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9年福建省中考真题【解析版】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35007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2019年福建省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化学】2019年福建省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化学】2019年福建省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化学】2019年福建省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化学】2019年福建省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2019年福建省中考真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2019年福建省中考真题【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福建省中考真题第卷本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 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ANaHCO3 BNa2CO3 CNaCl DNaOH解析:考查生活中常见物品的主要成分化学式和物质的俗称。NaHCO3的俗称是小苏打。故A错误;Na2CO3的俗称是苏打、纯碱,故B错;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NaCl,C正确;NaOH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D错误故选择:C2. 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煤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解析: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及其判断。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

2、过化学变化表现出 来的性质。煤用作燃料是利用了煤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A 错误;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了升华吸热的物理性质,B 正确;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了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性质,C 错误;生石灰做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D 错误。故选择:B3. 化学通讯报道:“人造肉汉堡”的研制被称为突破性技术,可以减轻畜牧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人造肉”的营养价值接近真实肉类,它可以为人体补充的最重要的营养素 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无机盐解析:考查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肉类为人体补充的最重要的营养素为蛋白质,B、C、D 错误,故选择:A4. 下图所示实验操

3、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解析:考查实验正确操作。稀释浓硫酸应将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A 错误; 倾倒液体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瓶口紧挨试管口,B 正确;读取液体体积应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平齐,C 错误;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D 错误。故选择:B5. 高氯酸钾(KClO4)可用于制备火箭燃料。有关 KClO4 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 6 种元素 B属于混合物C氯元素的化合价为+6 D钾、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9:64解析:考查对元素种类、物质类别、化合价和元素质量比的理解。KClO4 含有三种元素, 分别是

4、 K、Cl、O,A 错误;该物质属于纯净物,B 错误;根据化合价计算规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 价,C 错误;钾、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9:64,D 正确。故选择:D6.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港珠澳大桥使用的吊绳所含的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来清洗油污D为延迟食品的保质期,可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作防腐剂解析:考查化学与生活常识。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A 正确;港珠澳大桥使用的吊绳所含的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 正确;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清洗油污,C 正确;为延迟食品的保质期,不可用福尔马

5、林(甲醛的水溶液)作防腐剂, 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结构使蛋白质变性,对人体有害,D 错误。故选择:D7. 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C状态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发生了化学变化解析:考查分子性质以及对变化类型的理解。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变小,A 正确;温度越低,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低,B 错误;分子一直在做运动,C 错误;水的降温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D 错误。故选择:A8.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区别蚕丝与棉线取样

6、,灼烧,辨别气味B鉴别 H2SO4 溶液和 NaOH 溶液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C区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D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盐酸将 20g 浓盐酸加入 80g 水中,充分搅拌解析: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溶液的配制。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可以鉴别二者,A 正确;H2SO4 溶液显酸性,NaOH 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H2SO4 溶液不变色,NaOH 溶液变红,可以鉴别,B 正确;生活中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C 正确;浓盐酸中溶质为 HCl,溶剂为 H2O,20g 浓盐酸中含有 HC

7、l 的质量不足 20g,加入 80g 水中得到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20,D 错误。故选择:D9. 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60,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60时的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有晶体析出C20,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1.6g KNO3D6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60%的 KNO3 溶液解析:考查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 KNO3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 正确;因 KNO3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饱和的 KNO3 的溶液从 60降温至 20,溶解的溶质质量减少,有晶体析出,B 正确;

8、20时,KNO3 的溶溶解度为 31.6g,所以 100g 水最多能够溶解 31.6g 的 KNO3,C 正确;60时,KNO3 的溶解度为110g,则100g 水最多能溶解110gKNO3,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为 110(/ 110+100)100%52.4%,所以 60时,不可能配制到 60%的 KNO3 的溶液,D 错误。故选择:D 10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 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a(OH)2与空气中的 CO2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

9、,用冷水冷却,恢复至 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解析:考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及酸碱盐的应用。观点: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在石灰水中,温度升高,Ca(OH)2会析出,溶液变浑浊;观点:Ca(OH)2 会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溶液变浑浊。若将装有浊液的烧杯冷却到t,溶解度增大,若浊液变澄清,则观点正确,A 可证明,有意义;若取适量浊液, 过滤,往滤渣中滴加盐酸,若有气泡生成,则说

10、明滤渣中含有 CaCO3,则观点正确,B 可证明,有意义;若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 Na2CO3溶液,其中可能会含有未反应完的 Ca(OH)2,所以可能还是会有 CaCO3 沉淀生成,所以无法证明其中沉淀的成分,C不可证明,无意义;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隔绝空气,这样可以排除空气中CO2的影响,若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证明观点正确,反之观点正确,D 可证明,有意义。故选择:C第卷本卷共 8 题,共 70 分。11(7 分)2019 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1)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对铟、铱、锗等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杰出贡献。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锗的相对

11、原子质量为 ,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2)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下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硫离子的符号为 ;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同”)。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为S+3C+2KNO3 X+3CO2+N2,X的化学式是 。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种类。由图可知,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2.63,为金属元素。考查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由图可知,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容易得 2 个电子,形成 S2。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因此硫离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2、,化学性质不同。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推知 X 的化学式为 K2S。答案:(1)72.63金属元素(2)6S2不同K2S12(9 分)塑料制品为人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问题。科研人员为此提出多种解决方案。(1)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意义重大。下列属于回收标志的是 (填标号)。(2)科学家用纤维素、甲壳素等材料硏制岀能完全降解的保鲜膜,这一发明有望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写一点)。(3)回收的保鲜膜可转化为甲烷等燃料,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焚烧回收的保鲜膜,生成的 CO2 可用来生产化工产品乙酸(CH3COOH),转化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该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

13、的微粒是 (填“分子”或“原子”), 反应物 CO2 与产物 CH3COOH 的分子个数比为 。解析:(1)图中的 A 为节水标志;B 为自燃物品标志;C 为可回收利用标志;D 为禁止烟火标志。故选 C。(2)研制出的能完全降解的保鲜膜,可以缓解的环境问题为白色污染。(3)甲烷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 H2O,注意条件和配平,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CH4 2O2 CO22H2O。(4)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不变,分子改变;由图可知,CO2 和 CH4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H3COOH,配平后化学方程式为:CH4CO2CH3COOH,CO2 和CH3COOH的分子个数比为 1:1。答案:(1

14、)C(2)白色污染(3)CH42O2 CO22H2O(4)原子1:113(7 分)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废液(含 CuSO4、MgSO4 及一些不溶物)净化实验,步骤如下:往沉降槽中加入适量絮凝剂(混凝剂)甲,加速沉降;往反应槽中缓慢加入一定浓度的 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通过盛装有活性炭的水槽后,调节溶液的 pH7,储存在指定容器中。(1)测得原废液 pH5,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甲是 (写物质名称);操作 X 可使固体与液体分离,操作 X 是 ;活性炭的作用是 。(3)反应槽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解析:考查对 pH 的理解,pH7 显酸性。考查净水的步骤和活性炭的作用:加絮凝剂-过滤-加活性炭杀菌消毒,在过滤前加入了 NaOH 溶液,作用为沉淀 CuSO4、MgSO4 可溶性杂质。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考查 CuSO4、MgSO4 分别与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 Cu(OH)2,Mg(OH)2 要加沉淀符号。答案:(1)酸性(2)明矾(或其他合理答案)过滤吸附(3)CuSO4+2NaOHCu(OH)2+Na2SO4或 MgSO4+2NaOHMg(OH)2+Na2SO414(8 分)天工开物中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下图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