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名词解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370574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名词解释(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典论论文:1 中国文论史上的第一篇文学批评文章;2 曹丕在论著中反对古来“文人相轻”之习气,论及有关文学价值、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文体、文学批评的态度等问题,将文章提到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高度,并提出了“气”说的美学范畴。2玉台新咏:徐陵奉萧纲之命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十卷,选录自汉迄梁的诗歌660 余首,其中多为五言四句的小诗,成为后来五绝之前身,风格上宫体情调颇明显。 玉台新咏之收录对 文选有所补充。3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是由东汉班固创作。有 12 本纪、8 表、10志、70 列传四个部分组成,全书共 100 篇,八十余万字。主要记载高帝元年(前 206)到王莽地皇四年

2、(23 年)的历史,目的是宣扬 “汉德” 。汉初史实,多承 史记之义,并进行一些裁剪、订补。4后汉书: 南朝范晔所撰,全书纪十卷,列传八十卷。范晔其人不满现实,不肯媚事权贵这在其著中表现为“贵德义、抑权势 ”的进步倾向。书中首列 文苑列传 ,记录后汉作家事迹。他最自负的是书中序论,骈文体式,笔势纵横,整齐密丽,后多为文选收入。5诗品: 作者钟嵘,成书于齐梁,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讨论五言诗的专著,语言骈散相间,把自两汉至梁代的 122 位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对每一位诗人以扼要品评,指出其诗体的本源。提出了“ 自然英旨” 、 “直寻”的吟咏性情观。6文选: 是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诗文总集。以萧统

3、的文学观为指导,并在其实际主持下完成。共三十卷,以文体和体裁分类,共分三十七体,收录秦以前至梁代的作家130 人,作品 514 篇(一题数篇按一篇计) 。 文选不仅收集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起到保存和流布的作用,而且提供了文学范本,对于推动文学沿着自身的轨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文心雕龙: 成书于南梁,作者刘勰,是中国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全书 50 篇,分为上下两编。上篇阐明文学的本源,指出文学创作应该取法的规则;下编主要是批评,涉及到作家作品及时代风气以及批评态度和方法。8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它按德行 、 言语 、 政事 、 文学等三十六门,反映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揭露魏晋时期的黑

4、暗社会、腐败政治以及统治集团的残暴和荒淫。其内容体现了当时一些真实的社会史实和文学思想,具有史料价值。语言精练,简约含蓄,隽永传神,以短小文字突出事件的中心,以特征性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对后世的小说、戏剧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9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最长的叙事诗,也是中国叙事诗的代表作。它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因受礼教迫害而被迫分离,最终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诗中对人物的描写曲尽其妙:刘兰芝的贞刚,焦仲卿的温厚,焦母的霸道,刘兄的势力,无不入木三分。此外,个性化的对话和恰如其分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的高明叙事技巧。10搜神记: 是东晋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作者干宝,今本二十卷。所谓

5、“志怪” ,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 搜神记 ,具有完整的结构,离奇的故事,浪漫的想象,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注意细节描写以及对话的生动。对后世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11陌上桑:汉乐府民歌,属相和歌赋,五言。题目出自郭茂倩的乐府诗集 ,又叫艳歌罗敷行 , 日出东南隅行 。诗歌通过罗敷拒绝使君调戏故事的叙述,歌颂了她坚贞的品质和不慕权贵、敢于反抗的精神,鞭挞了上层人物的荒淫,表达力劳动人民维护自己爱情与家庭生活的凛然正气。12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为东汉赋家.13 永明体: “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永明

6、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其时,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诗人们便利用这个规律来写诗,创作时讲究“四声” “八病”和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手法。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14 宫体诗: 宫体诗发端于齐梁之际,萧纲时达到全盛。今人考证“宫体诗”因萧纲入主东宫而得名。内容上多写妇女、男女之情,或者咏物游戏、游宴登临。创作上重声律、求技巧,从咏物走向咏人,刻画精工,细致入微。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靡丽。15 七体:形成于枚承的骚体赋七发 。七发就是说七事以启发太子,并以七段文字构成文章的本体。这种结

7、构引起来后代的诸多模仿, 文选遂将这些著作单列,命名为 “七体” 。16 玄言诗:魏晋玄学风盛,玄学对文学之影响,产生了玄言诗。诗人以玄言入诗,诗述玄理。西晋以玄言入诗者不多,玄言诗的代表人物为东晋时期的孙绰、许询。 诗品序评曰:“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但是玄言诗对后来山水诗的出现也有积极的意义,如孙绰的秋日诗 ,借山水抒情,写自己逍遥林野的生活,已经没有多少玄味。17 骈文: 骈文是南北朝时期出现并流行的一种文体,具有裁对、隶事、敷藻、调声的特点。裁对,即讲究对偶工整,就是用语法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音节数目相同的一对句子,表达一个相对立或相对称的意思,句式上用四字句或六字句;隶事,即用典,

