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韵书的缺陷与中古韵母系统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372356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韵书的缺陷与中古韵母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代韵书的缺陷与中古韵母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代韵书的缺陷与中古韵母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古代韵书的缺陷与中古韵母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古代韵书的缺陷与中古韵母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韵书的缺陷与中古韵母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韵书的缺陷与中古韵母系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代韵书的缺陷与中古韵母系统王义然音韵学界把汉唐之间称为中古时期。中古时期,杨雄的方言和许慎的说文解字相继问世,国人开始重视汉语语音的研究。特别是魏晋以来,人们编纂韵书,创造反切注音方法,创制字母,编制等韵图,音韵学研究热火朝天。然而,正在这一热潮还处于持续状态的时候,人们却隐隐感到,似乎发生了一场语音演变。到宋代末期,问世不久的广韵与当时的实际语音就大相径庭,连科举考试中的韵文写作都不能直接按广韵去评判。至今人们对历代韵书与实际读音不符的问题,仍感大惑不解。不少论著,都用语音演变作解释。最近,笔者潜心研究中古语音的韵母系统,发现历代韵书存在共同的缺陷,并在分析这些缺陷的过程中,找到了前人对

2、中古韵母系统的正确归纳,揭示出中古语音韵母系统的本来面目,证明了中古语音与现代语音是基本一致的。故撰此文以告世人。一、历代韵书的共同缺陷1、韵书的起步与发展。韵书是分韵编排的字典,采用反切注音,按韵分部,为写作韵文者检查押韵之用。最早的韵书是魏李登的声类 、晋吕静的韵集 ,久已不传。魏晋之后韵书编纂形成高潮。隋代陆法言编纂切韵 。 切韵是六朝韵书的集大成者,被学界一致推定为重要的音韵学著作,是中古语音的典型代表。 切韵出现之后,六朝韵书逐渐销声匿迹。唐代孙愐为切韵增字加注而作唐韵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 ,陈彭年(9611017) 、丘雍等奉诏重修切韵 ,在切韵 、 唐2韵的基础上,

3、增字加注,更名为大宋重修广韵 ,简称广韵。 切韵 、 唐韵均已失传,一脉相传的广韵至今尚存。广韵是韵书发展鼎盛期的标志,也是历代学者研究中古语音最重要的参照。2、韵书的韵目和韵部。韵书的分部方法是,凡同声调、同韵的字便是一个韵部。每一韵部,取其中一字作标目,称为韵目。按照这种编排方法,如果不考虑声调因素,每一个韵目就应当对应着一个现代意义上的韵母。但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中古时期的韵母系统一直扑朔迷离。韵书的部目划分,从一开始就非常繁杂,后经多次增补,越来越繁杂。 切韵原书久佚,近几十年发现几种唐写本韵书,人们据以考定原书共分一百九十三韵:平声五十四,上声五十一,去声五十六,入声三十二。而广韵

4、全书共分二百零六韵:平声五十七,上声五十五,去声六十,入声三十四。广韵把韵书的分部扩充到了极致,它与实际读音的不符也充分显示出来。于是,直接参与编纂广韵的丘雍等人又编著韵略 ,只取广韵中的重要字作韵目,以备当时科举考试之用。至宋仁宗时,丁度(9901053)与李淑等人,又奉诏刊修韵略,改称礼部韵略 ,改并广韵独用韵为同用韵达十三处之多,成为礼部科举考试的官方用书。宋金时期,为了科举考试对韵文用韵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金人在平水(今山西临汾市)出版了一批官版韵书,将礼部韵略同用之韵悉数合并,成为 106韵。宋末刘渊据此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公元 1252 年)记述此事,后人把 106 韵称为平水

5、韵。平水韵成为近代人们作诗押韵的依据。3、历代韵书的致命弱点。从广韵 ,到韵略 ,直到平水韵的出现,不过短短二百多年, 广韵的韵部就被斧削近半。这一事实充分证明,历代韵书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就是部目划分重叠。 切韵把汉字音节的韵分为一百九十三部,已经够多,3经唐韵和广韵的增补,达二百零六部之多,使韵部的划分严重脱离了汉语语音的实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出现了平水韵。平水韵合并压缩了一百个韵部,但仍没有彻底解决韵部重叠的问题。正如辞海在解释“韵书”这个词条时所说:“切韵一系的韵书,无论如何改编,都不合实际语音。 ” 本来,韵书按韵分部,以韵为研究核心,而韵书的编纂者却恰恰在这个核心问题上出了偏

