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强制婚检的法经济学分析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3747277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强制婚检的法经济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强制婚检的法经济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强制婚检的法经济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强制婚检的法经济学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强制婚检的法经济学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强制婚检的法经济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强制婚检的法经济学分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强制婚检的法经济学分析我国实行强制婚检源于1986年。当时,卫生部和民政部共同下发了关于婚前健康检查问题的通知,对婚前健康检查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那些在婚检中被发现患有法律规定禁止结婚或者暂缓结婚疾病的,民政部门有权不予批准。1994年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一次把婚检制度写入法规。1995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婚前保健,进一步强化了婚检制度。第12条规定,“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医学鉴定证明”。2001年6月2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第二章第十六条明确要求“在实行婚前医学检查的地区,

2、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应当查验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母婴保健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医学鉴定证明”。2003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婚姻登记条例依据婚姻法制定,取消了强制婚检的规定。事实上,在我国强制推行婚检制度的10多年中,尽管国家大力推行,这项制度并没有在全国百分之百得到实行,主要原因是部分贫困或偏远地区没有条件开展婚检工作。强制性婚检制度的产生具有其特殊背景的。在旧中国以及解放初期,我国并没有强制婚检制度。只是在近20年内,也就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后,国家为了提高人口素质才决定开始实行婚检制度。正如我国婚前保健工作规范(修订)中所述,“为向公民提供优质保健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和出

3、生人口素质”。在关于强制婚检的讨论中坚持强制婚检的一方也重点强调婚检的诸多好处,概括起来主要有:婚检是发现疾病的有效途径,是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需要;婚检可以尽早发现疾病隐患,大幅度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和死亡率,从而减少出生缺陷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精神和经济方面的沉重负担;婚检可以提供计划生育咨询,有利于有效地掌握好受孕的时机和避孕方法,实现优生优育;婚检还可以保障男女双方知情权,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婚检有如此多的优点,为何国家立法又废除强制婚检制度?既然实施自愿婚检,为何人们还是不愿去婚检,婚检率也急剧下降?甚至在个别的地方已经实行了免费婚检但是婚检率还是不尽如

4、人意?这就不得不使我们要对该制度进行反思:是我们的民众出错了,还是立法机构错了,还是强制婚检这项制度错了?一、从强制婚检相对人角度的经济分析对于婚前医学检查由“强制”改“自愿”的原因,来自民政部的官方解释是:在婚检制度实施过程中,由于婚姻法规定的“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一直未能明确,这就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婚姻登记机关根据婚检机构出具的检查结果无法认定当事人是否患有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是否可以办理登记;二是由于检查没有针对性,这就造成婚检中存在检查项目多、收费高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我们仔细分析民政部关于取消强制婚检的解释中,主要包括两条,一是技术方面的原因,二就是“群众反映强烈”。这里

5、我们不得不说,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对强制婚检的强烈抗议是民众理智思考的外在表示。每个人都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决策者,作为强制婚检的当事人拒绝婚检实质上也是追求其个人效用的最大化。所以说,民众选择不去婚检是经过慎重思考的,是他们经过成本收益的衡量后作出的合乎个人理性选择。我们首先从婚检当事人的角度来分析在强制婚检制度下,婚检的最直接受益人的成本与收益。第一,是最直接的经济成本。我国婚检的收费不菲,据了解,基本婚检项目收费全国最高为252.8元,最低为42.5元,其中,广东省平均每对夫妇收费134.51元;在北京进行婚前体检,男女双方的费用分别为65元和120元;在南京婚检费用每人116元。

6、而且涉外婚姻收费更高,如涉外婚检收费广东省为238.73元,全国平均为403.03元。新浪网的公众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2873个被调查者中,51.58%能够接受的婚检查费用在50元以内,33.52%在50100元之间,12.7%在100200元之间,只有2.19%可以承受200元以上的费用。1可见目前婚检收费相对于我国民众的收入水平和能够接受的水平来看是偏高的。婚检费用高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参加婚检的重要原因,尤其在收入水平不高的广大农村,特别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相对高昂的婚检费用对他们而言是个不小的负担,出于经济考虑很多人不会选择婚检。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特别是城市中,虽然婚检的