8、表现典雅含蓄;敷藻,即讲究文采,显示作者的语言才华;调声,即注意语言的平仄协调,读起来有韵律美。18 乐府诗:乐府原是管理音乐的政府机构,后来把乐府机构收集整理起来的歌辞称为乐府诗。魏晋以后,文人利用汉乐府旧题创作的徒诗也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主要收集在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中。19 乐府:本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机构,秦代已有之。六朝时,人们把合乐的歌辞、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府” ,于是乐府演变成一种诗体名称。沿用到后世,涵义进一步扩大,如宋人把词,元、明人把散曲也称作乐府。20乐府诗集:宋人郭茂倩所编,是现存乐府诗最完整的总集。辑录了隋唐至五代的乐府诗一百卷,主要从音乐角

9、度分 12 类。汉代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郊庙歌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和鼓吹曲辞中。21 志怪小说:志怪小说兴起和繁荣于魏晋。所谓“志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代表作干宝搜神记等,对后代具有深刻影响,形成了说狐谈怪的小说流派。22 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 、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23“诗赋欲丽”: 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

10、 ,此论文乃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第一篇文学批评论文。 “诗赋欲丽 ”是对建安文学的创作倾向的基本概括,是文学自觉的本体要求,顺应时代对诗赋提出的总体的审美规则。24 劝百讽一: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 。 “劝”是鼓励的意思, “讽”即讽谏。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这是杨雄对汉大赋的批评。25 太康诗风:1 太康是西晋司马炎的年号,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2 对于太康文学的评价,一般都主要持批评态度;3 太康诗风的共同特征:“繁缛”“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细

11、致雕琢,缺少胸怀天下的抱负,缺乏现实内容。26“魏晋风度”: 乃魏、两晋名士风度的总体概括,包括三方面的内涵:曹魏时积极建功立业的健迈风度;正始与西晋士人心灵苦痛而自嘲自残的风度;东晋的审美风度,以山水游宴、游仙清谈、琴棋书画及赏竹养鹤等为风度的载体。27 言事増实:这是王充对形式主义文风的批评。东汉时期谶纬流行,文学创作中出现“言事増其实” , “辞出溢其真 ”、 “称美过其善” ,就是不依据事实随意夸大,有损于对真美的追求。这涉及到对文学创作的虚构中,如何处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关系的理论问题。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一定地位。28”正始文学”: 正始为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正始

12、年间的文学。正始文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发生在魏晋交替之际。因为处于黑暗恐怖的政治统治之中,又加上玄风正盛,这些文学作品中没有了建安文学反映人民疾苦和建功立业的内容,也没用了建安文学慷慨分发的进取精神,多表现否定现实的消极反抗思想,三位多旁敲侧击,诗歌多用比兴象征,正始之风曲折含浑。但正始文学的基本倾向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反抗,这在基本精神上于建安文学是一致的。29 金相玉质:是王逸楚辞章句中对屈原的评价。屈原人格品质极为高尚,对待现实积极进取,在创作上,屈原的作品文辞绚烂,想象丰富,表达了对光明的追求和对黑暗势力的控诉。屈原的作品内容和形式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且达到完美的同意。王逸对屈原作品“

13、金相玉质 ”的评价,不仅对屈原的作品作了公正的评价,而且对中国文学创作起了指导作用。30 班马:班固和司马迁的合称。司马迁是纪传体通史的开创者,其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继承了史记的传统,著作 汉书 ,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主,记载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征,文学性强。史记 汉书 是传记文学代表作品。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 ,故号 “竹林七贤 ”。建安风骨:是指在汉末建安时期,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作家所写的优秀诗歌,反映了社会动乱,抒发了渴望国家统一的抱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大抵

14、情辞慷慨悲凉、格调刚健清新,思想和艺术上均有鲜明的特色,后人把建安诗歌的这种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为“建安风骨 ”。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志怪小说: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

15、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著名的有笑林 、 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二、魏晋南北朝 1、建安风骨

16、 指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所谓“风”主要指建安诗歌反映社会动乱,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 “骨”主要是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两者结合指建安诗歌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刚健的特点。刘勰在文心雕龙 中提出风骨,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建安风骨 ”,但他无疑是将建安文学作为风骨的典型来看待,后来钟荣在诗品中则直接用了“ 建安风力”一词。后世的作家在反对片面追求形式和单纯的修辞之美,而强调文学的热情和内在的感染时,往往就标举“建安风骨 ”的旗帜,如陈子昂。在文学发展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 (时序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哀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 2、正始文学(诗歌)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 ,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两晋立国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正始时期著名的文人,有所谓“ 正始名士”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