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三单元 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3822805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3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三单元 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三单元 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三单元 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三单元 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三单元 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三单元 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三单元 单元末 —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 单元末 查漏补缺提能增分农民阶级VS资产阶级革命派VS无产阶级1.罗尔纲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份纲领性文件,一份是太平诏书,一份是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是一个进步的农民革命纲领”。这一纲领()A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B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C标志着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D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诉求解析:选C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改革方案的是资政新篇,故A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绝对平均主义,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它的内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故B项错误;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表达了农民阶级的理想追求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标志着中国农民运动达到了最高峰

2、,故C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是要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不是反对外来侵略,故D项错误。2“临时约法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职权发挥,但对与之对应的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规划的政体存有重大缺陷B仿行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C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D有效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解析:选A材料中“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和“但对与没有任何具体规定”体现规划的政体存有重大缺陷,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仿效三权分立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了确

3、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故C项错误;临时约法目的是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但是没有成效,故D项错误。3历史学家张鸣在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中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还存在一种另类乡村政权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理解的苏维埃,就是共产党的政府和埃(我湘赣边界方言)政府。”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农民阶级对苏维埃政权的性质认识有误B苏维埃政权维护了农民的利益C苏维埃运动走出了中国化的道路D苏维埃运动在农村的开展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解析:选A苏维埃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政权,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故题干中农民的认识是正确的,A项符合题干要求;B、C、D三项是对材料的正确

4、分析,排除。深化提能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阶级纲领(主张)实践活动特点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革命性: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落后性:其阶级属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自强”“求富”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资产阶级三民主义或新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先进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妥协性、软弱性: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行不通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民主革命纲领、毛泽东思想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具有革命性和彻底性;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

5、得胜利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近代中国屈辱史4.中英天津条约第十六款规定:“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以昭允当。”这一规定表明()A被告人适用英国法律 B被告人由中国政府管辖C案件由中英两国会审 D治外法权的进一步强化解析:选D“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表明司法主权的丧失,故A项错误;“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可见中国政府无法管理,故B项错误;“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无需中国会审,无视中国主权,故C项错误;“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即治外法权,从鸦片战争后一直在强化,故D项正确。5“

6、那里的纪年方式混乱不堪:公元、民国、昭和、大同、康德;那里有很多人群共生共荣:本地人、逃荒去的、开垦去的、侵略去的、做梦去的。”文中的“那里”应是()A日据时期的台湾 B北洋时代的山东C伪满时期的东北 D汪伪治下的上海解析:选C结合题中关键信息,“昭和”“大同”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有关,伪满洲国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扶持的一个傀儡政权,1932年成立,初期称号为“执政”,年号“大同”,后期称“皇帝”,年号“康德”,1945年日本战败后伪满洲国灭亡,故C项正确。深化提能中国近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奋力前行、追求民族独立、国家

7、富强的过程,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展现,是这一段历史中不可磨灭的记忆。高考历史试题常以活泼新颖和内涵丰富的材料构建新情境,“润物细无声”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领主流价值观。“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反映了国际史学研究的最新趋向,备考时应重视该方向学术成果的引用;周年纪念,是近代史考查不可回避的热点;从唯物史观角度解读中国近代史,仍是高考考查的重要方向。因此,要正确认识近代列强侵华史。(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2)从列强侵华目的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3)从结果看

8、,除了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这说明了只有全民族联合起来,才能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胜利。(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民族精神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觉醒6.(2019潍坊模拟)郭嵩焘反对“严夷夏之大防”,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主张“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这反映了郭嵩焘()A坚持传统的“夷夏之辨” B具有近代民族主义观

9、念C倡导“中体西用”思想 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解析:选B根据“反对严夷夏之大防”,故A项错误;材料“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包含了民族平等,反对异族压迫的观念,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说明学习西方技术但并未说明中体为前提,故C项错误;材料“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说明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是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7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抗日战争胜利后真正深入人心。“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深入人心的历史背景是()A维新思想的传播 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危机与救亡交织 D民主共和观念

10、深入人心解析:选C20世纪初外部民族危机加深与内部救亡图存运动交织,推动“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深入人心,故C项正确;A、B、D三项只是其中一个阶段的内部原因,不够全面。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的诞生与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进步的关系密切。近代中国百年是中华民族屈辱、沉沦的历程,也是中华民族抗争、探索,追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历程。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主义精神、辛亥革命的民主与自由精神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诸多爱国主义精神,如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深化提能近代史上

11、中华民族的觉醒民族觉醒的本质内涵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进入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威胁。面对这种威胁,各民族之间形成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也在各民族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得到了升华。(1)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2)甲午中日战争民族意识逐渐强化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知识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掀

12、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3)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4)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党史研究中共对革命道路的探索8.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强调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果不发动农民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的。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A开始从国情出发制定方针

13、政策B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C把组织农民斗争作为主要任务D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更加深入解析:选D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的开始,故A项错误;党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是指1927年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仅提出了发动农民斗争,不能体现把组织农民斗争作为主要任务,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共四大第一次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地位和工农联盟的主张,与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相符,故D项正确。9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一文中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

14、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红军长征的胜利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解析:选C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是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故A项错误;红军长征胜利是进行了战略转移,保存了革命力量,与苏维埃运动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中国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山道路,故C项正确;国共两党合作与题目中“中国农村”“农民”的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深化提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是2018年全国卷考查的重点,计有卷的第29题、

15、第30题,卷的第29题、第30题,卷的第29题,除卷的第29题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外,其余四题均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展开。,一方面,考生要重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整合与梳理;另一方面,党史研究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教材往往滞后于学术研究,对此考生需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思维。具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归纳如下:(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创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俄国革命道路VS中国革命道路10.列宁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