7、价格相对偏高,但对于当地民众而言也不是高到无法接受的地步,只要是“物有所值”也行。但是如此高的收费却不是用在婚检当事人的最直接的婚检相关的检查上。一是一些项目与能否结婚没有直接关系却还要浪费钱接受检查。如广东某市的婚检项目就包括身高、体重、视力等。二是医生把婚检作为创收重要来源。有些婚检医生由于意识上的欠缺和一些医生职业道德问题,把婚检弄成自己搞创收的肥缺。三是存在搭车收费。经常有一些生育杂志、避孕药具等搭车收费。第二,心理方面的成本,对个人隐私的侵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私人隐私。按“三分法可将隐私分为:一是个人信息,为无形隐私;二是个人私事,为动态的隐私;三是个人领域,为有

8、形的隐私。在此种分类中,个人隐私具有层次性,即个人信息居于核心层次,个人私事次之,个人领域则处于外层。婚检恰恰触及的是个人隐私中的核心层次。”2尤其在城市中,由于个人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较于农村,更加重视自己的隐私保护。在农村地区,虽然对隐私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基于一种朴素的羞耻心理,面对婚检机构医生的冷漠而直白的提问,也会产生一种抵触心理,从而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接受婚检的动力也不足。这里强调了对个人隐私的关注,就不得不顺便一提与之相对的另一面,即夫妻间配偶的知情权问题。有观点认为取消强制婚检是保护了公民的隐私权,但同时侵犯配偶的知情权,从而产生了权利的冲突。我认为这根本就是个伪问题。因为进

9、行婚检并非实现夫妻知情权的唯一途径,实行婚检制度与实现知情权也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其一,取消的是强制婚检,但没取消婚检制度,夫妻双方仍可以通过自愿去参加婚前医学检查从而实现自己的知情权。其二,退一步讲就算是不去婚检机构进行体检,甚至取消了婚检制度(包括自愿婚检的制度)如果夫妻双方珍视自己的知情权,仍可以在婚前主动到医院进行体检从而实现知情权。在日本结婚前夫妻双方主动到医院进行体检是很正常的事,这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对方的尊重。而且我们应当看到,这种知情权是相对的,夫妻之间完全可以通过私力博弈予以实现。放弃权利也是实现权利的一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假如权利人不珍惜这个权利,当然也要承担放弃权利的

10、后果。我们的法律没必要强为出头干涉私权,扮演一个不光彩的角色。第三,精力成本。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生存压力加大,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因为自己工作繁忙或者结婚期间事情多,而不去婚检。“上海市虹口区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怕麻烦、没时间是新婚夫妇不愿接受婚检的主要原因。”3“北京的一项调查也发现,54.2%的被访者认为不去婚检是因为太麻烦”。4第四,在城市中很多单位每年都定期进行体检,而体检的很多项目与婚检中的相当(虽然不是全部)项目是重合的,让许多婚检当事人认为没有再进行婚检必要。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所付出的如此高昂的成本,其收益确是微小的。由于婚姻法规定的“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一直

11、未能明确,这就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婚姻登记机关根据婚检机构出具的检查结果无法认定当事人是否患有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费时费力费钱却做的是无用功;二是检查没有针对性。而且在现实操作中,很多婚检机构服务质量差,走过场,根本无法起到当初设置婚检制度所宣扬诸多的好处。“任何制度,包括强制的和自愿的婚检制度,要想发挥实效(即被人们自觉的地遵守或执行),,就必须具有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符合行动者的成本收益公式,内化个人行为的外部成本,诱导个人选择社会最优的行为。但是,我国的婚检制度,从强制婚检到自愿婚检,均存在着激励不足或不均衡问题。”5所以,强制婚检制度走向其末路,退出其历史舞台,从婚检当事人角度看具有其

