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与研发模式探讨培训讲学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3842412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药研发与研发模式探讨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新药研发与研发模式探讨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新药研发与研发模式探讨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新药研发与研发模式探讨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新药研发与研发模式探讨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药研发与研发模式探讨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药研发与研发模式探讨培训讲学(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药研发与研发模式探讨陈代杰,(一)新药研发中的,3Me之特点,Me-too的基本含义是“我要模仿”,me-better的基本含义是“我要好些”,me-new的基本含义是“我要新的”,1、新药研发中的me-too类创新,me-too类创新活动 仿制药,也即非专利药的研发可以说是典型的me-too类创新活动 主要特征: 关键技术突破和集成创新,即运用一些公知的、成熟的理论和技术,以及已有的装备和材料等,去研发出“价廉质优”的已有产品 衡量标准: 制造成本 产品质量 环境友好 目的意义: 降低对进口的依赖程度 迫使进口产品降价 出口竞争国际市场 利用世界文明成果,做好仿制药,是世界各国解决广大老

2、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基本途径,当今中国更是如此,一个仿制药大国可能成为制药强国吗,?,我们不能成为世界制药强国的主要问题是:,当然,要想真正成为制药强国,必须加快创新药物研发的步伐,2、新药研发中的me-better类创新,基本特征: 运用一些公知的、成熟的理论和技术,规避已有的专利保护去发明比母体新药更具治疗优势的新物质,从而形成专利新药 在新药研发创新活动中的me-better案例是非常多的,这是一条发现创新药物的重要途径 与me-too类新药相比,由于具有物质专利保护,其创新程度大大提高,me-better类新药的优势,一般而言,由于这类新药的作用靶标没有改变,其临床风险较小,且很多新药

3、已经确立了它们在临床中的地位,具有较好的市场表现 因此,由于这类新药的公众认可度较高,其市场研发成本也相应地较低,新结构药物发现日趋困难 me-better类创新成为主流,过去的10年中(95年06年)有20个新的抗菌药物批准上市, 其中结构修饰的me-better类18个,全新结构的2个,新结构药物发现日趋困难 me-better类创新成为主流,新结构药物发现日趋困难 me-better类创新成为主流,其母体化合物截短侧耳素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已经被发现 结构类似物泰妙菌素1978年开始作为动物专用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引起的猪和家禽的腹泻、肺炎和支原体感染,瑞他帕林,延胡索酸泰妙菌素

4、,新药研发中的me-new 类创新,以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基础,应用已有筛选 模型发现的全新结构的新药或先导化合物,抗疟新药蒿甲醚、抗早老性痴呆新药 石杉碱甲,以及脑血管类新药丁苯肽,新靶点导向的药物研发,本世纪初约有480个左右作用于分子水平的新靶点被发现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前完成,预测将发现3000多个新的药物靶点 然而,实际上发现的新靶点非常有限,仍约为500个左右 因此,发现新的药物靶点依然是药物研发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 寻找多靶点药物是当今的趋势 多靶点药物是一个分子里面不同的基团同时作用在不同靶点之上,其自身的理化特点是单一的,不会影响其他药物 如尽管人们研发了钠通道阻滞剂、钾通道拮

5、抗剂等多种药物,但最后发现最有效的其实还是胺碘酮,后者作用于多靶点,新靶点药物-抗肿瘤,酪氨酸激酶(多种)抑制剂 甲磺酸伊马替尼( Imatinib mesylate, Gleevec ,格列卫) 赫赛汀(herceptin,trastuzumab)单克隆抗体 吉非替尼( Gef itinib, Iressa , ZD1839)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标靶(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 宫径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抗肿瘤疫苗,甲磺酸伊马替尼,吉非替尼,依维莫司,新靶点药物-抗肿瘤,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 -Vorinostat /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6、acid Zolinza;默克公司,2006年10月获得FDA批准 Istodax/ romidepsin;Gloucester Pharmaceuticals 2009年11月获得FDA批准 HDACs在组蛋白中催化从乙酰化赖氨酸残基去除乙酰基,导致基因表达的调节,Istodax/ romidepsin,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Zolinza的发现,这是被称为组蛋白脱酰基酶抑制类药物的第一个被批准的产品,也可以称为表观遗传学药物 一些表观遗传学修饰,例如染色体、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折叠,组蛋白的酰基化和甲基化都可影响到基因的表达 组蛋白酰基转移酶可以将乙

7、酰基转移到组蛋白氨基末端的赖氨酸残基上,并进而导致染色体的伸展 一个原因是vorinostat可以使脱酰基化的组蛋白累积,使染色体结构更开放,激活基因转录,例如抑癌基因p21WAF1可被激活。 HDACs被认为是逆转和癌症有关的表观遗传学状态的有希望的靶点,已上市和开发中的HDAC抑制剂,新靶点药物- DPP一4抑制剂-降糖,默克公司研发的第一个DPP一4抑制剂磷酸西他列汀 (sitagliptin phosphate)2006年10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2007年3月磷酸西他列汀与二甲双胍盐酸盐复方制剂(Janumet)相继上市,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诺华公司研发的另一DPP-4抑制剂

8、维达列汀(vildagliptin)及其与二甲双胍的复方制剂,2007年9月和11月先后获欧盟委员会批准,sitagliptin phosphate,vildagliptin,DPP一4抑制剂的作用机制,DPP-4是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的高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它的天然底物是GLP一1和葡萄糖促胰岛素多肽(GIP) GLP一1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胰腺可增加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抑制高血糖素的分泌,使胰岛B细胞增生;在胃肠道可延缓餐后胃排空,从而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 GIP具有促胰岛素分泌功能;DPP-4能快速降解体内的GLP-1和GIP,使之失活 DPP-4抑制剂通过竞争性结合DPP一4活化部位,降

