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370898 上传时间:2017-10-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与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与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与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与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与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与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汉字的结构与演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汉字的结构与演变通论:关于文字的知识,很重要。1.汉字的结构与演变2.汉字的结构与词义探索3.古书的用字。本课常识共讲三个大问题:一、汉字的性质。二、汉字的结构。三、汉字形体的演变第二个问题最重要。重点提示:一、汉字的性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口语的要素有两个:语音和语义。文字也有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的形体结构是通过描写事物的外形或勾画事情、动作的情境来反映词义。最早是象形字,手段不断增多,又有了指事,会意字。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是用义符和声符拼合的方式来反映词义,这就是形声字。汉字是因义构形,它所记录的词义,可以从字形中来探求。这是就是汉字的形义统一规律

2、。二、汉字的结构掌握汉字的构形规律,才能通过字形分析本义。六书:是汉代人根据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分析造意的方法。重点是前四书造字之法。后二书一般了解。每一书的定义要理解记住,例字更要记住。(一)象形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的轮廓来构拟字形的造字方法。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 诘诎犹言直、曲,是说象形的造字方法是描绘物体的轮廓图形,随着物体外部的轮廓而确定线条的直兴曲。(二)指事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见意,上下是也。 ”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如“上、下、一、二”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的指事符号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所谓指事,含有标识事

3、物、指明事物的意思。指事字所记录的词义无法用单纯的象形手段构拟字形,因此用指事性或区别性符号来提示。(三)会意会意是根据事物问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风指撝,武信是也。 ”“类”指事类, “谊”同“义” , “指撝”的意思是“旨意” 。会意就是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新义的造字法,这种组合造字,在造字法上是一种进步。会意字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形合会意字;第二种是义合会意字。(四)形声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所谓“以事为名” ,即根据事类(指意义)而造成或选取一个字作为义符,再取一个读音相同或

4、相近的字来标声,即取譬相成,构成新字。 “江” “河”二字,原本是为专指长江和黄河而造的字,由于江河均属水类,所以都用“水”来作义符,然后又根据口语中“江” “河”的发间分别选取了读音相当的“工” “可”来作声符。1.形声字的类型最早的形声字是在原有的象形字上增加声符构成的。原有的象形字本来已经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增加声符,是对原字的读音起一种强化作用。后来的形声字是为了分化词义而增加义符构成的。2.形声字义符的表义特点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字义即词义所属的范围,而不能标明这个字所记录的词的具体词义。义符既然只是表示词义的范畴,那么范畴可以有大小宽窄之别,因而同用一个义符的诸多形声字,其具体含义虽

5、然彼此相关联,但是这种关联可能是相同、相近、相通,也可能是相逆、相反。3.义符和声符在形声字中的位置分析在形声字的结构中,义符和声符的位置是多种多样的。4.省声字和省形字为了字形结构的匀称或出于简化的目的,省去字的形符或声符的一部分,这类字被称为省形字或省声字。(五)转注许慎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由于许慎对“转注”的解释过于简单,因此人们对许慎这段话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术界通常认为“转注”指的是汉字孳乳的一种方式。即某一个字由于意义的引申而产生分化字,分化字之间就是转注的关系。 “建类一首” ,是指源字兴分化字义类相同,用同一部首;“同意相受”指两个字的意

6、义具有引申关系。(六)假借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假借和转注一样,也不是汉字结构的类型。只是补足早期字不足的一种手段,或者是因为有些虚词无法造字,只好借用一个兴该词同音的字来记录。三、汉字形体的演变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今文字阶段:隶书、楷书。(一)殷商甲骨文形体特点:笔划瘦削,多有方折,刀笔很浓。甲骨文主要是象形文字。例字要记住。(二)西周金文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中新的象形很少出现,形声字大大增加。(三)战国文字“战国文字”是根据文字的通行时代而命名的,是对战国时代周王室的和各诸侯国所有的品类文字的统称。(四)小篆小篆象形性减弱,符

7、号性增强。小篆的线条粗细均匀,分布均衡,由象物性线条演变为符号化线条。为汉字向笔划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五)隶书将篆文的圆转笔道改为方折笔划。隶变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很大。A. 使得许多部首的形体简化了。B.简省或讹变。C.混同。(六)楷书去掉隶书的蚕头雁尾和波势挑法,变成“横平竖直”的完全符号化的笔划。文选夫子至于是邦也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兴?抑兴之兴?”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兴?”重点提示:实词:义:邦、与、夫子、让。虚词:于、是、其、之、与、抑、之、其、乎文字:与后作“欤”注释:1.本篇选自论语?学而 。题目为

8、后加。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论说文集,主要记载了孔子的言行,约成书于战国初期。2.子禽:孔子弟子,姓陈名亢。子贡: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3.“兴之”的“兴”表示“给兴” ,动词;另两个“兴”是表揣度的疑问气词,多用在选择问句后,可译为“呢” ,后作“欤” 。抑:转折连词,可译为“还是”4.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共度、节俭、谦逊5.其:句首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诸:补充音节,无义。乎: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于” 。贫而无谄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禩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兴?”子曰:“赐也,始可兴

9、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提示:实词:谄、切、磋、琢、磨虚词:而、也、其、之、也、斯、与、矣、诸、者句法:1.宾语前置:其斯之谓与2.活力:始可与言诗已矣。文字:通假:“无”通“毋”注释:6.本篇选自论语?学而 。题目为后加。本篇记载了孔子教育弟子在人格上应该安贫乐道,在学习上应该能够举一反三。谄(chn):奉承巴结。7.切、磋、琢、磋:分别是加工骨器、象牙、玉器、石器的过程的名称。8.斯:供词,此。本句为宾主前置, “斯”作“谓”的前置宾语,用代词“之”复指。9.赐:子贡的名。子贡是孔子的弟子,故孔子称其名。在论语中,孔子称其弟子皆称名。10.兴:介词,同,跟,省略了宾语“之” 。11.

