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人教版收复新疆(3).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680392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收复新疆(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收复新疆(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收复新疆(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收复新疆(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收复新疆(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收复新疆(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人教版收复新疆(3).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收复新疆(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新疆面临的危机。2.掌握阿古柏入侵新疆和压迫新疆人民。3.掌握左宗棠收复新疆。4.掌握中俄伊犁条约的内容。5.掌握新疆设立行省。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左宗棠的评价,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2.通过对左宗棠收复新疆历史的了解,认识左宗棠是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历史功臣。教学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教学难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

2、的必要性。教学方法1.诗词导入法。可以用杨昌浚对左宗棠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赞颂的一首诗来导入新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2.图示法。可以通过地图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面积、基本物产等,从而认识新疆的重要性。3.联系法。可以通过对新疆历史的回顾、讲解,让学生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4.讲述法。对于阿古柏侵略新疆的过程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可用此法。5.辩论法。对于当时清政府内部出现“海防”和“塞防”之争,引导学生分成两组,对此问题进行辩论,进一步使问题细化。6.历史假设法。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7.学科综

3、合渗透法。指导学生学会借助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立体思维。教具准备1.新疆地图、电脑课件。2.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是诗人杨昌浚去新疆时有感而写。它颂扬了19世纪70年代中期,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那么,新疆遭受了哪些国家侵略?左宗棠又是怎样收复的呢?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到的内容。导入语例示二同学们想一下,在我们学习过的历史中,有关新疆的内容有哪些?学生回答西汉时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公元前60年,西汉在该地设立西

4、域都护府。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西域即现在的新疆地区。因此,新疆在历史上就是中国的领土。教师补充后来像唐朝、元朝等都对新疆进行过有效管辖。可是到了近代,新疆曾一度被侵占,又被清政府收回。那么,新疆是如何被侵占的?又是如何收复的?这是我们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导入语例示三请同学们看新疆地图。请同学们说出它的位置、面积、气候和物产等。学生回答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总面积的1/6,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新疆的资源物产特别丰富,像石油、天然气、棉花、哈密瓜等,是一块宝地。教师导入正是这样一块宝地,才引起了西方列强

5、对它的觊觎。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得到沙俄支持的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曾侵略新疆,后左宗棠奉命收复新疆,为维护国家主权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阿古柏是怎样侵入新疆的?左宗棠又是怎样收复新疆的?下面,我们就来看详细内容。板书第3课 收复新疆一、阿古柏侵占新疆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内容,想一想,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学生回答汉武帝时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补充同学们请看投影,看一下我国古代各个朝代是如何对

6、新疆进行管理的?投影显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最早向新疆地区派官设治的是西汉武帝派李广利率兵征服大宛,并在敦煌至罗布泊的道路上修设驿站,在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渠犁等地设校尉管理屯田,这是汉在西域最早设置的军事和行政机构的雏形。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宣帝乘匈奴内乱,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治所设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内),称都护府。都护是汉在西域的最高长官,下设各级属官。西汉在西域统治的完全确立和对西域各国册封国王,颁发官吏印授,调遣军队,征发粮草,表明新疆地区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成为中西交通的要道。东汉时期,班超经营西域三十年,被封为定远侯。隋朝统一全国后,隋炀帝派人到

7、西域。唐朝时在新疆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对这一地区进行管辖。元明时都对新疆地区进行管辖,清朝前期,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和大小和卓木叛乱,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对新疆南路进行管辖。”教师过渡从同学们刚才的回答和投影的内容可以看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到了近代,特别是19世纪60至70年代,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却虎视耽耽地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阿古柏的入侵使这种危机变成了现实。板书2.阿古柏入侵新疆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二段的内容,对阿古柏侵略新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看书教师讲述1864年,新疆各族人民举行反清武装斗争。这是由库车回族、维吾尔族人民首先发动,乌

8、鲁木齐、莎车、塔城、伊犁等地纷起响应,迅速扩及全疆。这些武装反清的领导权大多被宗教和民族上层分子所掌握,他们建立了许多互不统属的封建割据政权,以排满、反汉、卫教(杀异教徒)等反动口号欺骗、煽动民族仇杀,并且相互攻伐,争战不已。新疆陷入割据纷争的混乱局面,造成了浩罕国阿古柏匪邦和沙俄军队入侵的可乘之机。1864年夏,原塔什米立克(今疏附县南)的行政官柯尔克孜族人思的克,在当地回民的支持下攻入喀什噶尔回城(今喀什市),遭到维吾尔族人民的反抗;又因久攻汉城(今疏勒)和英吉沙尔(新城之意)不下,便派牌素巴特(今伽师)的回族封建主金相印等赴浩罕国(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请求把匿居浩罕的大和卓之曾孙、张

9、格尔之子布素鲁克等遣回新疆,以便利用他的旗号,达到复辟“叶尔羌汗国”的目的。浩罕国摄政王派军官阿古柏与布素鲁克在浩罕搜罗了一批武装力量,于1865年初侵入南疆。思的克将布素鲁克迎入喀什噶尔回城,但对阿古柏的到来非常不满,阿古柏随即驱逐思的克,又先后攻占英吉沙尔、疏勒、叶尔羌(今莎车),并于1866年吞并了以和田为中心的割据政权。1867年夏,又攻下阿克苏、库车等地,消灭了以库车为中心的政权,势力达到喀喇沙尔(今焉耆)和库尔勒一带。阿古柏把布素鲁克逐出新疆,宣布成立哲德沙尔国。1870年,又进占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盆地,消灭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清真王”政权,势力延伸到玛纳斯。至此,南疆全部和北疆的