9、低酶的催化活性,从而抑制GLP一1和GIP的降解,4、新药研发中me-too、me-better和me-new类创新间的关系,尽管将新药研发中的创新活动简单地归纳为me-too、me-better和me-new有些偏颇,但基本上还是能够反应出其中的技术含量和创新程度,或者说在更大的程度上能够反应出对新药生产的保护力度,能否研发me-best创新药物?为什么?,5、新药研发的创新程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创新程度愈高其获得经济效益的风险就愈大 新药的创新程度与经济效益并不是具有正相关性的,5、新药研发的创新程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创新程度愈高其获得经济效益的风险就愈

10、大 新药的创新程度与经济效益并不是具有正相关性的,6、我国新药研发的途径选择,国家应该高度重视大宗药品的技术进步, 这是解决绝大部分老百姓看病贵的主要任务!,me-too类仿制新药的研发仍然是新药研发的主要途径,理由有两点:,一是很多国内市场巨大的非专利药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同类产品垄断,价格居高不下,需要我们在制造成本和产品质量上有所突破 二是很多具有巨大国际市场的非专利药需要我们去突破出口技术壁垒,获得国际通行证,me-better类创新活动将成为我国新药研发的主要途径,事实上,这也是世界众多制药企业研发新药的主要途径和有效途径 且这些me-better类新药都具有“后来居上”的不俗表现 在

11、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申报的化学创新药物,80%以上属于me-better类新药,me-better类和me-new类创新药物的研发是从医药大国转变为医药强国的必然途径,创新药物的研发是“富人的游戏” 我们不能总是被“一个新药研发需要8到12年的时间,512亿美元投入”的“规律”吓倒 我们不能总是为利用“世界文明成果”创造效益而满足 我们不能总是因为现在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而放慢创新药物研究的脚步 我们不能太多地去鼓励“用钱买知识产权”的创新途径,知识产权能够买到,创新能力永远买不到,具有“重磅炸弹”式创新药物的研发任重道远,演变,(二)我国医药产业化与研发现状,现状,专利药虽然市场

12、不大,但企业获利周期较长,非专利药”新产品”企业获利周期很短,1)传统老产品竞争激烈,青霉素类 红霉素类 氨糖苷类等,否则将无法生存,生产这些品种的企业往往必须具备:,2)非专利药”新产品”企业获利周期很短,一方面由于这些新产品已经失去了专利保护而使国内企业得以生产并获取较高的利润 另一方面也会使其他企业纷纷上马,最终导致恶性竞争,真正得益者为国外厂商,因为这些产品的国际市场比较大,3)专利药虽然市场不大,但企业获利周期较长,硫脒头孢 依替米星 很多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正在加大投入和提前介入项目的研发阶段,以加快研发的进展和得到具有独占性的成果,3)专利药虽然市场不大,但企业获利周期较

13、长,左氧氟沙星,安妥沙星,(三)我国医药研发模式探讨,企业研发历史,经济增长,对于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我国制药行业来说,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选择怎样的研发模式来推动技术进步,使企业的新药研发步入良性循环,是决策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推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新药研发主体转移需要时间,资源集中促使科研院所依然是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主导者 中小型研发服务企业逐步在产学研链条中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成为新药研发的主体任重道远,企业的研发模式,更多的是购买不同研究阶段的成果,一是中央研究院式的R&D机构,一是中央研究院式的R&D机构,具有一定的规模, 硬件软件资源可以共享,特点,不足之处,企业的研发模式 1,招

14、募领军人才独立研发,特点:,缺陷:,专业性强,投入相对较少, 内部比较容易管理,企业的研发模式 2:,有实力有前瞻性的企业正在发展这一模式,与大学和研究院所成立联合机构,企业的投入往往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或是“以成败论英雄”,企业的研发模式 3:,与民间研究机构合作,企业的研发模式 4:,一些“海归”人员组建民间研发机构,掌握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且与国外具有较好的合作通道,但资金来源匮乏,国内有些企业以参股的形式,加盟这些民间研发机构,在国外建立具有特色的研发公司,这是一种发展趋势,企业的研发模式 5:,特点:,不足之处:,购买不同研究阶段的成果,企业的研发模式 6:,(

15、四)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回顾,Product,2020年)“重大新药创制”与“传染病防治” 2个专项的政府总投入320-350亿元,“十一五”(20082010年):,加强研究院所和高校在新药创制中的作用和地位 推动企业成为新药创制的主体 强调原创新药的研发,推进从仿制到创制的步伐 突破关键技术和搭建技术平台: 提高现有重大品种的竞争能力 提高新药创制的能力,“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意义:,1 有一大批原创性新药将会在国内诞生,并会有若干个走进国际舞台 2 在这些原创性新药中,估计很难出现“重磅炸弹”药物 3 是将我国从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的“助推器”,通过 “重大新药创制

16、”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2020年),我们有理由相信:,“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十一五巡礼来源:科技日报 2010-11-11,探索实施举国体制 实现跨越式发展 全国前50强的大型医药企业 前15强的药物研发机构 排名前30的大型医院都得到了专项资助 15个大的园区 新成立的15个产学研联盟都参与了课题 70000多名人员 5000多个申请项目,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春天,申报870多个,资助195个,申报1500多个,资助448个,中国新药研究的黄金时期”来临了!,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春天“十一五”创新药物的目标,华盛顿邮报2010年6月28日发表的中国挑战科学极限甚或道德极限一文时报道:“2008年,中国科技部门要求科研人员在两年时间内研制出30种临床实验性药物,但申请项目资金的时限只有5天。而且,1949年以来,中国只研发了一种获得国际认可的药品: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十一五巡礼 来源 科技日报 2010-11-11,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新药 努力改变国人“吃药靠仿制、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