10、诸:“之于”的合音。之,代词,这里指子贡。于,介词,引进动作涉及的对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提示:实词:踰、矩虚词:而、于文字:“有”通“又”注释:1.本篇选自论语?为政 。题目为后加。孔子谈自己在每个年龄段所达到的境界2.立:批学问品德达到一定的境界,能在社会上立足。3.惑:迷惑,胡涂。耳顺:听见什么都觉得习以为常了,不再感到什么话会逆耳了。4.不踰矩:不会超越法度。矩,法度,常规。哀公问社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

11、往不咎。 ”实词:社、遂、谏、咎虚词:于、以、既注释:5.本篇选自论文?八佾 。题目为后加。本篇记载了鲁哀公问宰我,祭祀土地神时,用什么木料做牌位的事情。宰我:姓宰,名予,字子我,孔子学生。社:土地神,这里指社主,即社神的牌位。6.周人以栗:周朝人用栗子树制作社主的牌位。7.遂事:已为既成事实的事情。遂,成。谏:下级给上级提意见。8.既:副词,表已然状态,已经。往:过去的(事情) 。咎:责备。我未见好仁者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提示:实词:恶、尚、加虚词:者、无以、

12、其、乎、盖句法:宾语前置,我未之见也。注释:9.本篇选自论语?里仁 。题目为后加。本篇记载了孔子谈“好仁”兴“恶不仁”应该达到的境界,慨叹当时致力于仁的人难得一见。10.好:喜欢,喜好。恶:讨厌。者:特殊代词,指代“的人” 。11.无以:没有什么用来。尚:动词,加在之上,即超过。之:代词,指代“好仁者” 。12.矣:语气词,相当于“也” 。13.加:凌越,超越。14 盖:句首语气词,表示揣度,可译作“大概” 。我未之见也;宾主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置于动词“见”前。之,代词,指没有足够的力量行仁义之事的人,孔子的意思是人人都有能力做仁义之事。女与回也孰愈子谓子贡曰:“女兴回也孰愈?”

13、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兴女弗如也。 ”提示:实词:女、愈虚词:以注释:1.本篇选自论语?公冶长 。题目为后加。在孔子心目中的好学生能够“闻一知十” ,他慨叹一般人难以达到。2.女(r):你,第二人称代词。孰:疑问代词,谁,哪一个。愈:胜过。3.也:句中语气词,表示提顿。赐:子贡自称。颜渊季路侍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提示:实词:侍、盍、共、伐、施虚词:尔、与词类活用:安、信、怀注释:5

14、.盍(h):“何不”的合音。尔:第二人称代词。古代汉语中代词单、复数同形,此为复数,你们。6.愿:希望。 “轻”字是衍文,即古文在传抄过程中误增的字。裘:皮衣。共:共享。7.敝: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旧。之:代词,指代车马和衣裘。憾:抱怨,不满。8.无:与“毋”通用,不要。伐:自夸,自我表白。施:夸大。劳:功劳。9.安: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安逸。信:动词使动用法,使信任。怀:归附。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注释】1本文选自论语?季氏 。本文记录了孔子针对

15、“季氏将伐颛臾”一事,批评辅佐季氏的冉有、季路的失职,表现孔子反对兼并,反对贪欲,主张平均、和睦、安定的治国方略和以道德力量感化附属小国,反对武力征讨的对外政策。2冉有和季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见(xin):请求接见,求见。3事,指军事。4求:冉有的名。无乃与:由情态副词“无乃” 与疑问语气词“与”构成的固定格式,是委婉的反问句,可译作“恐怕吧” 。尔是过:宾语前置, “尔”作动词“过”的前置宾语,用代词“是”复指。尔,第二人称代词,你。过,动词,责备。5夫(f) :句首语气词。东蒙主:东蒙山的祭主。东蒙,山名,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主,祭主,即被祭祀者(死者)的替身。6是:指示代词,指

16、颛臾。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是祭祀谷神和土神的祭坛。有国者必立社稷。国亡,社稷被覆盖起来废掉,故社稷为国家的象征。这里指鲁国。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为什么。为:语尾助词。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注释】7夫子:季康子。8周任:古代的史官。陈力:摆出力量,即量力。陈,陈列,摆出来。就列:走向职位。就,靠近,走向。9危:不稳定,这里指盲人走路不稳。持:把着。颠:跌倒。扶:搀着。相(xing):扶着瞎子走路的人。10兕(s ):独角犀。柙( xi):关猛兽的笼子。是:指示代词,作主语,可译作“这”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