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9年广东省中考真题【解析版】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37266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2019年广东省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化学】2019年广东省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化学】2019年广东省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化学】2019年广东省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化学】2019年广东省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2019年广东省中考真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2019年广东省中考真题【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广东省中考真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F-19 Na-23 Mg-24 P-31 S-32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 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 B. 酒精挥发 C. 食物腐败 D. 塑料降解【答案】B【详解】A、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酒精挥发只分子在运动,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C、食物腐败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塑料降解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

2、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废弃物中,易拉罐属于( )A. 可回收物 B. 餐厨垃圾 C. 有害垃圾 D. 其它垃圾【答案】A【详解】A、废弃物中,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故符合题意;B、废弃物中,易拉罐不属于餐厨垃圾,故不符合题意;C、废弃物中,易拉罐不属于有害垃圾,故不符合题意;D、废弃物中,易拉罐不属于其它垃圾,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

3、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两个氢分子: 2HB. 三个氮原子: 3NC. 一个镁离子: Mg+2 D. 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B【详解】A、氢分子表示为H2,两个氢分子表示为2H2,化学用语表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三个氮原子3N,化学用语表示正确;故符合题意;C、一个镁离子表示为Mg2+,化学用语表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化学用语表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4.下列常见物质的pH大于7的是( )A. 食醋B. 食盐水C. 氨水D. 柠檬水【答案】C【详解】A、

4、食醋属于酸,其pH小于7;故不符合题意;B、食盐水属于盐,其pH等于7;故不符合题意;C、氨水属于碱,pH大于7;故符合题意;D、柠檬水中含有柠檬酸,pH小于7;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加热液体B. 读取数据C. 滴加试剂D. 蒸发结晶【答案】C【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符合题意;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

5、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海水 B. 稀盐酸 C. 洁净的空气 D. 冰水混合物【答案】D【详解】A、海水中混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B、稀盐酸中含有水、氯离子、氢离子;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C、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D、冰水混合物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混合体,都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故属于纯净物,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混合物与纯净物的

6、区别在于组成物质种类的多少: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7.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数值为4B. 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D.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答案】C【详解】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34=2+8+18=x,x=6,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硒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由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圆圈内的数字是34,则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

7、,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C.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 D. 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答案】D【详解】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制造钻头,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

8、、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且价格较高,不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常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B. 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C.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D. 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答案】C【详解】A、CO(NH2)2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适量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不可

9、以过量使用,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草木灰为碱性,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放出氨气,降低了肥效,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棉花叶片枯黄,可知是缺少氮肥,应施用氮肥,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掌握化肥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化肥分为钾肥、氮肥、磷肥、复合肥,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化肥进行正确的分类。10.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D. a管收集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答案】A【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都不变,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B

10、、由实验可知,水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但不能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水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a管收集的气体为氢气,能燃烧,b管收集的气体是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NaClNa2CO3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CCO2CO通过氧氧化钠溶液DCCuO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答案】D【详解】A、MnO2中混有少量的KCl,可以通过加水溶解

11、、过滤、干燥得到MnO2,而不是蒸发处理,所选方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Na2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把被除杂的物质除去了,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硫酸铜,而碳不与稀硫酸反应,因此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能把碳中的杂质除去,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

12、质反应,二是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2.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甲和乙:水 B. 乙和丙:空气 C. 甲和丙:空气 D. 甲和丁:水【答案】D【详解】A、对比实验甲和乙可知,变量有两个,分别是水和氧气,对应关系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对比实验乙和丙可知,铁钉所处的条件一样,没有变量,因此对应关系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对比实验甲和丙可知,变量有两个,分别是水和氧气,对应关系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对比实验甲和丁可知甲和丁,变量是水,对应关系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13.下列实验操作

13、、现象或变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A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产生大量浮渣井水为硬水B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质量减少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NaOH溶液没有变质D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加热黑色固体变红无色气体一定为H2【答案】A【详解】A、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产生大量浮渣,说明井水为硬水;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故符合题意;B、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质量减少,不能用于证明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为镁条燃烧需要空气中氧气参与,且产生有白烟,使得固

14、体质量减少;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对应关系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不能证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因为不管是否变质,溶液均会变红色,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对应关系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加热,黑色固体变红,不能证明无色气体一定为H2,也有可能是一氧化碳,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对应关系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14.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B【详解】A、向一定量的铝片中加入稀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氢气质量不断增大,至铝片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气体;图示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向一定量的铝片中加入稀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铝元素反应后进入到溶液中,但由于又产生了氢气,其质量增大仍然较快,至铝片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气体;继续加入盐酸,溶液增加的质量只是盐酸溶液的质量,变化会比开始时变化更缓和一点;图示错误;故符合题意;C、向一定量的铝片中加入稀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铝片不断反应,质量在不断减少,完全反应后铝片质量为零;图示正确;故不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