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质量控制技术二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3784638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X 页数:11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质量控制技术二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第四章质量控制技术二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第四章质量控制技术二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第四章质量控制技术二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第四章质量控制技术二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质量控制技术二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质量控制技术二精编版(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常用的收集整理数字资料的方法(二),企业质量管理,第三节 排列图、直方图一、排列图二、直方图,企业质量管理,第二节 因果图二、因果图概念 因果图又叫石川图、特性要因图、树枝图、鱼剌图等,是分析原因与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图示技法。原理 把研究的问题按大、中、小层次分,把构成问题的各种因素,用树木分枝或鱼剌的形状表现出来,以揭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原因的关系。,企业质量管理,(二)用途 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凡因果关比较直接、简单的问题,均可使用因果图予以分析,尤其在QC小组活动中应用频次更高。1)对生产或工作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因果关系;2)职能部门在开展质量分析时,表达因果关系,积累经验;

2、3)在进行质量改进时,作为寻找达到目标的途径。,企业质量管理,(三)应用步骤1、简明扼要地确定结果、特性或目标,如把“电梯门头装配能力低”作为结果,放在图的右端;2、确定可能发生的原因的主要类别,如人、机、料、法、环、测等,把它们分别放在图中杆的两旁,类别大枝与主杆之间形成600750的夹角。3、循着某个原因类别找到第一层次大原因,如“人”类别下的各类人员的原因等;箭线应与主杆平行。,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三)应用步骤4、对第一层次的大原因,再继续问为什么,以确定第二层中原因,以箭线指向大原因,箭线应与类别大枝平行;5、对第二层次中原因,还应继续再问为什么,以确定第三层次

3、小原因,同样以箭线指向中原因,箭线应与主杆平行;6、对其他类别大枝也需要按第3、4、5步骤进行,然后整理出因果图。,企业质量管理,(四)注意事项1、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找几个对解决问题较熟悉的人一起作图;2、一个问题一张图;3、原因类别大枝不一定是“人、机、料、法、环”,可根据实际问题而定,大枝的数量一般在36个,最好是45个;4、原因分析要透彻,对大枝的分析至少要到第二个层次,如有必要的话还应继续追溯到第三或第n个层次,以再问一句为什么,直至到措施为止;5、在每一类大枝上,凡最未层次的因素均为未端原因;6、图画好后要仔细验证质量关系,以避免出现颠倒现象。,企业质量管理,因果分析图法 示范,企业

4、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一、排列图(一)概念 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种简单的图示技术。 排列图同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组成。 排列图建立在帕累托原理上,即“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也有人称为“二八原理”,在管理中常用的方法),企业质量管理,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pareto diagram),其原理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状况时得到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结论。,20%人占有80%的财富,排列图,企业质量管理,(二)用途1、按重要性顺序显示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

5、个质量问题的作用;2、识别进行质量改进机会;3、比较改进前后的效果。(三)应用步骤1、确定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2、填制和计算排列图用表;3、画排列图;4、利用排列图确定质量改进的最重要项目。,企业质量管理,(三)应用步骤1、确定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和收集数据。1)选题。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2)选择用于质量分析的质量单位,如出现的次数(频数)、成本、不合格品数、金额或其他质量单位。3)选择进质量分析的时间范围。所选择的时间应足够长,以便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4)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采集数据。,企业质量管理,应用步骤2、填制和计算排列图用表。,企业质量管理,3、画排列图1)画横坐标。按质量

6、单位量值递减的顺序自左向右在横坐标上列出项目,将量值小的1个或几个项目归并为“其他”项,把它放在最右端。2)画纵坐标。在横坐标的两端画两个纵坐标。左边的纵坐标度量单位规定,其高度必须与所有项目的量值和相等;右边的纵坐标应与左边纵坐标等高,并按0100%进行标度。3)在每个项目上画矩形,其高度表示该项目度量单位的量值,用以显示每个项目的作用大小。4)由左至右累加每一项目的量值(以百分比%表示),并画出累计频率曲线,此曲线又叫帕累托曲线,用来表示各项目的累计百分比。,企业质量管理,4、利用排列图确定质量改进的最重要项目。,企业质量管理,排列图的绘制步骤:针对问题收集一定时间的数据;将数据按频数从大

7、到小排列,并计算各自所占比率(频率)和累计比率(累计频率);以左侧纵坐标为频数,横坐标按频数从大到小用条状块依次排列;以右侧纵坐标为累计频率,绘制累计频率曲线。找出主要因素。按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为三类: 080%为A类因素,主要因素; 80%90%为B类因素,次要因素; 90%100%为C类因素,一般因素。,企业质量管理,例2:某印染企业织物染疵统计表,企业质量管理,注:解题步骤步骤1、针对所存的问题,收集一定时间的数据。此期间不可过长,以免统计对象波动太大;也不可过短,免得只反映一时情况而不全面。 然后将数据按导致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分类,并统计各项目的不合格数(频数)。,企业质量管理,解题

8、步骤步骤2:将各项频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计算累计频率和累计频率。步骤3、将横坐标按不合格品数从大到小顺序,依次列出各种不合格的项目。步骤4、以左侧纵坐标为频数,右侧纵坐标为累计频率。,企业质量管理,解题步骤步骤5、在横坐标上的每个不合格项目处,画出与其不合格数对应的矩形。步骤6、由左至右累加每个不合格项的比率,画出累计频率曲线。,企业质量管理,注意事项6)在图的左上角或空白处,注明总数N=?。7)当第一项频数小于N/2时,可考虑第一项频数32,取近似值办法确定左纵坐标顶端刻度。 如N=500,第一项频数为242,则以24232=363,而取360为顶端刻度,以便使第一项短工形的高度占左纵坐

