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掌门1对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372316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天门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掌门1对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天门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掌门1对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天门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掌门1对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天门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掌门1对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天门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掌门1对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天门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掌门1对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天门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掌门1对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湖北省天门市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掌门 1 对 1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2 分)贻误( ) 忍俊不禁( )2词语填空。 (4 分)束手无( ) 不解之( ) 家( )户晓 ( )长莫及3用行楷将“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抄写在下面方格中。 (2 分)4默写填空。 (10 分)(1)采菊东篱下, 。 ( 饮酒 )(2)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3)最是一年春好处,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烽火连三月, 。 (杜甫 )(5) 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6)辛弃疾在西江月中,用嗅觉

2、、听觉捕捉景物特征,写出了丰收景象的句子是 , 。5修改病句。 (2 分)真正的勇士是倒了又能够顽固地爬起来的。6 繁星 、 春水是著名女作家 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是繁星 、 春水的主题歌。 (2 分)7综合性学习。(8 分) 中国的“老玩意儿”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沉淀。为了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以“走近中国的老玩意儿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请你为“探访家乡的老玩意儿 ”调查问卷设计一个调查问题,并写明相应的调查对象(不要出现家乡的真实名称) 。 (2 分)问题: 2对象: (2)下面是某小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围绕

3、“中国的老玩意儿得以传承的原因”整理出两条主要信息。 (3 分)【材料 1】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室内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室安泰的祈盼。【材料 2】中国各地的灯彩花色众多,风格各异:冰灯晶莹剔透,纱灯流光溢彩,宫灯端庄稳重它们无不具有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灯彩为婚寿吉庆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象征物。【材料 3】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同桌小明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对本

4、组的研究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大家推荐他在全班展示学习成果,胆小的他却反复推辞。你鼓励他说:“ 。 ”(3 分)二、阅读与探究(40 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 分)包 拯 脱脱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

5、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日:“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3”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庭:官署)B务敦厚(务:追求)C恶吏苛刻(恶:凶恶)D闻者皆惮之(惮:畏惧)9下列“之”所指代的内容

6、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第归,杀而鬻之(指代牛)B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指代包拯)C闻者皆惮之(指代包拯)D京师为之语曰(指代包拯的做法)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 分)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11文章第段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的作用是什么?(4 分)(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4 分)骆驼寻宝记(节选)现在,这条寻宝的大道上没有什么热闹可看了,能够看到的只有在一瘸一拐走路的双峰骆驼。这是一头身姿雄伟的骆驼。a他经常背着堆积如山的重物,忍饥耐渴地在长着一丛丛红柳的茫茫沙漠里行走,就像一艘游艇航行在黄沙滚滚的瀚海之中。骆驼在禽兽国里,是个非常出色的马拉松长跑家,人们称赞他是“沙漠

7、之舟” 。可是他很谦虚,从不大喊大叫,只是默默地走着。鹦鹉好奇地问骆驼怎么变成了跛子。骆驼说他去年冬天送一位旅客过大沙漠时遇到大雪冻坏了一条腿。鹦鹉想,b跟这个又傻又瘸的家伙一同去寻宝有什么滋味?旁人看了又该怎么说呢?于是她展开红黄绿色交织的彩羽,头也不回地飞走了。路过果树林,看到啄木鸟正在树干上捉虫子,好像医生在给大树看病,鹦鹉想:这才配做我寻宝的伴侣呢。旅途上有个随身的私人医生该多好!她饶舌地邀请啄木鸟一同去寻宝。啄木鸟十分冷淡地说:“你去寻你的宝贝,我看护我的森林。我的宝就在这儿。 ”鹦鹉碰了一鼻子灰。骆驼实在困倦了,不知不觉在软绵绵、绿茵茵的草坪上趴下来睡着了。他朦朦胧胧地4觉得那住神

8、秘的仙女又从湖面上飘然而来,劝他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安家落户。c骆驼说,如果留在这儿享福,而扔掉了吃苦耐劳改造家乡的志气,就等于“得宝失宝” ,他不能这样做。仙女笑了。她本是想试探试探骆驼的,听了这话,心中充满了敬意:d“您的故乡有像您这样热爱家乡、正直无私的好公民,今天的沙漠,明天就会是万紫千红美丽富饶的好地方。 ”仙女尊敬骆驼,把“你”改称“您”了。 “好吧,您喜欢的宝,都在这篮子里了。路远,我送您一程。 ”骆驼正想说:“谢谢!别送了”话还没说出口,奇怪的事情突然发生了,他的身体被云层托在空中,只听耳边风声呼啸,转眼间,他已经平稳地降落在戈壁滩南面的一个绿洲上了。骆驼很高兴,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家

