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与步骤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695436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5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与步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与步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与步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与步骤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与步骤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与步骤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与步骤课件(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章 工艺与模具设计内容与步骤,9.1 冲压工艺设计的内容与步骤,(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生产任务书或产品图及其技术条件 包括电子文档或实物 2)原材料情况 板材的尺寸规格、牌号及其冲压性能、材料的供应情况及产地等。 3) 生产纲领 生产批量 4)设备情况 可供选用的设备型号、技术参数及使用说明书 5)模具技术水平 加工设备及技术力量 6)各种技术标准和手册资料 7)数字化设计的软硬件条件,(2)冲压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步骤 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根据冲压件产品图,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原材料尺寸规格和力学性能,结合可选用设备规格以及模具制造条件、生产批量等因素,分析

2、零件工艺性。若工艺性不好,应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前提下,向有关人员提出修改意见,对产品做出适合工艺性的修改。 冲压件工艺性:是指冲压件对某种冲压工艺的适应性能力或难易程度。,2)确定工艺方案 在冲压工艺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经过综合分析、比较,最后确定适合于所给生产条件的最佳方案,内容包括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顺序及组合方式等。,3)选择模具类型与结构形式 根据冲压件的形状特点、精度要求、生产批量、工厂模具加工条件、操作上的习惯、现有通用机械化自动化装置的特点等确定模具类型和结构形式。 4)选择冲压设备 根据需要完成的冲压工序性质选定设备的类型,并进一步按照冲压加工所需要的

3、变形力、变形功和零件尺寸,选定设备的吨位。,9.2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的一般原则,(1)冲压工艺必须符合变形规律 在需经数道工序成形时,零件是逐步形 成的。每一道工序都使毛坯一部分变为成品的 一部分。为使每道工序都能顺利完成任务,应 使该道工序中应变形的部分为弱区。 1)有些几何形状相同的零件,由于尺寸差别, 为保证“变形区应为弱区”条件,必须采用不同 冲压加工方案。图9-1所示为油封内、外夹圈。 这两个零件材料和形状相同,由于尺寸上的差 别,必须采用不同的冲压方案。,图9-1 油封内夹圈与外夹圈的冲压工艺过程,2)为保证“变形区为弱区”的条件,有时要增加一些附加工序。 图9-2所示轴承盖,用落

4、料、拉深、冲23mm孔的方案,其拉深系数为0.43,已超过了极限拉深系数,不能一次成形。采用落料预冲11孔、拉深、冲23孔的方案,使法兰保持为弱区,但底部也可产生一定的变形量。拉深时11孔扩大,底部的部分材料转向侧壁,从而使成形高度得到增加。因此可一次拉深成形。,图9-2 轴承盖零件图,3)确定工序顺序时,应考虑冲压变形趋向性。 例如,有拉深变形和扩孔变形趋向的带底孔拉深件,研究表明:当拉深系数小于一临界值0(08钢0=0.6)时,拉深件底部的任意小孔都要发生变形。因此,该类零件上的小孔必须在拉深后冲出,否则,底部会发生扩孔变形。,(2)冲压件尺寸精度对冲压工艺过程要求 1)对孔的尺寸、位置或

5、零件上某一部分尺寸有较高精度要求时,应当把这种工序安排在成形之后。图9-3所示锁圈,内孔尺寸22 -0.1有精度要求,故其工艺过程为落料、成形、冲孔。若内孔22没有精度要求,不是配合尺寸,则其工艺过程可以是:落料冲孔、成形两道工序,这样工序少且效率高。,图9-3 锁圈的冲压工艺过程,2)拉深件口部、扩孔件孔边缘都难以得到规则而平齐的形状,尤其当使用的板料具有较大的方向性时更为严重。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翻边件、扩孔件等最后都安排一道修边工序。,3)对制件几何形状或尺寸有高精度要求时,须增加精整工序。图9-4调温器外壳在成形后就设有对底部和法兰的整形工序。实际上精压、校正弯曲也属于精整工序

6、。,图9-4 调温器外壳零件示意,4)对零件壁部的变薄有无要求,是选择伸长类成形或压缩类成形的主要依据。如图9-4所示的零件,若底部侧壁的壁厚要求不严,则可采用翻边工序;若不允许变薄,则必须是采用拉深工序,最后把底冲切掉。,(3)操作上的要求 1)当需要数道冲压工序加工时,解决好操作定位是保证冲压件尺寸精度的基本条件。如图9-4所示零件,第一道拉深工序拉深出的60-0.4是以后各道工序的定位尺寸;图9-5所示零件,仅用尺寸62定位是不够的。为了防止毛坯的转动,须加方向定位。该零件用两5.5孔解决冲侧孔和冲孔翻边工序的方向定位。,图9-5 增加工艺定位的零件,为消除多次定位的误差,尽量使全部工序