9、标的2/3。,企业质量管理,课堂练习:,资料:某班组建立QC小组,针对本班组废品调查统计如下:机座报废50件,轴报废6件,压圈报废13件,挡风圈报废2件,端盖报废25件,其它4件。要求应用分类法分析QC小组应抓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提示:排列图的关键是“排列”要按问题出现频数大小进行排列,由大到小进行排列!,企业质量管理,应用实例某厂为提高电阻的成品率,对10月份生产的不合格进行分类,试用排列图对此问题进行描述。,企业质量管理,100,50,累计%,100,200,频数,沾污,裂纹,油漆,电镀,变形,其他,0,0,102,50,26,14,4,4,企业质量管理,(四)注意事项1、横坐标的项目应写

10、在每个矩形的中间,不要写在两个矩形的分界处;2、横坐标两端不要空白;3、左纵坐标顶端N,确定顶端数值后,以下均刻度;4、右纵坐标顶端刻度为100%,且与左纵坐标等高,以下均匀刻度;5、纵坐标应比横坐标长一些,建议比例10:7;6、在图的左上角或空白处,注明N=?;7、当第一项顶端小N/2时,可考虑以第一项频数32取近似传值的办法确定左纵坐标顶端刻度。,企业质量管理,课堂练习:,资料:某班组建立QC小组,针对本班组废品调查统计如下:机座报废50件,轴报废6件,压圈报废13件,挡风圈报废2件,端盖报废25件,其它4件。要求应用分类法分析QC小组应抓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企业质量管理,练习题答案: 产

11、品缺陷统计表,企业质量管理,100,100,机 座,端 盖,压 圈,轴报废,挡 风 圈,其 他,50,50,频 数,累计%,0,50,25,13,6,2,4,企业质量管理,思考排列图处理从质量管理活动收集的( ),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种简单的图示技术。 A、计件数据B、计点数据C、计量数据,企业质量管理,二、直方图(一)概念 直方图是频数直方图的简称。是指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矩形表示数据的图。 矩形的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矩形的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的数据频数,变化的高度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数据分布形态和与公差的相对位置的研究,可以掌握过程的波动

12、情况。,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二)用途1、显示质量波动分布的状态;2、较直观地传递有关守程质量状况的信息;3、分析质量数据波动状态,就能掌握过程状况,为质量改进提供机会。,企业质量管理,(三)应用步骤1、收集数据,要求收集的数据50;2、计算数据的极差R;3、确定分组的组数K和组距h;4、确定各组界限;5、制作频数分布表;6、绘制直方图;7、直方图的观察分析。,企业质量管理,(四)、直方图的观察分析1、形状分析与判断 要求对直方图进行观察、看其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如果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则说明过程正确;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则认为过程不正常,常见的直方图形态有:,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理,

13、常见直方图形及判断,企业质量管理,常见直方图形及判断1)正常型 直方图中间高,两端低,左右基本对称,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说明过程处于正常状态。,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理,常见直方图形及判断2)孤岛型 在正常直方图旁出现一个小直方图,形成孤岛,说明过程中有短暂异常因素在起作用。(如不熟练工人替工,测量有误)。,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理,常见直方图形及判断3)偏向型 直方图顶峰偏向一侧(有时偏左有时偏右),形成不称的图形,是由于操作者倾向性加工引起的。由于某种原因使下限受限制时,容易发生“偏左型”。如用标准值控制下限,摆差等形位公差,不纯成分接近于0,或由于加工习惯(如钻孔加工往往偏小),都会形

14、成偏左型。由于某种原因使上限受到限制时,容易发生“偏右型”,如用标准控制上,纯度接近100%,接收率接近100%,或出于加工习惯(如轴外圆加工往往偏大,都会形成偏右型)。,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理,常见直方图形及判断4)双峰型 直方图的图形出现两个高峰,其数据来源于两个总体所形成的结果。 (如两台车床产品、两个车间的产品甚至两个企业的产品混合在一起)。,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理,常见直方图形及判断5)平顶型直方图的顶部较大的范围的平顶形状,说明:过程中有缓慢的异常因素在起作用。(如工具磨损、操作者疲劳等)。多个总体、多种分布混在一起。质量指标在某个区间中均匀变化。,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

15、理,常见直方图形及判断6)锯齿型 直方图出现参差不齐形态,一般是由于分组过多或测量装置示值误差过大所致。此时应重新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企业质量管理,2、直方图与规格范围比较1)观测值分布符合规格的直方图 观测值分布符合规格的直方图有以下情况: 散布范围B在规格范围T=Tl,Tu内,两边略有余量,是理想直方图。,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理,B,T,企业质量管理,B位于T内,一边有余量,一边重合,分布中心偏移规格中心,这时应采取措施使两者重合,否则一侧无余量,稍不注意就会超差,出现不合格品。,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理,T,B,企业质量管理,B与T完全一致。 由于两侧无余量,很容易出现不合格品,

16、应加强管理,设法提高过程能力。,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理,T,B,企业质量管理,2)观测值分布不符合规格的直方图分布中心偏移规格中心,一侧超出规格范围,出现不合格品,这时应减少偏移,使两者重合,消除不合格品。,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理,T,B,企业质量管理,散布范围B大于T,两侧超出规格范围,均出现不合格品,应缩小产品质量散布范围。,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质量管理,B,T,企业质量管理,B完全不在内,产品全部不合格,应停产检查。,企业质量管理,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时间,直方图,企业质量管理,分析以下图形,判断直方图是否存在问题,Tu,Tu,Tu,企业质量管理,结论表明所测数据不是全部落在质量标准范围之内,而有些数据超出了质量标准,说明生产过程中已出现了不合格产品。,企业质量管理,讨论以下直方图判断过程是否正常,T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