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一章.ppt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3838913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一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一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一章.ppt(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学生活与心理健康,2,第一节 从中学到大学的改变 第二节 走进象牙塔的困惑与迷茫 第三节 转变心态迎接新生活,3,一、生活环境的变化 二、学习环境的变化 三、人际关系的变化 四、自身角色地位的变化,第一节 从中学到大学的改变,4,一、生活环境的变化,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生活上的事绝大多数由父母包办,而到了大学后,需要过集体生活,自己料理生活起居等。此外,由于地域与习俗的改变也会使某些学生在生活上产生不适。大学课余生活与中学相比也更加丰富多彩,既让许多新生感到新鲜又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5,大学与中学,分属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明

2、显的差别。,二、学习环境的变化,6,中学时代,学生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老师、同学,人际环境相对简单;交往的范围小,基本上是与本乡本土人交往,很少有语言的障碍、乡土的差异,交往相对容易。 到了大学,交往对象、交往的范围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要和不同地域、不同习俗的同学打交道,还要和校、系等有关部门的教职工打交道。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增加了交往的难度。,三、人际关系的变化,7,大学生从家庭到学校、再从学校到社会的变化,是他们角色成熟的重要经历,大学期间能不能顺利地完成这些角色的转变,是大学生能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四、自身角色地位的变化,8,一、学习不适应

3、二、人际交往不适应 三、过分恋家不适应 四、理想与目标失落引起的茫然 五、大学与中学的落差引起心理失衡 六、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 七、特殊群体的心理不适应,第二节 走进象牙塔的困惑与迷茫,9,一、学习不适应,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在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不同,刚进校不久的大学新生,相当一部分会有许多的不适应,进而产生了困惑、焦虑、无所适、自卑等心理。同时,一些同学由于不喜欢所学专业,产生了厌学、逆反等不良心理。,10,二、人际交往不适应,部分大学新生对大学里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和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由此而引发的人际矛盾和心理不适。 有的学生与同宿舍的同学长期关系冷漠,有的学

4、生不愿与人交往,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还有的学生奉行“我行我素”的处世原则,导致了人际关系中的自命不凡和过于敏感挑剔。这样的学生不少会出现因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焦虑不安、心慌意乱、孤单失落、寂寞失眠、注意力分散、甚至社交恐惧等症状。,11,三、过分恋家不适应,不少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都是在老师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度过的,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性,独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进大学后,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不能较好地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甚至对一些最基本的生活问题束手无策。一些新生更是无法从心理上摆脱对家庭和亲人的依赖,总感觉还是“家里好”,出现严重的“恋家”现象。,1

5、2,四、理想与目标失落引起的茫然,大学是多数学生心目中的“人间天堂”,对未来大学生活美好的憧憬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他们在中学刻苦努力的动力。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的大学生活环境与美好的想象存在着相当大的反差。于是,有的人热情转化为消沉,希望转化为失望。 大学生未进大学前,高考是前方一盏明亮的灯,顺利进入大学后,在新的目标尚未建立之前,许多学生出现情绪低落、彷徨迷失的现象,学习提不起兴趣,得过且过。,13,五、大学与中学的落差引起心理失衡,经过高考拼杀的大学生,许多人在中学时代都是老师眼中的尖子,家长心中的宠儿,不少人还是学生干部,不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赞许,这使他们很容

6、易在心理上产生某种优越感和自负情绪。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大学生中的普通一员,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常胜将军”的桂冠也不翼而飞,耳边也没有什么赞赏的话语,过去众星捧月的地位一下子变了。面对这种现实,他们心理有严重的失落感,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使他们原有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变成了自卑感和焦虑感。,14,六、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大学生处在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的阶段,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15,七、特殊群体的心理不适应,1.独生

7、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难以适应大学生活,2.贫困生自卑感强,压力大,视频链接,16,(二)生活问题 1.生活自理问题 2.生活习惯问题 3.时间管理问题 4.金钱管理问题,西 南 师 范 大 学,一、转变社会角色并重新定位自己 二、尽快转变和确立新的理想目 三、尽快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 四、学会和他人融洽相处 五、积极适应大学新的生活方式,第三节 转变心态迎接新生活,17,一、转变社会角色并重新定位自己,每位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都应当重新找到和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重新估价自己,主动接纳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实力,树立自信心,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看到每个人有所长也必有所短,应该扬长避短,