6、差,使韵书韵部重叠越来越严重,使中古语音的韵母系统越来越模糊不清。二、韵书韵部重叠的证明用现在的眼光看,历代韵书韵部的重叠,是非常直观的。但往往越是直观的问题,越是难以进行严格的逻辑证明,特别是那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命题,尤其是这样。因为我们必须到古代去寻找根据。笔者完成这一命题,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首先,根据反切注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的基本原则和形声字的构成原理,归纳出证明同韵母关系的三条公理,然后,根据这三条公理,整理出若干同韵母链条,用这种链条去说明某些重叠的韵部在古时候就属同韵。这三条公理是:1、被反切字与它的反切下字必然同韵母;2、反切下字相同的字必然同韵母;3、具有迭韵类(包括全

7、同类)形声字声旁关系的字必然同韵母。所谓同韵母链条,就是笔者从唐韵和广韵注音中整理出来的用于证明同韵母关系的一种字串。在这种链条上,任意相邻两字,或者一个是被反切字,另一个是它的反切下字;或者两个字的反切下字相同;或者两个字存在迭韵类形声字的声旁关系。因为任意相邻两字都至少符合上述三条公理中的一条,所以,这种链条对同韵母关系具有双向对称的传递性,是证明同韵母关系的充分条件。下面便是笔者整理的六个同韵母链条。东(德红切)-工(古红切)-贡(古送切)-弄(卢贡切) 14-粽(作弄切) (广韵)-宗(作冬切)-冬(都宗切) 证明“东、冬”同韵母。寒(胡安切)-干(古寒切)-珊(苏干切)-删(所奸切)

8、 2证明“寒” 、 “删”同韵母。先(苏前切)-前(作先切)-煎(子仙切)-仙(相然切) 3(广韵)证明“先、仙”同韵母。萧(胡彫切)-僚(落萧切)-憭(力小切)-小(私兆切) 4-肖(私妙切)-宵(相邀切)-蛸(所交切)-交(古肴切)-肴(胡茅切) 证明“萧、宵、肴”同韵母。庚(古行切)-瞪(直庚切) (广韵) -登(都腾切)-證 5(诸应切)-芿(而證切)-仍(如乘切)-蒸(煮仍切) 证明“庚、蒸、登”同韵母。送(苏弄切)-粽(作弄切) (广韵)-综(子宋切) (广韵) 6-宋(苏统切) 证明“送、宋”同韵母。这些同韵母链条,是针对广韵韵部中的重叠现象编制的。可以证明广韵韵部中,平声上卷的

9、“东”与“冬” , “寒”与“删” ;平声下卷的“先”与“仙” , “萧” 、 “宵”与“肴” , “庚” 、“蒸”与“登” ;去声卷的“送”与“宋”等等,都属于同韵重叠。应当指出的是,以上同韵母链条所采用的反切注音,除少数来自广韵 (已注明)外,其余都来自唐韵 。这说明,从切韵到广韵 ,这些一脉相传的韵书,其部目的划分与对汉字读音的标注是自相矛盾的。也就是说,这些部目不仅现在看来是重叠的,在当时看来也是重叠的。在广韵的韵部中,还有更直观的重叠现象,不需同韵母链条就可以证明。如平声下卷的“青”与“清”和上声卷的“董”与“肿” 。 “清”字是以“青”字为声旁的全同类形声字,造字时就是按声韵全同来

10、对待的,至今这一性质仍没有改变。而广韵却把它们确定为不同的韵部,是很明显的重叠。 “肿”字的繁体字是5“腫” , “董”与“腫”都以“重”字作声旁,造字时就属于叠韵类形声字,现在仍属于叠韵类形声字, 广韵也把它们确定为不同的韵部,也是很明显的重叠。广韵韵部的重叠,说明了广韵的部目划分与它所标注的反切注音自相矛盾。而自相矛盾的东西肯定不是真理,必然会脱离汉语语音的实际。对此,前人早有发现。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吴棫(约 11001154)撰韵补一书,列举大量事例,说明古人作诗不同韵部的字可以互相叶韵,并由此引出古韵通转之说。这是对广韵韵部划分的早期否定。可惜的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吴氏未能弄清这

