们的生活。(4)从意识的发展来看,意识随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改变了客观世界,创造出许多物质财富,同时也在不断的改变了人的主观世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不是

6、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即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概念。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此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的变化最终会引起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化,但是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非一定同步进行,人类意识在思维层面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可以与现实的社会存在相对的分离,因此社会意识有时候会滞后于

7、社会存在的变化,有时候也会超前的对未来的社会形式进行思考和规划。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原理的意义以及启示1、“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原理的意义:“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在学术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哲学领域。过去,在历史观上,很多哲学家都是唯心史观的支持者。比如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尽管费尔巴哈的哲学总体上是唯物主义,但在解释历史领域的问题时,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直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立,才真正出现了唯物史观。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

8、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命题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最初的,深刻的表述,它进一步论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质。这一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制定的新世界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部唯物史观及其基本原理都是从这里展开叙述的。2、“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原理的启示:哲学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哲学能够为生活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掌握“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能够使我们明白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运用这些原理、规律去指导我们的实际生活。因为生活决定意识,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状况及其变化发展决定着人们的思想状况及其变化发展,那么,要

9、想准确全面地把握人们的思想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就需要我们深入考察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及其变化发展的线索。比如,要想准确全面了解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以及科学文化水平,就要从各地方、各民族的地理条件、经济水平、生活方式等进行考察。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就要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中探寻产生思想问题的物质根源,并通过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实际地消除它。譬如,过去存在的某些封建思想,它们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源于过去落后的物质生活条件。要想根除那些落后的思想和意识,就需要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从而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一卷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