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惯健康讲座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839905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习惯健康讲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活习惯健康讲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活习惯健康讲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活习惯健康讲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活习惯健康讲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习惯健康讲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习惯健康讲座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习惯病,在我国有两种表现: 由传统膳食单一化引起 克山病(又叫:地方性心肌病), 由生活习惯和生态环境改变引起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肿瘤等。,克山病,1935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首先被发现。一般流行于荒僻的山岳、高原及草原地带,它发病的症状与猝死十分相似。也是发病时表现为胸闷、恶心、呕吐,头晕,严重的就会出现昏厥、抽搐或休克。 是以心肌损伤为主要病变的地方病,患者主要是年龄为15岁以下的儿童及处于生育期的妇女。,病区在我国从东北到西南的一条狭长的丘陵地带。分布于15个省300余县。资料来源:中国地方病杂志,1982;1(1),克山病流行历史,19世纪末,清朝东北柳条边墙开放,大批农民前去垦荒

2、耕种,不久,大批地发生了克山病,但当地的少数民族却没有发病,这是第一次大流行。 第二次流行是在东北沦陷,日本侵略者实施并大屯,改变当地传统生活习惯期间,大屯内外的我国农民因生活习惯的改变爆发了克山病。 克山病的第三次大流行,是在20世纪60年代人民公社时,国家实施指令性高产作物生产,老百姓只能吃玉米或小米、地瓜、大米等单一作物,使传统的杂食习惯发生了改变,全国15个省的自产自给人民公社社员,爆发了大批克山病。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传统膳食随之恢复,克山病戏剧性的在一年之内从中国大地消失了。 对克山病的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实验室研究和现场预防措施证实,克山病多发生在

3、低硒地区,当地生育期妇文和断奶后学龄前儿童是这一生活习惯病的高危人群。当膳食单一时,半年后即可大批发生克山病。实验研究证明,病变主要在心肌实质,病人缺硒。而补充大豆或口服亚硒酸钠即可预防其发生,恢复了合理膳食也可不再发病。,我国居民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约40%的居民不吃杂粮、16%的人不吃薯类,而粗粮、杂粮及薯类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可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 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在我国居民中的消费依然较低,这对于促进骨健康、防止骨质疏松和贫困地区预防营养不良都极为不利。 我国居民不吃早餐的比例比较高,尤其是城市青年人,经常不吃早餐会影响工作/学习能力和健康。 我国居民在外就餐的比例接近15%

4、,有26%以上的城市居民每天在外就餐,这种行为有可能引起体内脂肪含量增加。 我国居民在18岁之前开始饮酒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我国女性饮酒率增长很快,与1991年相比增长了73.1%。有研究认为,开始饮酒的年龄越小,发生酒精依赖的可能性越大,以后发生重度饮酒的机会、导致其成年后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以及患各种慢性病的可能性也越大。 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较重,且在业余时间里,每天看电视、上网等久坐少动活动多于户外活动。 许多成年人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久坐少动的活动上,看电视等是他们闲暇活动时的主要内容。 我国经常锻炼的人群中,中青年人的比例最低,这与西方国家恰恰相反。 上述种种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

5、式,与我国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不无关系。由此看来,我国居民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亟待改善,个人、家庭、政府及社会各界应积极行动起来,倡导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达到降低慢性疾病患病危险因素、“健康每一人”的目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02,2004年北京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日均摄入量 WHO建议摄入量 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素 已满足了营养需要 胆固醇 412.5毫克 低于300毫克 维生素A和等微量元素 659.9微克 820微克 钙 569.8毫克 800毫克。 北京居民的超重率、肥胖率显著上升。 超重率 肥胖率 成人 37.1% 22.4% 7-12岁 8.