11、种古韵通转现象的本质方音取韵。也就是古人作诗都是按照各自的方言语音叶韵。因而,古韵通转之说只是让人看到了广韵韵部划分存在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里特别强调指出,平水韵虽然对广韵韵部进行了大合并,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韵部重叠的问题。以上证明的重叠,有些在平水韵中依然存在。如“东”与“冬” , “董”与“肿” , “送”与“宋”等等,这些韵母和声调都相同的字,仍然在平水韵中充当不同的韵目。这说明,平水韵的厘定者,对广韵韵部的合并仍然未得要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历代韵书部目重叠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从分类学的角度看,这些韵书都犯了一个大忌,存在着严重的子项相容。学界一直把广韵的韵部

12、划分当作经典,当作研究种古语音的基本依据,实在不该。三、对造成韵部重叠的原因分析对历代韵书韵部的重叠,从来就有不同观点。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观点,认为中古时期的韵是分得非常精细的,分韵时并不重叠,只是由于后来语音演变,人们已经分辨不出有些韵部之间的差别,使韵文写作变得很困难,所以才有了平水韵的大调整。6对这一观点,笔者不能苟同。由前面的证明可以看出,历代韵书的部目划分与其对汉字的注音是自相矛盾的。这种自相矛盾足以说明韵部的重叠是原发性的,不仅现在看来是重叠,当时看来也是重叠。只不过韵书对汉字的注音数目繁多,且又分散地存在于字书中,人们不能直接看到这种自相矛盾,所以,很少有人去分析这些矛盾,才使这

13、种重叠以神秘的姿态堂而皇之地延续下来。笔者认为,语音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不同地区、不同语音个体之间,会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但有些差异是十分微小的,不具有音韵学上的区别意义。出于准确反映古代语音实际的动机,分部尽量精细,是韵书编纂者的初衷。但是,由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握韵书的研究对象,没有把“韵”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搞清楚,使这种过于精细的划分失去了标准,把一些不同语音个体之间,不具有韵的区别意义的微小差异,当成了划分韵部的根据。用现代音位说去分析,也就是把本属于同一音位的音位变体当成了不同的音位。从而,使韵部的划分精细而不精确,脱离了汉语语音的实际,也背离了编纂者的初衷。韵书的编纂

14、者基本概念不清,集中表现在诗韵(韵摄)和字韵相互关系的颠倒上。我们必须承认,现在把汉字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这是对汉字音节构成的科学、全面的归纳。这三个方面已经包含了构成汉字音节的全部内容。为了表述上的便利,这里,把韵母加声调叫做字韵,把写作韵文押韵的韵叫做诗韵。从开始编纂韵书的目的看,韵书的“韵”这个概念指的应当是诗韵。而诗韵,归根到底,就是写作韵文时韵脚用字的韵。所以,诗韵以字韵为基础,隶属于字韵,包含在字韵之中。离开了字韵,诗韵就无从谈起。在数量上,诗韵永远小于字韵,绝对不能大于字韵。实践中,整个韵母完全相同的字才叫同韵字,而写作韵文,不要求韵脚用字的韵母完全一致,只要韵腹和

15、韵尾相同就算同韵。如现代汉语拼音中的 an、ian、uan、an 和ang、iang、uang 等,在作诗时,都理所当然的算作同韵。因而,7不管韵书的分部是粗还是细,都不能有韵母加声调仍然包含不了的东西。也就是说,韵母和声调都相同的字,不能在韵书的韵部中并存。韵书的编纂者却恰恰没有看到这一点,出现了韵母和声调都相同的字充当不同韵目的奇怪现象。除了基本概念不清之外,未能正确认识方言现象,也是导致韵部重叠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在古代社会,客观存在的语音都是方言语音。而方言语音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字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读音。如“外”有的地方读“未” , “回”有的地方读“徊”等等。因而,一个

16、字在不同地区会表现为不同的韵。本来,编纂韵书的过程,应是一个本着从众原则,从纷繁的方言语音中归纳共同语的过程,是一个求同的过程。但是,由于受历史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韵书的编纂者从一开始就走到了相反的方向。他们在对韵进行分部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诗经等经典中存在的方言语音的差异上,使韵书的编纂目的由归纳共同语变成了试图函概所有方言语音的差异,求同的过程变成了求异。一些字本来属于同一韵,由于方言读音的不同,便被分在了不同的韵部。这便是造成切韵一系韵书韵部重叠的根本原因。四、蹒跚起步的等韵学敦煌所出唐人写本中,有唐末僧人守温关于音韵学方面的残卷,中有“三十字母”及“四等轻重例”等,不但确证守温首创字母之说,又知其为等韵学的创始者。由梵语音理而引发的等韵学,实际上就是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