7、都用零件的同一个部分作为定位基准。定位基准最好是选用毛坯外形或孔,且应该使所选定毛坯定位部分,在冲压过程中不产生变形或位移。当在冲压中间毛坯上找不到合适的定位部分时,也可以利用在以后工序中需要切除的废料上冲制“工艺孔”来定位。,2)不便取拿操作小零件或形状特殊不易定位零件,不要先落料,应在冲压完成后分离。如各种链条零件及日用小五金零件等。 3)工艺稳定性是冲压工艺设计不可忽略的问题。原材料力学性能波动、厚度波动、模具制造误差、模具调整、润滑变化、设备精度等等,都对冲压工艺的稳定性有影响。 工艺稳定性差,废品率显著增高,对原材料、设备性能、模具精度、操作水平等的要求也很苛刻,有时在实际生产条件下

8、难以达到。提高工艺稳定性的主要措施是降低变形程度。,(4)模具的结构与强度上的要求 模具型式选定,主要决定于生产批量。当批量大时,尽量用级进模或复合模,把多工序合并成为一道冲压工序。当生产批量小时可选择简单模。复合模结构中,当凸凹模壁厚较小,强度得不到保证时,则应放弃复合模而选用级进模、单工序模或者修改冲压件的某些工艺尺寸。,(5)半成品形状与尺寸的确定 半成品是毛坯和制件之间的过渡件。半成品可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已成形部分,其形状与尺寸和制件相同;待成形部分,其形状与尺寸和制件不同。这些过渡性的尺寸与形状,虽然在零件冲压完成后会消失,但对每道工序成败及制件的质量有重要影响。确定半成品形状与尺寸

9、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变形的要求。下面以图9-6为例,来说明冲压半成品形状与尺寸确定的依据和方法。,图9-6 出气阀罩盖的冲压过程,1)半成品尺寸可根据极限变形参数求得,这样可减少工序、增加定位因素。图9-6a第一道落料拉深工序后的直径22,就是根据极限拉深系数计算得出的。,2)确定半成品尺寸时,必须保证每道工序中被 已形成部分隔开的部分在以后加工中都在本身 范围内进行金属分配和转移,不能从其它部分 补充金属,也不应有多余金属。图9-6b第二道 拉深工序后,便已形成直径16.5圆筒形部 分。该部分尺寸与制件相同,是已成形部分, 以后工序中不再变形。确定半成品尺寸时,必 须使被这部分隔开的部分

10、金属足够它们在以后 工序里形成制件相应部分的需要。因此,第二 道工序后的半成品内部各个尺寸,根据这个原 则按面积相等方法计算。,3)冲压局部的凹坑或凸起时,如所需材料不容易或不能从相邻部分得到补充,应在半成品相应部位采取储料措施。从图c所示第三道工序后的半成品底部形状和尺寸来看,凹坑的直径过小 ,第二道工序的半成品形状做成球面形状,为以后形成凹坑部位储存材料,使第三工序中一次成形凹坑成为可能。,4)曲面形状零件的半成品形状是具有较强抗失稳能力的,能有效防止下一道工序中的失稳起皱。如图9-6a、b中第一、二道工序球底形状,对第三道工序的成形是较为有利的。 5)有时半成品的过渡尺寸,直接影响制件的

11、表面质量。如多道工序中凸模的圆角半径或宽法兰边零件多次拉深时,凹模与凸模的圆角半径都不宜过小,否则在制件的表面上会残留有其圆角部位弯曲与变薄的痕迹,降低零件的表面光滑程度。,9.3 典型零件冲压工艺设计实例,图9-7 侧盖前支承零件,(1)摩托车侧盖前支承冲压工艺设计 图9-7为摩托车侧盖前支承,材料Q215钢,厚1.5,产量5万件。 1)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 该件以2个5.9凸包定位焊接在支架上,腰圆孔用于侧盖装配,位置是需要保证重点。该零件属隐蔽件,被侧盖完全遮蔽,外观要求不高。零件端部四角为尖角,采用落料工艺性较差,根据零件使用情况,将四角改为半径为2圆角,零件的“腿”较长,若有效利用过弯