8、以长补短,切不可盲目自大或盲目自卑。要勇于竞争,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这样才能在新的竞争中,变劣势为优势,进而超越别人并超越自己。总之,要以平静的心态去审视一切,以积极饱满的精神去迎接新的挑战。,18,二、尽快转变和确立新的理想目标,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应当迅速地由过去的升学目标向现在的成才目标转变。选择和确立目标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基础,以高校培养目标为导向,以个人的实际条件为杠杆。,1.要考虑现实社会的需要,2.要依据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3.要考虑个人的实际情况,19,三、尽快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学习是大学中一切的基础,否则大学生活会失色不少,将来进入社会则会后悔不已,所以要始终端正心态,重

9、视学习。 面对学习环境、学习课程和教师授课方式的转变,大学生必须采取适应的对策,摸索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对于高考失利的同学来说,则不必背负很大的压力,期望不要太高,学习不可心切。只有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你才能在学习上精力充沛,而这是搞好学习的关键所在。,20,四、学会和他人融洽相处,大学生要认识到,个人必须生活在集体之中,被集体接受和承认。离开了集体,个体是无法生存的,更无法发展。一个班级或一个宿舍犹如一个大家庭,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文化背景、家庭环境、个人经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同学之间存在差异或产生矛盾是完全正常的,对此应有充分的理解。应努力从自身做起,遇事多

10、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给别人以更多的宽容和理解。还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与同学交往,在实践中发展和改善人际关系,并努力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人际沟通技巧。,21,五、积极适应大学新的生活方式,2.要学会自我控制情绪,1.要认清大学生活方式的特点,3.要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差异,4.要努力培养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22,环境适应能力,指的是-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生活和环境的能力。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成熟度。 下面的测验题目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请用“”、“”或“?”来回答。,自我测试,环境适应能力自测,23,1.我最怕转学、转班级、换单位,因为每到一个新环境

11、,我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3.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至感到尴尬。 4.我最喜欢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它给我一种新鲜感,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5.每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是睡不好,就是在家里,只要换一张床,有时也会失眠。 6.不管生活条件有多大变化,我都能很快习惯。 7.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 8.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我的成绩多半会比平时差。 9.我最怕在会上讲话,大家都看着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10.即使同学、同事对我有看法,我仍能正常同他(她)交往。 11.老师、领导在场的时候,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24,12.和同学、同

12、事、家人相处,我很少固执己见,乐于采纳别人的看法。 13.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到语塞,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可惜已经太迟了。 14.我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15.有时自己明明把考试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可在考场上还是会出差错。 16.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我虽然很紧张,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17.我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18.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我仍能集中精力学习或工作,并且效率不减。 1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作客,每逢这种情况,我就有意回避。 2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25,记分与解释:根据下表

13、计算每一项的得分,累计即为自己的总分。,26,3840分:环境适应能力很强。你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与人交往轻松、大方,给人的印象良好。你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 3437分:环境适应能力良好。你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态度积极,乐于与外界交往,有较强的调适能力。 2933分:环境适应能力一般。当你进入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上就能适应。 2328分:环境适应能力较差。你习惯于依赖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旦遇到困难则怨天尤人,甚至消沉、退缩。 22分以下:环境适应能力很差。你在各种新环境中,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还不一定马上能够适应,常常感到与

14、周围事物格格不入而十分苦恼。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总是显得拘谨、羞怯,手足无措。,27,如果你在本测验中得分较低,不必忧心忡忡,因为一个人的环境适应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增强的。只要你有信心,努力学习,加强锻炼,一定会成为适应环境的成功者。 测验结果仅供参考。,温馨提示:,28,有一条来自北方的梭子鱼,被养在一个分隔为两半的大水箱里的一边,另一边里有无数鲤鱼,但鲤鱼和梭子鱼之间被玻璃隔了开来。饿坏了的梭子鱼为吃到鲤鱼做了无数次的努力,但每次都无望地与玻璃抗争。最后梭子鱼认识到要接近鲤鱼是不可能的。这时,玻璃板被拿走了,但梭子鱼却不再去攻击鲤鱼。这种行为就称为“梭子鱼综合症”。,梭子鱼综合症,29,1“梭子鱼综合症”的特点。 2与大家分享一些你所知道的“梭子鱼综合症”的例子。 3为什么会出现“梭子鱼综合症”? 4怎样才能帮助别人或我们自己摆脱“梭子鱼综合症”? 5“梭子鱼综合症”有没有积极的方面?如果有,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你能举例说明吗?,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