12、客观的必然性。二、制度层面强制婚检的经济分析(一)强制婚检的制度成本在这场强制婚检制度存废的争论中,坚持强制婚检制度的观点中有人认为强制婚检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服务态度差,只收钱不检查,搭车收费等问题“是由于具体操作不规范和监督不力造成的,确实需要引起关注与重视。但是,这些出现的问题也是可以在法律的不断完善和监督环节的逐渐合理化中解决的。它们不能成为取消婚检工作的必然理由。”6事实果真如此?如上所言,假如这些婚检制度操作过程中的种种弊端能够得以消除,是否我们就必要恢复强制婚检,将强制婚检制度坚持到底?这里我们就需要一个标准了,即如何判断一个制度好坏,如何确定一个制度的存废与否。是不是一个制

13、度只要对我们有一定的好处就必须坚持之?从法经济学角度看,评价一项制度,不仅要看该制度是否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益处,更需要对该制度进行成本收益的分析。只有能够有效的配制社会资源,以相对最小的成本来最大化的增加我们的社会财富才是好的制度,也才值得我们去坚持。以下我将从强制婚检制度运行过程中整个社会为之所担负的总体成本与该制度的收益对比来全面考察强制婚检制度。基于在大众的观念里,对强制婚检的好处即收益都略知一二,故下文决定先从分析运行强制婚检制度所耗费的社会成本入手。第一、婚检制度的存在、运行本身需要国家巨额的财政投入。在我国,依附予强制婚检制度背后的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一个庞大的婚检机构。这

14、些机构建立之初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房子,设备等,人员配备等,而且在运营过程中管理费用,人员工资,运营支出,都是个庞大的数字。而且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我国还没有在所有的地方推行全面的婚检制度,继续推行婚检制度的话,在这些地方还需要一笔为数不小的投资。当然,这是任何一个制度的建立、存在都不能避免的问题。但是,强制婚检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带来的外部性问题,使整个社会为这个制度的存在和运行承担着高额成本。第二、严重浪费稀缺的医疗资源,造成医疗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医疗资源属于社会稀缺品,尤其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条件相对落后,而人口总量却巨大,对医疗资源的需求量更是大,因而医疗资源更为稀缺。仔细分析当前婚检的

15、具体项目,我们可将其具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正常的医疗检查范围;另一类是与婚姻密切相关的生殖健康项目。对于第一类项目,很明显在普通的医院,通过正常的医学检查就可以完成。特别是在城市中很多单位职工都享有定期体检,在婚检时对这类项目重复检查是个不经济的行为。由于设立垄断性质的婚检机构,在婚检的具体项目上又没有科学而细致的甄别,在现实操作中基于部门利益又随意增加婚检项目,致使大量的医疗资源配置在婚检上,造成社会有限的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低效率。特别是取消强制婚检后,由于自愿婚检人数急剧下降,导致婚检机构中原有的大量医疗资源的闲置,更是一种浪费。“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里,浪费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7

16、第三,人权的压力。由于实行强制婚检,我国受到个别国家来自人权方面给予的压力。目前,世界上实行强制性婚检的国家或地区很少,俄罗斯是实施婚前检查的国家,但其原则是在当事人愿意的基础上实施免费婚前检查。我国的台湾省,在其优生保健法中提到婚检,但他们的婚前检查也是一个任意性的选择。也就是说要不要婚检都不会影响到两个人的结婚。可以说这是一个私人的问题,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检不检查都不应作为两人是否能结婚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人权利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继续实行强制婚检制度的话,将面临来民众的强烈抵制,从而致使该制度推行举步维艰;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国际交往的增多,继续实行强制婚检制度会遭受个别不怀好意国家的恶意的攻击,借人权之名来行干涉我国内政之实,从而使我国在外交上处于被动地位;同时会也影响我国良好的的国际形象。第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