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工业工程}汉译文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3747246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5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工业工程}汉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20年){工业工程}汉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20年){工业工程}汉译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20年){工业工程}汉译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20年){工业工程}汉译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工业工程}汉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工业工程}汉译文(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许可拷贝:塔拉理工学院技术学院,2007年4月3日星期二03 04:05:02 GMT+00:00,非受控复件,(c)BSI版权所有工业工程汉译文英国标准PD6519-1:1995IEC479-1:1994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指南第1部分:通用部分除版权法允许外,未经BSI同意严禁复制。许可拷贝:塔拉理工学院技术学院,2007年4月3日星期二03 04:05:02 GMT+00:00,非受控复件,(c)BSI版权所有PD 6519-1:1995负责本出版文件的委员会受托编写本出版文件的技术委员会PEL/64(电气设施)由以下机构组成:工程联合工会顾问工程师协会家用电器制造商协会发电系统制造商协

2、会和英国发电机组制造商协会英国电气及相关制造商协会英国电缆制造商联合会英国电气系统协会(英国电气及相关制造商协会)英国电信(集团)英国伦敦城市行业教育学会(顾问委员会)卫生部环境事务部英国贸易与工业部(消费者安全署,CA局)ERA技术有限公司电器工程商会苏格兰电器工程商会英国电力协会英国电子工业协会英国仪器仪表制造商协会(英国电气及相关制造商协会)健康和安全执行局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制造商协会内政部独立工程保险委员会电气工程师学会执行工程师联合协会工厂设备工程师学会照明协会照明工业联邦协会英国国家电气安装监察委员会本出版文件是在电工行业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的,经标准委员会许可出版并于1995

3、年4月15日生效。BSI08-1999版权所有制定本标准参考了以下BSI参考文献:委员会参考文献PEL/64征求意见稿91/21560DCISBN665出版后发布的修正记录修正编号日期备注目录页码责任委员会封二英国标准前言iii1总则11.1范围及目的11.2规范性引用文件21.3定义22人体电阻抗42.1人体的内阻抗(Zi)42.2皮肤阻抗(Zp)42.3人体总阻抗(ZT)42.4人体内阻抗(Ro)52.5人体总阻抗值(ZT)52.6人体初始电阻值(Ro)72.750/60 Hz交流和直流时,人体阻抗与接触表面积关系7315Hz至100Hz范围内正弦交流电流的效应183.1感知阈和反应阈18

4、3.2摆脱阈183.3心室纤维性颤动阈183.4电流的其他效应183.5时间/电流区域的说明193.6心脏-电流系数(F)的应用204直流电流的效应234.1感知阈和反应阈234.2摆脱阈234.3心室纤维性颤动阈234.4电流的其他效应234.5时间/电流区域的说明24附录A(标准的附录)对活人和尸体进行测量及其统计分析结果。25附录B(标准的附录)频率对人体总阻抗(ZT)的影响26附录C(标准的附录)直流电流的人体总电阻(RT)26附录D(标准的附录)人体总阻抗(ZT)与接触表面积之间的关系测定27附录E(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28图1-人体阻抗8图2-人体内阻抗9图3-人体内阻抗的简化示意

5、图10图4-电流路径为手到手或一手到一脚,50/60 Hz交流接触电压至5 000 V时,活人的有效人体总抗阻值的统计值10图5-电流路径为手到手或一手到一脚,50/60 Hz交流接触电压至220 V时,活人的有效人体总抗阻值的统计值11图6-手到手的电流路径,大的接触面积,接触电压为10 V时,10个活人测定的人体总阻抗ZT与频率从25Hz到20kHz的关系曲线12图7-手到手的电流路径,大的接触面积,接触电压为25 V时,一个活人测定的人体总阻抗ZT与频率从25Hz到2kHz的关系曲线13图8-电流路径为手到手或一手到一脚,接触电压从10V至1000V时,百分等级为50 %被测对象的人体总

6、抗阻ZT与频率从50 Hz至2 kHz的关系曲线14图9-人的皮肤状况的变化与电流密度和电流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各区域的详细说明见2.5.4)15图10-接触电压(50 Hz)时,人体总抗阻与接触表面积之间的关系曲线(详细内容件附录D)16图11-50Hz交流电和直流电,从右手到左手的两食指尖的电流路径,接触表面积约为250mm2,人体总阻抗与接触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17图12心搏期间心室易损期的出现 数字表示兴奋传导的后续阶段21图13易损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触发 对心电图(ECG)和血压的影响22图14交流电流15 Hz至100 Hz的效应的时间/电流区域(具体说明,参见表4)22图15直

7、流电流效应的时间/电流区域(具体说明,参见表6)24表1-大的接触表面积,50/60 Hz交流电流路径为手到手的人体总阻抗ZT5表2-大的接触表面积,直流电流路径为手到手的人体总电阻RT7表3-测定人体阻抗表ZT与接触表面积之间关系曲线的电极8表4交流15 Hz至100 Hz的时间/电流区域19表5不同电流路径的心脏-电流系数20表6直流的时间/电流区域24参考文献目录封三 BSI 08-1999版权所有iii英国标准前言本出版文件是由技术委员会PEL/64制订的,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出版的IEC技术报告479-1:1994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指南-第1部分:通用部分。尽管IEC技术报告的内

8、容被认为不适宜作为英国标准进行出版,但其在IEC中属于“基本安全出版物”(参见IEC指南04:1994安全出版物编写和具有安全试点职能和安全组职能的委员会角色指南),鉴于其在IEC中的这一地位,安全相关的其他IEC标准可能有多处参考此IEC技术报告。因此,该技术报告对特定的技术委员会成员以及产品开发相关人员有意义。国际标准(IEC479-1)为2类技术报告,将在1997年9月前进行审核,可选择批准延长出版三年或将其转为完整标准或撤销。使用此文件的任何人员可对如何改进此文件提出建设性技术意见和/或建议,请发送邮件或传真到封底所写地址,与PEL/64的秘书联系。交叉引用与英国标准对应的国际标准IE