9、乡。燕子在南飞的路上无意间望到了骆驼,只见他长颈上系着红绸巾,两座驼峰中间搁着玲珑精 致的篮子。燕子动了好奇心,想要看看骆驼到底寻到了什么“宝” 。他回环往复地低飞在驼峰上空,看了又看,大为惊异:在篮子里面放着的只不过是一些保水源、耐盐碱的胡杨,沙地造林的沙枣,耐旱、耐碱、耐寒的罗布麻,以及沙芦草、芨芨草、梭梭草和骆驼刺的种子。燕子愣住了,嘘!这算什么宝?他转念一想,便醒悟过来了。骆驼寻到的不是使自己养尊处优的宝,而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宝。 鹦 鹉 听 说 骆 驼 寻 到 了 真 正 的 无 价 之 宝 , 羡 慕 得 要 死 , 她 追 问 燕 子 : “难 道 是 天 方 夜 谭 里 苏 丹

10、皇 冠 上 的 那 颗 夜 明 珠 ”燕 子 鄙 夷 地 说 : “你 太 小 看 他 了 ! 世 界 上 什 么 样 的 人 寻 什 么 样 的 宝 。骆 驼 寻 的 是 变 沙 漠 为 绿 洲 的 宝 ! ”鹦 鹉 又 惊 愕 又 惭 愧 , 脸 蛋 涨 得 通 红 , 拍 拍 翅 膀 , 没 趣 地 飞 走 了 。这时候,骆驼和他的同伴们,正越过一道道长长的沙梁1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顶是( ) (3 分)A第段“热闹”指众多动物纷纷踏上寻宝之路而又全都半途而废的情景。B第 段 “一 瘸 一 拐 ”写 骆 驼 带 伤 上 阵 , 通 过 增 加 骆 驼 寻 宝 的 困

11、难 来 突 出 骆 驼 的 执 著 精 神 。C第 段 “我的宝就在这儿”中的“宝:指啄木鸟把看护森林当作自己的宝。D第 段 “又惊愕又惭愧”写出鹦鹉为自己寻不到宝而感到羞愧难过的情态。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a句形象地表现了骆驼吃苦耐劳的特点。这是从正面刻画骆驼的形象。Bb句表明:鹦鹉寻宝也是为了服务于他人。Cc句说明骆驼寻宝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改变沙漠的面貌。Dd句以仙女的话赞扬骆驼的崇高品质,突出了骆驼寻宝的意义。 14下列对选文至段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 (4 分)A选文主要叙述骆驼寻到了大家羡慕的“宝” 。B选文主要写仙

12、女给骆驼送来了他想要的“宝” 。C选文主要说明骆驼为什么要寻“宝” 。5D选文主要写骆驼历尽艰辛最终寻找到了他想要的“宝” 。15从骆驼身上,你得到了哪 些启示?写出两点。 (4)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6 分)泥 鸟 李成我不知道,在现在的乡村里是不是还能看见乞丐,但在 30 多年前,那是有的。乞丐个个破衣烂衫,拄着竹棍,拿着破碗,挨 户乞讨。村里的儿童常跟在乞丐身后,又是奚落,又是叫骂,甚至用手去拽他们的衣襟;用土块去砸他们。我当时就想,一个人沦落到如此地步,真是够可怜的。那天傍晚,我家门口就出现了这样一个乞丐。黧黑的面庞,散乱的头发,背着破布囊,腋下夹着竹棍和破碗。他的身后,也跟着一群

13、乡村的孩童,但他不急不恼,而是温言相劝。孩子们看他这样,也就没有过激的行动了,只是远远地跟着看。转到村头,天已经黑下来了。他问我们这些孩子:“我知道村边上有一间空着的牛栏房,我是不是可以去那儿打发一夜?”他并且许诺,送给孩子们一人一件礼物。他还有礼物送人?孩子们都不相信。但是,因为对他生起了一丝好奇,我们就跟着他,一起往破砖砌的牛栏走去。到了那儿,他把破布囊扔在草地上,转身从一个破衣兜掏出了半截蜡烛和一盒火柴。他在地面上找到了一块土砖,就把蜡烛放在上面,擦燃火柴点亮。破烂的牛房里,就升起了一片红红的光。他坐下来,也招呼孩子们坐下。他还摸出了半截香烟,就着烛火点着,美美地吸了一口。然后,他对孩子们说:“你们快去拿一坨黏一点的泥来。 ”好几个孩子去取泥,泥取来了,他放在手里捏着。一会儿,这坨泥巴就变得像块面团了。他撕下一小块泥,放在掌心,双手相碰,手指不停地捏动,在我们还没有看真切时,一只公鸡就挺立在他的手掌上,那高高的鸡冠,那有着尖喙的鸡头,那翅膀与鸡爪,简直像真的。他把公鸡递给近旁的一个孩子,又伸手去取一块泥,三下两下,又是一只鹅出来了。接下去,是小猪、小猴、小狐狸,一个个都惟妙惟肖,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