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东汉的盛衰导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850622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东汉的盛衰导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东汉的盛衰导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东汉的盛衰导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东汉的盛衰导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东汉的盛衰导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汉的盛衰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把握光武中兴的特征、内容及意义。2、把握东汉衰败的原因及表现。重点:“光武中兴”形成的原因难点 :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时间分配导课 2 分、自学 2 分、交流 10 分、展示 10 分、小结 3 分巩固 10 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自学提纲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一、光武中兴1、东汉的建立,能否简述一下建立的过程?2、刘秀调整统治政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二、东汉衰败1、东汉衰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阅读课本P66页小字资料说说东汉衰败的原因?三、干支纪年法

2、1.干支纪年怎样纪年?我们学过的纪年方法还有哪些?2.训练一下自己(课本P67页训练题)。3、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的共同原因。课堂检测一、选一选1、下列帝王中哪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 )A、汉武帝 B、王莽 C、汉景帝 D、光武帝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光武中兴的内容是( )A、恢复田租到三十税一 B、裁并机构 C、任用敢于执法的清官廉吏 D、治理黄河3、造成东汉后期拥有军政大权的州郡长官乘机扩大武装力量,形成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政权的历史原因是( )A、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B、外戚和宦官专权 C、黄巾起义使东汉名存实亡 D、皇帝年幼无知4、光武帝

3、废除了何时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A、秦朝 B、汉献帝 C、王莽 D、汉灵帝5、“光武中兴”中的光武帝是( )A、刘邦 B、刘彻 C、刘恒 D、刘秀 6、刘秀很注重文治,建立多个皇家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建在( )A、长安 B、洛阳 C、开封 D、镐京7、下列有关东汉中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 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 C、出现“光武中兴”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二、想一想8、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使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三、试一试9、试比较汉武帝与光武帝在文化教育上采取的措施。课堂检测(18题为必做

4、题,第9题为选作题)一、选一选1、下列帝王中哪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 )A、汉武帝 B、王莽 C、汉景帝 D、光武帝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光武中兴的内容是( )A、恢复田租到三十税一 B、裁并机构 C、任用敢于执法的清官廉吏 D、治理黄河3、造成东汉后期拥有军政大权的州郡长官乘机扩大武装力量,形成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政权的历史原因是( )A、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B、外戚和宦官专权 C、黄巾起义使东汉名存实亡 D、皇帝年幼无知4、光武帝废除了何时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A、秦朝 B、汉献帝 C、王莽 D、汉灵帝5、“光武中兴”中的光武帝是( )A、刘邦 B、刘彻 C、刘恒

5、 D、刘秀 6、刘秀很注重文治,建立多个皇家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建在( )A、长安 B、洛阳 C、开封 D、镐京7、下列有关东汉中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 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 C、出现“光武中兴”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二、想一想8、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使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三、试一试9、试比较汉武帝与光武帝在文化教育上采取的措施。课堂导入:导入语: 点拨: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摇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行之有效政策的长期坚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教学反思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