6、3%-19.4% 11.8%-21.8% 婴儿10%出生时体重超过4千克,跨入了“小胖子”的行列。也造成孕妇生产困难和产后恢复困难。,WHO健康四大基石,平衡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健康的四大要素 积极乐观的心态 适量的运动 充足的睡眠 均衡的营养。,目前我国居民吸烟率为24%,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0.2%,女性为2.8%。城市居民吸烟率为22%,男性为48.2%,女性为2.6%。,美国:7个健康习惯,每天保持78小时睡眠。 每天吃早饭。 不吃零食。 保持标准体重。 每天步行运动。 不吸烟。 不饮酒。,日本:8项健康生活习惯标准,不吸烟。 不过量饮酒。

7、每天吃早餐。 每天平均睡眠7-8小时。 每天平均工作9小时以内。 坚持每天运动和活动。 平衡的膳食。 心态平和,应激不多。,提示:能做到 7-8项 良好 56项 中等 4-0项 不良 一般男性有20-30,女性有40-50能做到良好。,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方式,规律生活 :作息规律,早睡早起,晚上不卧谈,每天保证睡眠时间不少于7个小时 ,午睡2040分钟 。有节律的生活,不容易患神经衰弱 。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适度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可以放松心情、增加生活乐趣,也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使718 。听音乐、跑步、做广播体操、踢足球。 营养供应合理,饮食规律。早餐吃好,午吃饱

8、,晚餐吃少;饭前喝点汤,苗条又健康。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不挑食偏食,多吃水果和蔬菜,做到营养全面。 饮食不规律,早晨起床较晚,来不及吃早饭便去上课,有的索性取消了早饭,有的则在课间饿的时候随便吃些零食。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 暴饮暴食。学生们主要在食堂就餐,但食堂的就餐时间比较固定,常有学生由于学习或其它原因错过了开饭时间,于是就吃点饼干、方便面来对付,等下一顿吃饭时再吃双份。 改正或防止吸烟、酗酒、沉溺于电子游戏等不良的生活习惯 。,营养与健康,蛋白质 糖 脂类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国学生营养日”,节食,我国居民不吃早餐的比例比较高,达到3.2%,尤其是城市青

9、年人,不吃早餐的比例最高,达4.6%。,我国居民在外就餐的比例接近15%。城市居民的比例高达26%,明显高于农村。,谷类(大米、小麦面粉、杂粮及油炸食品)仍是我国居民的主食,食用率达到98.9%,新鲜蔬菜的食用率、食用频率也较高,农村略高于城市。 约有40%的居民不吃杂粮,16%的人不吃薯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翟凤英表示,杂粮及薯类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可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此,建议我国居民在以谷类食物为膳食主体的同时,还应经常吃一些杂粮、薯类等。,营养与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其中,鸡、鱼、牛

10、肉等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较低,而猪肉的脂肪含量高。 应提倡多吃牛肉、禽肉及鱼肉等,适当减少猪肉的消费比例。,适量运动,我国居民职业性体力活动水平为轻、中和重度的比例差不多各占1/3,半数以上的劳动者在工作中以坐和站立为主,行走时间很短。,做家务的时间男性平均每天为0.7小时,女性为2.5小时。,许多成年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久坐少动的活动上,看电视等是他们闲暇时的主要内容。,我国居民参加锻炼的比例仅为14.1%,其中城市居民为24.6%,农村居民为10.0%。经常锻炼的人群中,中青年人的比例最低,老年人最高,这与西方国家恰恰相反。,我国居民现在饮酒率为21%,与1991年的调查相比,增长了17.

11、3%。男、女饮酒率分别增长了12.8%和73.1%。 我国居民18岁之前开始饮酒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在现在的饮酒者中,18岁以前开始饮酒的比率达到8.8%。我国15岁以上开始饮酒的年龄越小,发生酒精依赖的可能性越大,以后发生重度饮酒的机会、导致其成年后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以及患各种慢性病的可能性也越大。,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体力活动和膳食因素改善代谢综合征,体力活动和膳食因素既独立影响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又存在交互作用。 体力活动水平越高,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越低。与体力活动不活跃者相比,体力活动高度活跃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减少44.2%。脂肪供能比越高,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越高。与脂肪供能比小于20%者相比,脂肪供能比大于等于30%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3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