10、部分地区都被阿古柏所占。阿古柏实行一种军事封建采邑制度,对各族人民进行野蛮的压迫和恣意搜刮。在阿古柏的蹂躏下,新疆的社会经济遭到空前的破坏,人民极度贫困,甚至出现买卖奴隶等历史倒退现象。教师过渡英俄两国都想通过支持阿古柏进而控制新疆。他们承认阿古柏伪政权,与伪政权签订商约,还为阿古柏提供军火武器。阿古柏成为英俄两国分裂中国领土新疆的共同傀儡。那么,在新疆,英俄通过支持阿古柏都得到了哪些好处?下面我们再简单看一下英俄对新疆的侵略。3.英、俄对新疆的侵略教师讲述新疆的动乱和阿古柏的入侵,加剧了英俄鲸吞我国新疆的争夺。阿古柏与英国驻印度总督之间关系密切,往来频繁。沙俄在1865年就攻占浩罕国北方重镇

11、塔什干,把它并入俄国地图。1866年,浩罕被迫臣服,成为沙俄附庸。从1866年到1868年,沙俄与阿古柏约定,双方互不干涉对方的行动。互给对方入境追捕逃犯的权利。1870年8月,俄军占领莫扎尔特山,扼住了伊犁通往南疆的咽喉。1871年,俄国扬言“伊犁永归俄辖”。伊犁地区各族人民沦于沙俄侵略者残暴的殖民统治之下。并且通过和阿古柏签订条约,取得了在南疆通商、建立牙行、商队过境、设置商务专员等特权;俄国货物的关税定为2.5%。以后英国也取得类似俄国的特权。教师过渡面对西北边疆的严重局势,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呢?1865年阿古柏就侵入新疆,为什么一直到1875年,才开始任命左宗棠出兵平叛呢?下面,我们

12、来看具体内容。板书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清政府内部的“海防”“塞防”之争教师讲述1874年我国东南、西北正处于多事之秋,引起清政府内部历时半年的“海防”“塞防”谁轻谁重的争论。李鸿章是“海防”论者,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因而反对出兵西征、收复新疆失地,要求把“塞防”经费用于扩充海军之需。湖南巡抚王文韶是“塞防”论者,认为“海疆之患不能无因而至,其所视成败以为动静者,则西陲军务也。”因而他积极支持西征。陕甘总督左宗棠则持“海防”与“塞防”并重论。他认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殃,防不胜

13、防,则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所以“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左宗棠的观点符合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得到朝野普遍赞扬。此次论争,也是清政府下定决心,着手筹建三洋海军之滥觞。教师组织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分成两组,分别就“海防”“塞防”两种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辩论甲:新疆地处西北,面积很大而财富不多,距离遥远,收复困难。收复新疆不仅不能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反而会造成财政上的严重负担。乙:中国的国防是一个整体,海防与塞防互为表里,互相影响,缺一不可。片面强调海防而忽视塞防,到头来恐怕是西边必倒东边未必亦能扶也。因此,塞防、海防应当并重。甲:在俄英向

14、新疆扩张势力的情况下,中国不可能收复新疆,即使免强收复,也无法保持,肯定是旋得旋失。乙:新疆是国家的西北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旦失守,则不独甘肃等地受到影响,就是像蒙古地区也将受到威胁,如果蒙古保不住,那外来势力就会渗透到清朝的中心地带,京师也将不保。甲:从当时中国的实力来看,无力兼顾沿海和边塞两方面的防务,而比起新疆来,海防更为重要,第一、二次鸦片战争都是从沿海打起来的。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舍弃新疆,专备海防。乙:外国势力,特别是沙俄在中国西北的侵略威胁日益严重,加强塞防以抵御沙俄,乃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甲:中国的实力无法兼顾东南和西北两地,两个都抓,只怕两个都抓不住。乙:放弃新疆,专

15、务海防,未见得能保住国家。试想,丢了新疆丢蒙古,甚至西北地区都丢了,我们仍然不重视,直到有一天连中原也丢了,你那海防还有什么意义?教师点评(指出优缺点,以鼓励为主,可以布置下去,让学生下去找材料,不断充实自己的观点)教师过渡左宗棠的“塞防”“海防”并重论,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得到了朝野的普遍赞誉。清廷经过权衡利弊,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下面,我们来看第2个问题:左宗棠收复新疆。板书2.左宗棠收复新疆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看书时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策略;二是收复新疆的步骤;三是收回伊犁的方法。学生看书教师提问左宗棠为收复新疆制定了怎样的策略?学生回答采取分三路进军,“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教师提问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怎样?学生回答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紧接着挺进南疆,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收复喀什噶尔,阿古柏兵败身亡。教师提问伊犁是采用什么方法收回的?学生回答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时,左宗棠上奏朝廷,提出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收复伊犁问题。如果达不到目的,再采用军事手段。他的意见得到朝野爱国人士的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