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849699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温故互查】1、 列举晚明科技成就【设问导读】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背景(1)明清之际统治阶级极端腐败,陈腐不化的 遭到怀疑批评;(2) 的反抗斗争、 的发展和 的传入,为文化变革注入了活力;(3)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 的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一股要求 、 、 ,带有早期 性质的进步思潮。2、代表人物: 、 和 。3、主张:(1)进步思想家们倡导 ,主张建立自上而下的 ,以限制 ,确保各级政权机构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 。(2)他们还主张提出振兴工商业,提出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的思想。4、影响: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冲破 束缚,起到了 作用。二

2、、明清小说1、背景: 2、兴起:明中后期以来,描摹世态人情的 勃兴。这些作品以 为主人公。3、明清小说作品名称作者简介 三、昆曲和京剧1、昆曲明清时期市镇经济繁荣,各种休闲娱乐、服务型行业兴盛, 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 期,起源于 ,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的 风靡大江南北,昆曲文词典雅华美,唱腔 ,被誉为 。2、京剧清 年间,四方艺人进京献艺,争奇斗艳。徽班以 为主,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在北京逐渐形成了新的剧种- 。它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发扬象征 、 的传统,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自学检测】1、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

3、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2、清朝时期,由曹雪芹创作的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3、小林看到一本人物传记中写道:“他是北宋杰出的词人,他提升了词的品格,作品豪迈奔放,气象恢弘”据此判断,文中的“他”是 ( )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陆游4.神话小说西游记取材于下列哪一史实 (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玄奘西游5、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最恰当的评价应

4、是( )A.都是片面的 B都是进步思想 C.阻碍历史发展 D.有利于封建统治【巩固提升】1、“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古典小说中读到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2、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4、明清时期出现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家的根本原因是( )A.思想家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 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影响5明末思想家的共同观点是( )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工商皆本”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A、 B、 C、 D、【拓展探究】明清之际,黄宗羲曾提出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后人对此有下列两种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思想是当时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思想领域中产生的新因素;第二种观点认为,这一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继承。请按照你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明理由。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