12、曲和校正弯曲来控制回弹,则可以得到尺寸比较准确的零件。,腰圆孔边至弯曲半径R中心为2.5,大于材料厚度,位于变形区之外,弯曲时不会引起孔变形,故该孔可在弯曲前冲出。 2)确定工艺方案 首先根据零件形状确定工序类型和选择工序顺序。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有剪切(或落料)、冲腰圆孔、一次弯曲、二次弯曲和冲凸包,其中弯曲决定零件总体形状和尺寸,因此选择合理的弯曲方法十分重要。 a.弯曲方法比较 弯曲方法可采用图9-8中的任何一种,图9-8 弯曲成形方法,第一种方法(图9-8a)为一次成形,优点用一副模具成形,生产率高,减少设备和操作人员。缺点是毛坯都参与变形,零件表面擦伤严重,形状与尺寸都不精确,弯

13、曲处变薄严重,这些缺陷将随零件“腿”长的增加和“脚”长的减少而愈加明显。 第二种方法(图9-8b)先弯曲端部两角,再弯曲中间两角。这显然比第一种方法弯曲变形的激烈程度缓和。但回弹现象仍难控制,且增加了模具、设备和操作人员。,第三种方法(图9-8c)弯端部两角并使中间两角预弯45,再在另一副模具上弯曲成形,由于能够实现过弯曲和校正弯曲来控制回弹,形状和尺寸精度较高。由于成形过程中材料受凸、凹模圆角的阻力小,零件表面质量好。这种弯曲变形方法对于精度要求高或长“腿”短“脚”弯曲件的成形特别有利。 b.工序组合方案比较 根据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和不同的弯曲方法,有下列多种组合芳案。,方案一:落料与

14、冲腰圆孔复合、弯四角、冲凸包。优点是工序比较集中,占用设备和人员少,但回弹难控制,尺寸和形状不精确,表面擦伤严重。 方案二:落料与冲腰圆孔复合、弯端部两角、弯中间两角、冲凸包。优点是模具结构简单,投产快,但回弹难控制,尺寸和形状也不精确,而且工序分散,占用设备和人员多。,方案三:落料与冲腰圆孔复合、弯端部两角并使中间两角预弯45、弯中间两角、冲凸包。优点是回弹容易控制,尺寸和形状精确,表面质量好,缺点是工序分散,占用设备和人员多。 方案四:冲腰圆孔、切断及弯四角连续冲压、冲凸包。优点是工序比较集中,占用设备和人员少,但回弹难控制,尺寸和形状不精确,表面擦伤严重。,方案五:冲腰圆孔、切断及弯端部

15、两角连续冲压、弯中间两角、冲凸包。该方案实质上与方案二差不多,只是采用了结构复杂的连续模,故工件回弹难控制,尺寸和形状也不精确。 方案六:将方案三全部工序组合,采用带料连续冲压。优点是工序集中,只用一副模具完成全部工序,实质是把方案三各工序分别布置在级进模上,所以还具有方案三的各项优点,缺点是模具结构复杂,安装、调试和维修困难。制造周期长。,综合上述,该零件虽然对表面外观要求不高,但由于“腿”特别长,需要有效地利用过弯曲和校正弯曲来控制回弹,其方案三和方案六都能满足这一要求,但考虑到该零件生产批量不是太大,故选用方案三,其冲压工序如下:落料冲孔、一次弯曲(弯曲端部两角并使中间两角预弯45)、二

16、次弯曲(弯曲中间两角)、冲凸包。,3)确定各工序模具类型与结构形式 冲压工艺方案确定后,模具种类也就确定, 各工序模具结构形式见图9-9。 4)确定冲压设备(略),(a)落料冲孔 (b)一次弯曲图9-9 模具结构形式,(c)二次弯曲(弯曲中间两角) (d)冲凸包 图9-9 模具结构形式,(2)玻璃升降器外壳冲压工艺设计 图9-10为玻璃升降器外壳,材料08钢,厚度1.5,中批量生产。要求确定其工艺方案。,图9-10 外壳冲压件,1)零件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是汽车车门上玻璃升降器外壳,部件图见图9-11。传动机构装于外壳内腔,通过凸缘上均布三个3.2小孔铆接在座板上,传动轴以IT11间隙配合装在16.5承托部位,通过制动弹簧、联动片、心轴与小齿轮联接,摇动手柄时,传动轴将动力传递至小齿轮,再带动大齿轮,升降车窗玻璃。,图9-11,图9-12,外壳用1.5厚钢板,保证了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外壳内腔配合尺寸16.50+0.12,22.30+0.14, 16 0+0.2为IT11IT12级。为保证外壳承托部位16.5与轴套同轴,三个小孔3.2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