9、C479-2:1987PD6519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指南第2部分:1988特殊情况英国标准并未囊括所有必要的合同条款。英国标准使用者应对其正确使用负责。遵守英国标准并不表示可免除法律责任。页面介绍本文件包括封面、封二、第i到第iii页、第1页到第30页、封三和封底。本标准已更新(参见版权日期),可能已插入修正。修正内容如封二上的修正表所示。 BSI 08-1999版权所有38引言本技术报告的目的在于为电击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提供基本指导,以便在制定电气安全要求中使用。为了解释本报告过程中避免错误,必须说明本文中给出的数据主要基于对动物进行的试验以及通过临床观察获得的资料。只有少数短时冲击电流

10、试验是在活人身上进行的。根据从动物研究中所获得的大部分证据,研究数据偏于保守,以至于报告适用于包括儿童在内的生理条件正常的人,而与年龄和体重无关。但是,还需要考虑其他方面,诸如故障的概率、与带电部分或故障部分接触的概率、接触电压与故障电压的比率、已有经验、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在制定安全要求时,例如电气装置内保护电器的工作特性,必须仔细考虑这些参数。之所以采用报告的形式,是因为它汇集了迄今所获得的成果,而这些成果正被IEC第64技术委员会用作制定电击防护要求的依据。考虑到这些成果的重要性,有充分理由使之成为一份IEC出版物,以使需要这种资料的其他IEC委员会和国家,可将其作为导则使

11、用。于1974年发行的第一版IEC479是基于对文献的广泛搜索以及对收到的问卷调查回复的评估。但是,自第一版发行之日起,以针对此课题开展了新的研究工作。工作研究的展开以及对后续出版物更加仔细的分析加深了对电流对生物,特别是人和家畜的效应的理解。本报告适用于主要由电流引起死亡的心室纤维性颤动域。根据最近对心脏生理学和纤维性颤动域研究工作成果的分析,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主要物理参数的影响,尤其是电流持续时间的影响。最近,还进行了关于其他次要物理参数,尤其是电流的波形和频率以及人体阻抗的研究工作。因此,对IEC479的这一修订被认为是必要的,并且应被看作是第2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和演变的结果。1总则1.1

12、范围及目的就通过人体的一条给定的电流通路而言,对人的危险主要取决于电流强度和持续时间。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以下各条款规定的时间/电流区域,实际上并不直接用于电击防护设计,须以时间为函数的接触电压(即通过人体的电流与人体阻抗的乘积)的允许极限值作为判据。由于人体阻抗随接触电压而变化,所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因此需要给出其关系数据。人体的不同部分如皮肤、血液、肌肉、其他组织和关节对电流呈现的阻性和容性分量组成了人体阻抗。这些阻抗的数值取决于若干因素,特别是电流路径、接触电压、电流持续时间、频率、皮肤潮湿程度、接触表面积、施加的压力和温度。本技术报告中所列阻抗数值主要是对尸体和少数活人身上进行

13、测定所得的数据仔细审核而得的。第3条主要以电气装置中最常用的频率为50Hz或60Hz的电流效应相关的研究结果为依据。但是,所给出的数值被认为可适用于15Hz至100Hz的频率范围,在此范围起始端频率的阈值比50Hz或60Hz的阈值为高。本文首要考虑心室纤维性颤动的危险,因此它是在上述频率范围内造成致命事故的主要原因。从直流应用的数量来看,直流发生的事故比预期的要少得多,只有在其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例如在矿井中,才会发生致命事故。部分原因是被抓住的直流带电体较易于摆脱,以及当电击持续时间大于心搏周期时,直流电流的心室颤动阈比交流的要高得多。由于电流的兴奋作用(对神经和肌肉的刺激作用、对心室心房的诱

14、导作用或心室纤维性颤动)与电流强度相关,尤其是在接通和断开电流时,这导致了交流和直流对人体效应的主要差别。为了得到相同的兴奋性作用,在等强度下,直流电流量较交流电的大2到4倍。1.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规范性文件中所包含的条款,通过在本文中引用而构成本技术报告的条款。本报告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规范性文件都会被修订,鼓励根据本技术规范达成共识的各方探讨使用以下所示规范性文件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EC及ISO会员皆保留有当前有效国际标准的登记簿。IEC479-2:1987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第2部分:特殊情况1.3定义本技术报告应用以下定义。1.3.1人体电阻抗1.3.1.1人体的内阻抗(

15、Zi)与人体两个部位相接触的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不计皮肤阻抗。1.3.1.2皮肤阻抗(Zp)皮肤上的电极与皮下可导电组织之间的阻抗1.3.1.3人体总阻抗(ZT)人体内阻抗与皮肤阻抗的矢量和(见图1)1.3.1.4人体初始阻抗(Ro)在接触电压出现瞬间,限制电流峰值的电阻。1.3.2在15Hz至100Hz范围内的正弦交流电流的效应1.3.2.1感知阈通过人体能引起任何感觉的电流的最小值1.3.2.2反应阈引起肌肉不自觉收缩的电流的最小值1.3.2.3摆脱阈人手握电极能自行摆脱电极时接触电流的最大值1.3.2.4心室纤维性颤动阈通过人体能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的电流最小值1.3.2.5心脏-电流因数F电流通过某一路径在心脏中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电流密度)与该等量电流通过左手到双脚时在心脏内产生的电场强度(电流密度)之比。注:在心脏内,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